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心理剧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摘 要】“心理剧”是由维也纳精神病学家莫雷诺(Moreno)于20世纪 20 年代创立了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文章对校园心理剧的基本情况做了简要的介绍,论述了心理剧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校园心理剧;心理健康教育;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7-245-01 一、心理剧与校园心理剧 “心理剧”是由维也纳精神病学家莫雷诺(Moreno)于20世纪 20 年代创立了一种心理治疗方法。作为团体心理治疗方式的一种,其治疗与传统的以谈话为主的心理治疗方式不同,而是将各种心理问题置于戏剧化的形式下,使个体重新经历和体验过往的情绪冲突,通过角色扮演创造新的表演情境,表达其体验到的现实或想象的事件引起的心理冲突,从而唤起其自发性和创造性,达到心理治疗的目的。 作为行为疗法的技法之一的心理剧,实质在于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个体通过在剧中的角色的扮演,使得他们能够很好地区分出自我和所扮演的角色,帮助他们从原先的困境中找到更多的出路。 校园心理剧受心理剧的启发在校园内应运而生的,并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从20 世纪 90 年代初逐渐走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校园心理剧主要采取学生“自己编、自己演、演自己“的形式,演出内容也通常是与学生生活、学习、爱情、友情、青春、就业等相关。在心理老师的指导下,融入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和技巧,通过学生扮演当事人或由当事人自己借助舞台来呈现他们各种典型的心理问题,将学生常出现的心理问题以舞台的形式体现出来,使全体参与演出者及观众从中体验心理的微妙变化,领悟其中的道理,学会如何正确应对和处理心理问题。 二、校园心理剧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目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因为缺乏安全感、不敢或羞于启齿等原因,总会遇到来自学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阻抗,将自己的心理问题深深地埋藏,大大阻碍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的开展。因此,我们引进了校园心理剧这一全新的教育方式,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校园心理剧大赛“活动,利用校园心理剧的团体辅导的优势,潜移默化地使全体学生受到启发教育,从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本人认为,校园心理剧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一)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心理问题常常是在人际互动的环境中产生的,而心理剧恰恰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人际互动的场合。校园心理剧一方面使学生从理论中获得实际交往的经验式尝试,为一些不善人际交往的学生提供了一种信任、安全的交往氛围,帮助他们积累人际交往的成功经验。
另一方面在排练和演出的过程中,为学生创造与周围同学更为广阔的交往空间和机会。 (二)增强挫折容忍力 通俗的讲挫折的容忍力指个人能承受环境的压力或经得起挫折的能力。校园心理剧通过将他人的挫折经历搬上舞台,展现在所有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体会挫折,学会面对挫折的正确方法和途径。积累挫折经验,积极地面对挫折,通过校园心理剧让学生获得一个无需付出代价的体验式教育,变挫折为自己发展的“垫脚石”。 学生常因生活环境简单,缺乏社会生活经验,情绪不稳定,遇到挫折时负性情绪得不到及时宣泄,通过校园心理剧这种无需付出代价的体验式教育,正是给学生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宣泄不良情绪的场合。使学生学会容忍、应对挫折,有效的缓解心理矛盾和冲突,维护其心理健康和保持心理平衡,为日后迈向社会打下“预防针”。 (三)提升自我表达能力 校园心理剧中当事人(或扮演者)获得的一个教育功能是自我表达能力的提升。校园心理剧的当事人(或扮演者)的表演能力参差不齐,但是,参加过心理剧表演的当事人都体会到自己的表达能力,尤其表达自己的勇气有了很大的提升。学生中许多心理问题的形成源于当事人难以启齿,尤其面对老师,没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咨询的时候总因为安全感不够而不敢敞开心扉,或者找不到合适、恰当的机会表达自己内心的困苦和矛盾,从而导致了心理问题的形成。
校园心理剧恰恰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当事人(或扮演者)的表演,表达自己以及有相同经历同学的问题或心声。 (四)学习良好的行为模式 现在独生子女特殊的生活环境使得他们在看待自己、对待他人、应对挫折、适应新环境等方面产生种种困惑,并成为困扰着学生健康发展的典型心理问题。校园心理剧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塑造良好行为模式的机会, 校园心理剧使学生通过主角或配角的身份,把自己的观念、行为模式加以演示,通过角色转换技术,让表演者和全体学生观众有机会学习他人的行为模式,掌握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帮助他们改善不良个性倾向,建立健康的行为模式,形成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王卫平.校园心理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5). [2]李建中.试论“校园心理剧”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2):102-105.5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