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设为星标更方便哦!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交叉学科
建设价值内涵及实施方略
王战军张微
作者简介:王战军(1956-),男,河北邯郸人,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与评估、教育发展战略等研究;张微(通信作者),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博士后。北京,100081。
(原文载于《大学教育科学》2023年第1期P26-34)
摘要:交叉学科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驱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是以知识融合创新为基础的、利益相关者为了共同的价值诉求形成的“新型学术共同体”。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阐释交叉学科建设中“政府—市场—高校—学生”参与主体的价值诉求,梳理交叉学科建设中存在的诸如对传统学科管理模式的路径依赖、文化冲突带来的话语区隔、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非对称博弈等问题。鉴于此,应突破路径依赖,完善学科治理体系;需打破学科壁垒,增强学科认同感;要提高市场参与度,注重个体需求等建设方略,以此加快交叉学科建设。
关键词:交叉学科建设;价值;利益相关者;建设方略
2021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设置“交叉学科”门类、“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和“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的通知》,“交叉学科”成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随后,在2022年版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中,交叉学科下设了8个一级学科,交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了政策的依托,具备了规范化和合法化的特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学位〔2021〕21号)指出,“交叉学科是多个学科相互渗透、融合形成的新学科,具有不同于现有一级学科范畴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体系,已成为学科、知识发展的新领域”。这意味着交叉学科的建设是一个多元、动态、系统的过程,其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交叉学科建设的相关研究需要从一个整体性的视角深入展开。
马克思曾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问题是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之一,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资源配置不均衡、受教育机会不平等、学科布局分布失衡等问题,都可以通过利益相关者理论找到合理的解释。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对参与者价值取向的重要性,组织在决策时应充分考虑参与主体间的利益博弈,帮助人们“将外部变化转化为内部变化,以此解决外部变化导致的不确定性,确保组织战略和组织管理的有效性”。本文以利益相关者视角为切入点,从“政府—市场—高校—学生”四个主体维度,探究交叉学科建设过程中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诉求以及在价值诉求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利益主体的价值选择、行为选择的本质和根源,进而为交叉学科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路径选择。
一、交叉学科建设中利益相关者的核心价值诉求
交叉学科建设本质上就是促进由利益相关者构成的新型学术组织,在知识边界上的拓展与融合、进而提升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交叉学科建设受到政府、学校、学生以及市场多维度的共同作用。他们之间可能还存在着利益冲突,引起权力之间的较量。交叉学科建设的利益相关者价值诉求逻辑如图1所示。
(一)国家逻辑:提升国家发展能力的核心价值诉求
国家逻辑的主体通常是政府,其逻辑表现为政府制定并实施政策,强调了国家层面的需求和应用。交叉学科建设既是知识分化与整合的内在结果,更是一种制度安排,是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的外在体现。我国交叉学科的产生与发展受到国家立场的影响,具有典型的政策导向和管理行政化的特征。具体而言,学科建设体系与国家的需求相互呼应,彼此之间存在着嵌套关系,两者作为命运共同体而存在。从历史的尺度来看,国家的政治利益诉求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态,这些诉求往往就是学科建设和学科结构调整的“合法性”依据。政府适度干预和介入到交叉学科的建设中,其重要意义不仅在于以指导型的“利益调整者”和“规则制定者”的角色出现,还在于以权力和权威为基础提供制度性服务来提升高等教育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和能力。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技发展尚处在“跟跑”的阶段,尤其是缺乏“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而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总体上是一种“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态势。随着我国成功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升国际学术地位、建立与人力资源大国相匹配的科技话语体系和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显得分外紧迫。以交叉学科建设作为催动原始创新、突破关键领域的重要手段,是高校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命题的回应,亦是克服“卡脖子”问题的必然举措。
(二)知识逻辑: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价值诉求
布鲁贝克认为,大学存在与发展的“合法性基础”除了政治论以外,还有“以高深知识为核心的认识论”。高深的学问是高等教育存在的逻辑起点,通过学科分化与整合促使以学科为载体的高深知识不断生产创新。知识的演化是学科存在的指导性因素,因此,在知识的衍生性和再生性功能的作用下,以及研究者的求知欲和创新性等多因素交织下,交叉学科的产生是在不断填补由于人类认知局限划分学科所造成的知识间隙。交叉学科建设打破了传统的学院、学科之间的边界,使知识生产模式从学科性学术向问题性学术转变。因此,积极推进交叉学科建设既符合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未来趋势,也将为人才培养和产生原创性成果提供新的环境和孵化的平台。这也预示着以知识为核心,形成自己独特的学科逻辑和学科框架,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是交叉学科建设的又一价值诉求。
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尤其是学科建设与知识生产模式发展与变革密切相关。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与发展是学科从知识演化和制度变迁两种路径成长到更高层次和水平的动态过程。大学作为交叉学科建设活动中的核心利益相关者,通过组织资源、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的配置等推动新的知识增长点的产生,达到知识扩容的目的,破题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助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加强交叉学科建设既有利于促进科学研究向纵向向更深层次的方向进一步的发展,也赋予传统学科新的更丰富的内涵,助力破解传统学科设置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市场逻辑:提升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核心价值诉求
