道德起源于劳动或实践。人世间又有什么不是起源于劳动或实践呢?
道德是人制定的,是众多私权主体博弈的结果,是后来内化进人的内心形成品德。
道德需要私权主体内心的认同和维护,这是道德这种社会制度内化的结果。
道德根源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
二、道德的本质
任何个体都是道德上的主体。某个人要么是道德的,要么是不道德的,舍此无它。
道德是一种私权主体内心认同和维护社会规范,道德现象都是群体现象,道德是群体对于个体的规范、约束。为此,对于处在孤岛上的鲁宾逊来说,道德没有意义。
1、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道德的一般本质)。
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在阶级社会中,人们在同一经济结构中的不同地位和不同利益,也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阶级属性、社会地位和彼此间的矛盾斗争;
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2、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
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
道德规范没有也不使用强制性手段为自己开辟道路;
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3、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道德需要促使人类结成相互满足的价值关系,调节人与人的交往、协作,完善人的人格,形成人类特有的实践精神;
道德是有目的的活动。目的性是人类活动的最基本特征,也是人类精神能够进入实践的主要依据。
道德的本质是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和反映。
社会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了道德的历史类型和性质,决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经济基础的变化和发展迟早会引起道德的相应变化与发展。
道德除了受经济基础决定外,还受到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这些社会因素有科学技术的发展,政治、法律、教育、文化、艺术宗教等其他上层建筑,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心理和民族传统习惯等。
道德根源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因而道德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三、认清道德的本质发挥好道德的作用
恩格斯说:“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实际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因此,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关系发生变革道德必然会发生变化。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大量“道德失范”问题:
“道德堕落”、“道德沦丧"、大量属于道德进步范畴的因素存在。
这些存在正是顺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的“新道德观念”与传统旧道德观念之间发生冲突的反映,在一定意义上代表着中华民族道德发展进步的客观方向,只是由于没有得到伦理理论研究的适时提炼、梳理和加工而呈现一种“无序状态”罢了。
在社会处于变革的特殊时期,道德现象一般都会呈现一种“无序状态”,随着变革时期的相对结束,这种状态也就随之消失。
道德作为一种真理与价值的统一体、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的统一体,应当体现在社会要求和个人素质两个方面。
就是说,在每个历史时代,
社会道德结构的各个方面都应当体现真理与价值、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相统一的特定要求;
个人道德结构的各个方面都应当体现真理与价值、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相统一的特定要求。
道德作为一种价值不是凭空生成、发展和不断走向进步的,它是适应特定历史时代的社会发展需要的产物。
需要指出:
社会道德各方面的要求与个人素质各方面的要素,必须是互为逻辑前提、相辅相成的;
不能离开应该达到的社会道德要求侈谈个人的道德素质和水准,
也不能离开个人实际所能达到的道德素质空谈社会道德要求。
理解和把握道德的本质,需要把社会要求与个人素质统一起来。
道德制度发展的规律:道德制度随着经济制度的变迁而变迁。
因此,道德建设一定要提倡内生于经济制度自身的道德制度,只有这样,才最节约制度成本,最具有约束力,最能发挥道德的规范功能。
王海明教授就认为:"道德都是人制定的。但是,只有恶劣的道德才可以随意制定;而优良的道德却只能通过社会创造道德的目的,亦即道德终极标准,从行为事实中推导制定出来”。
只有与现行的经济制度相适应的道德制度才是优良的道德制度,而
那些不是现行的经济制度内生出的其它的道德制度可能就是劣德,因此我们必须尽量消除它们的影响。劣德不但不能降低制度成本,反而会增加制度成本。这与社会制定道德的目的相违背的,社会制定道德的目的是节约制度成本,保障社会存在发展,增加每一个人的利益。
在市场经济制度下,儒家的道德制度已经过时,因此,我们应大力提倡市场经济制度的道德,它才是这个时代的主流道德。
那么,市场经济有哪些基本的道德原则?(道德原则并不是道德律令,道德原则是道德律令的基础,道德律令是从道德原则衍生出来的)
市场经济有两条基本道德原则:
其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即理性人原则;
其二,为己利他的双赢原则。
理性人原则是基于人的趋利避害的禀性,只有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理性人原则才被正式承认。理性人原则并不是要人们做自私自利的小人,而是社会通过激励个体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以促进社会的发展。
为己利他原则是理性人原则的实现途径。理性人原则的实现途径只能是为己利他的双赢原则,理性人原则离开为己利他的双赢原则根本就不能实现。
比如:一个人可能通过贩卖毒品发了财,但从长远来看,他并不能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到后来他可能被法律严惩(比如说被判死刑),不但没有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反而是个人利益最小化。理性人的更深层意蕴是社会财富最大化。
市场经济制度的道德正是以这两个原则为基础的。以此发挥好道德的认识、辩护、教育和调节等功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