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宇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在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中国农业现代化开启新征程,农业强国是未来发展方向,但全球农业强国发展的一般规律值得梳理和参考。
犹如现代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农业强国本质上是一种产业形态,是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呈现的产业运行表现结果。农业强国其内涵不同学者有不同层面的演译和概括,但笔者以为通过先进的农业科技、先进的生产方式以及强有力的支持保护政策共同作用,实现极高的农业劳动产出效率、土地产出效率及资源配置效率,并最终表现出强大的农产品产出能力、供给能力,以及在全球农业格局中有充分产品竞争力和强大贸易话语权,构成了所谓农业强国最凝练的表达。
农业现代化发展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而农业强国便是在农业现代化的持续推进中发展而成。从全球实践看,1900年前后,蒸汽拖拉机诞生,其后又出现了柴油拖拉机,改变了传统农业耕作方式。1914年,工业合成氨技术的发明催生了化肥工业,大幅度提高了农产品产量。1930年前后,玉米杂交技术问世,现代种业开始形成,挖掘了农业增产潜力。1940年前后,合成农药的诞生和使用,大大减少了农业病虫损害。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国家利用生物技术改变传统农业,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力发展。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更是赋予了农业现代化新的时代特征。事实上,如果说化肥、农药和现代种业等生物技术应用于农业,极大提升土地产出效率,是农业科技一次革命性变革。那么,农业机械装备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全过程,极大提高农业劳动效率,则催生了农业科技又一次革命性变革。而今天无处不在的数字技术渗透到农业生产方方面面,涵盖了从田间到餐桌农业生产全过程,全方位提升了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堪称是农业科技史上第三次革命性变革。与农业科技革命相伴而生,先行国家不断改造传统农业,在小农户生产经营基础上,通过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以及农业企业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生成发展,从制度层面彻底改变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益。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先行国家凭借天然的农业禀赋以及三次农业科学技术革命性变革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创新改进,全方位地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促成了全球不同类型农业强国的发展。
全球农业强国有共同特征,除了农业资源禀赋决定的产业产品的比较优势,不同产业不同产品的专业化、区域化布局以及不同文化表现的农耕文明传承外,禀承先进的经营理念,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实施先进的生产方式,加之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保护构成了农业强国的共同表现。在此前提下,从农业强国的一般表现来看,基于本国国情和农情,可以将全球农业强国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农业资源禀赋丰裕,人少地多,以机械装备替代劳动力,强调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不断提升表现的强势农业模式,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典型的劳动节约型规模化农业强国;一类是农业资源禀赋相对稀缺,人多地少,以技术、资本替代土地,强调土地和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升表现的强势农业模式,荷兰、以色列、日本为典型的土地节约型精细化农业强国。
其实,很容易观察,无论是以规模化表现的农业强国,抑或是以精细化表现的农业强国,撇开天赋资源的差异外,其强大的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土地产出效率、资源配置效率,全球农业竞争力以及卓越的农业表现,无一不与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技术进步程度和制度设计安排能力高度相关,并表现出共有的基本特征。
一、与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契合
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真正称得上农业强大的国家,全部产生于发达国家。这类国家现代化发展历史悠久,农业现代化进步程度全球公认,而且经济总量在全球排位前列,人均GDP远超世界平均水平,农业表现强弱与国家经济实力高度相关。美国经济总量全球首位,2021年人均GDP为6.92万美元,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丹麦、以色列和日本人均GDP分別为5.21万美元、6.35万美元、5.83万美元、6.78万美元、5.14万美元和3.93万美元,均超过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从农业资源禀赋看,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人均耕地分别为10.5亩、18.18亩和28.56亩,大大超过全球人均耕地4.8亩占有水平。