大学发展的价值在于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其重要职能之一就是服务社会需求。阿尔特巴赫直言,“营利性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现象,而且它还会继续扩张”。随着市场经济的逻辑被广泛接受,大学与经济、社会之间的联系日益突出。在高等教育走出“象牙塔”之后,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市场的青睐,市场已经成为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兴力量。推进交叉学科建设,既是国家意志的、知识拓展的重要体现,也是“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人民群众新需求”的必然选择。市场逻辑下交叉学科建设的价值诉求在于通过催化行业、产业创新,提升国内外市场竞争力,赢得发展的先机。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在不断地向全球化分工的“中心”靠拢,国际地位的上升带来了产业结构和城市功能的转变。特别是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理论、新技术的驱动下,市场不仅对自然科学领域提出了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需求,对哲学社会科学同样提出了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需求。随着社会需求的攀升,未来5到10年,相较于其他领域,我国在基础学科以及新技术领域将出现较大的人才缺口。据人社部分析预测,我国智能制造领域人才需求预测900万人,人才缺口预测450万人。其中,具备交叉学科背景的工程师是急需人才。加大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补齐智能制造、医疗信息化等领域的人才短板,为新业态、新需求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撑迫在眉睫。
市场作为交叉学科建设中重要的利益相关者,通过协调交叉学科建设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耦合度,避免人才供给与需求失衡。长期以来,我国的学科建设始终呈现出“政经关联”的逻辑,强调学科建设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否则学科建设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在市场力量的影响下,交叉学科在建设过程中会将“经济论”的观念融入交叉学科的竞争机制和评价标准中,将市场需求纳入交叉学科建设的考量范围,以一种符合市场预期的方式来协调交叉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结构等,最终达到以市场需求带动学科发展,以学科发展产生的科研成果服务市场需求的目的。
(四)学生逻辑:提升个体发展能力的核心内在诉求
以张楚廷为代表的一批教育界人士提出了“人本论”的观点,认为“高等教育源于人,基于人,为了人,‘大学为学生而生’”。学生既是学科产生与发展的“原材料”,同时也是交叉学科建设最终的服务对象。所谓学科育人,就是要利用学科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围绕育人目标,实现对人的学科知识传递和人生价值观培养。基于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以及知识更新迭代速度的提高,促使更新和提高自身知识能力成为人们的普遍需要。因此,充分提高个人的发展能力是学生群体普遍的内在价值诉求。数据显示,2021年考研人数高达457万,较2020年增加80万,同比增长21.22%。学生个体在人生理想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中,通过多样化的知识学习,成长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优质的人力资源,这也是交叉学科建设中“人本论”价值的体现。
是否有足够的生源是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学生的入学质量以及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成为学科持续生存与发展最重要的声誉,象征着交叉学科的生命活力。当知识替代传统物质资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时,接受过专门教育的人及其所附带的知识、技能与能力就会成为市场中最有价值的资源。因此,学生作为交叉学科建设中重要的需求主体,是推动交叉学科建设多重逻辑耦合、促进交叉学科发展的内部动力。他们既为交叉学科建设提供生源和办学经费资源,又通过自主选择学科,动态调整附带的生源与经费。具体而言,交叉学科建设要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吸收学生代表参与交叉学科设置的相关决策,注意听取学生意见,尊重学生对交叉学科建设、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交叉学科建设的知情权、建议权和审议权。
二、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交叉学科建设困境剖析
伴随着全球科技产业格局的变革以及中国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愈演愈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为交叉学科的设立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传统的高校学科建设思维根深蒂固,利益相关者的路径依赖阻碍了交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同时,新时代外部政策环境、市场环境以及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文化阻隔也制约了交叉学科建设。
(一)交叉学科建设中利益相关者的路径依赖困境
交叉学科建设本质上是一个由多个利益主体进行协商后产生的“交易”,但各利益相关者在交叉学科的建设中有着不同的价值权衡。因此,需要利益相关者在个体利益和多元主体的共同利益之间进行取舍。综观当前的交叉学科建设不难发现,部分学校在建设交叉学科时,对其建设目标、建设路径的认识目光短浅,不仅未能有力凸显学校的特色和学科的优势,而且受利益驱动罔顾受教育者提升个体发展能力的诉求,而非在规范的学科治理体系下和公平利益分配的基础上进行组织。新制度主义认为,当组织目标不清晰、环境不确定时,组织更愿意模仿先前成功的制度形式。因此,在交叉学科建设中,无论是国家层面的政策引导还是高校内部的交叉学科布局,都更倾向于采用原有的学科建设路径来规避风险。
一方面,行政化主导、工具理性等传统学科管理模式“锁定”了交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但这种传统的依据国家学科专业目录布局的学科建设,以学科为基础进行院系设置、资源分配、师资招聘及人才培养的建设方式,难以满足交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截至2021年6月,我国高校自主设置的二级交叉学科点达到616个(含重复命名),各学科门类中二级交叉学科构成数有2016个。在极度推崇一级学科地位的当下,如何促使利益相关者突破路径依赖,给予二级交叉学科宽松有序的发展环境、提供较为完备的制度保障体系,是交叉学科建设的一个巨大挑战。否则,交叉学科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也许会逐渐陷入各部门都看不见的裂缝中,甚至可能会成为“邻避效应”的受害者。
另一方面,对于高校的交叉学科建设主体而言,由于长期受到“量化为主”的学科评估影响,形成了以量化指标衡量交叉学科建设成效的思维惯性。因此,学科评估作为助推高校学科内涵建设的策略,自然将提升交叉学科建设质量作为初衷之一。同行评议作为传统学科的主要评价方式,对于交叉学科这类无明确边界的学科,这种评价方式存在着研究成果难以被认可的问题。无论是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组织的“双一流”建设动态监测,还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开展的学科评估,在评价中均采用的是以一级学科为单位申报各种材料。科研人员的学科归属决定了科研成果的归属,即使有些老师在成果上会署名两个单位,但是高校对于研究人员学术成果的归属有明确的限定。因此,研究人员所在的学院通常不鼓励内部职员参与其他部门的跨学科研究,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研究人员对跨学科研究的积极性。此外,交叉学科的学位论文仍由传统的一级学科的交叉学科研究专题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交叉学科建设价值内涵及实施方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