二、能满足国民所需重要农产品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农业具有多重功能,但生产农产品,有充分生产能力、供给能力和保障能力,产业韧性强,能满足国民对农产品所需是其最核心和最本质的功能。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看看世界上真正强大的国家,没有软肋的国家,都有能力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美国是世界第一粮食出口国,农业最强国,俄罗斯、加拿大和欧盟的大国也是粮食强国。这些国家之所以强,是同粮食生产能力强联系在一起的。事实上,阿兰·温特斯在提供的工业化国家农业政策框架中列举了欧共体、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挪威、芬兰等13个国家公布的农业政策目标,以确定某一政策目标的国家多少排序,其中有11个国家清楚地表明,安全、可靠、稳定、充足的食品供给是其农业政策基本目标。因此,所谓农业强国,特别是规模化农业强国,农产品产出能力和控制保障能力是最重要特征,生产产品不仅能满足国民所需,还有强大的出口能力。而精细化农业强国,尽管农产品生产总量有限,甚至有的是农产品净进口国,但在特定农产品生产或农业科技进步方面引领全球方向,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三、农业与非农产业协调发展
纵观全球农业强国,无论是规模化农业强国,抑或是精细化农业强国,均依靠丰裕的农业资源或强大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都能够实现先进农业科技和先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运用。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尽管农村人口和农村劳动力大量迁移进城或从事非农产业,留在农村的人口和农业内部的农村劳动力大量减少,从业比例大幅降低,但通过规模化农业生产产生规模效益,或通过精细化农业生产产生集约效益,使农业从业人员获取了与从事非农产业大体均等收益和社会平均利润,实现农业与非农产业协调发展。美国家庭农场1935年有681万家,到1990年减少到215万家,到2016年再减少到206万家,平均农场面积由1950年的212英亩扩大到2016年的422英亩。瑞典1900年有家庭农场51万家,到1983年减少到11.4万家,到2015年再减少到6.7万家,平均规模由1980年的39公顷扩大到2015年的76公顷。丹麦1903年有家庭农场26万家,到1964年减少到17万家,到2015年再减少到3.8万家,平均规模由1970年的21公顷扩大到2015年的70公顷。经营规模扩张大大提升了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并使农业从业者收入大幅提高。
四、可持续发展成为共识
尽管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全球各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都表现出下降的趋势。但从总体上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地位非但没有削弱,反而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要求。全球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纷纷通过提高农业产出实现保障食品安全、增加从业者收入以及确保国民经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等多重目标,强化了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其理由就是认为农业具有多功能。这种多功能是指农业除了具有生产食物等农产品这一重要经济功能外,同时还具有其他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非经济功能,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化以及保持农村社会活力等,构成了农业非经济功能最重要的表现。事实上,农业现代化在全球上百年的实践使世界各国充分意识到,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农业永恒的主题。全球各国倡导注重生物多样性,重视全球气候变化,倡导绿色有机生产生活方式,关注农业节能减排和环境友好,维护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农业强国引领着世界潮流。
五、在全球农业竞争中有话语权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贸易国,也是最大农产品出口国和农业最强国。美国生产的大豆、玉米、棉花在全球有很强竞争力,全球市场大约1/3的大豆、1/3的玉米、1/3的棉花由美国供给,2021年美国出口农产品1700亿美元。荷兰农产品出口创汇常年保持在全球领先地位,特別是花卉等设施性园艺性产业以及乳制品产业在全球享有盛誉,2021年荷兰农产品出口创汇1047亿欧元。丹麦虽然人口总量不足600万,但年出栏生猪3300万头左右,猪肉出口全球第一,是全球名副其实的生猪生产强国。以色列的农业节水技术,德国的农机装备制造能力,日本的高端农产品生产供给在全球都享有充分竞争力。此外,农业强国研发的尖端农业科技、农机装备及数字农业引领着全球农业科技发展方向,成长于发达国家的跨国农业企业和跨国农产品贸易商极大影响着全球农产品贸易格局。农业强国在全球农业竞争中有充分的话语权。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农业强国作为一种社会形态和产业形态,是现代农业成功的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高低的重要内容。中国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充分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以建设农业强国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夯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根基。但建设农业强国需立足我国国情,立足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走自己的路,不简单照搬国外现代化农业强国模式。既要遵循全球农业强国发展的一般规律,更要立足实际,立足中国农业的资源禀赋、产业特征、经营方式、政策支持和发展要求,依托双层经营体制,赓续农耕文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走有中国特色农业强国建设之路。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