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微博上跟大家讨论过这个问题,想在这里拓展再聊一聊。
我很喜欢“生活方式”这个词,它不再是“过日子”、“做生活”--把人生概括得极度漫长又无趣似的,“生活方式”却是矫情又可爱的,直指那些被琐碎日常所掩盖的内心感受、浪漫情怀和生活热情。
这件事毫无目的,也毫无意义,你说每天换不同的鲜花有什么意义?时不时飞到海岛的度假酒店躺着有什么意义?花大把的精力心思在穿衣打扮上有什么意义?一言不合就坐飞机去伦敦喂鸽子有什么意义?但仔细一想,生活里最能让你感到纯粹的快乐和舒坦的,就是这些无意义的小事了。
从古至今就有这些“矫情”的人。食蟹要赏菊饮热酒,吃醉了随便拿蟹黄抹人,雪地里一边赏梅一边烤鹿肉下酒,夏天热了喝木樨清露,乏了食枣泥山药糕,一盘茄子得十只鸡做配料,喝茶要用五年前在梅花上收的雪埋在地下得的水来泡。
我觉得特别可爱。我把这些写在微博上,大家纷纷表示:
“嗨,那都是上流社会的生活啊,咱们没法比。”
“中产的日子难过啊,要还房贷,要养二胎,孩子都快养不起了,哪有闲工夫作?”
“你太想当然了,脱离了阶级,就无从讨论生活方式。”
我一看,留言的不过都是些20岁出头的小孩子,我想大多还没真的经历到房贷、婚姻、二胎这些棘手问题吧?说得忧心忡忡的,活脱脱像某些迂腐的长辈爱在饭桌上指着你说:“等你长大进入社会就知道有多苦多难了。”
Fine,我现在长大了,我觉得很棒。当代社会给足每个人机会,谁都能做想做的事,过理想的生活,比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都充满可能性。
脱离了“家族经济”、“上流社会”的语境,当代社会也有把生活方式做到极致的活法吧?经济独立,有充足话语权,甭管多大年纪,爱结婚不结婚,爱跟谁恋爱跟谁恋爱,穿喜欢的设计师的衣服,搜集限量版的高跟鞋,品酒品男人,只要愿意,随时可以在阿布扎比的沙漠里喝下午茶。
巧了,《欲望都市》的系列电影里别有寓意地讲过这四个姑娘初来纽约的场景。拍过VOGUE封面的作家carrie曾经是个缩头缩脑的乡下小妞,光芒四射的公关界一姐Samantha早年还在乡村酒吧调酒。她们用了一个decade的时间,变成了后来我们看到的样子。
这样的故事戏剧化嘛?不,在纽约,在伦敦,在东京,在上海,在所有高速发展机遇爆炸的大城市里,每天都重复着无数这样的故事。
如果你一定要聊该死的“阶级”,跟以往的时代相比,起码现在的你具有了打破“阶级”壁垒的可能性。富足固然是好的,但对现代社会的大部分人来说,富足是一种结果,并非前提。当代社会都给足了每个人自己获取富足的机会,请你去争取,而不是埋怨。
而很多年轻人,习惯于预支“将来可能的潜在痛苦”。还没找到工作就要大聊职场的黑暗关系,还没拿到第一笔工资就觉得已经背上了房贷的压力,对象还没找就想着生二胎的苦难。很多苦你还没经历,为什么要提前负担?或许轮到你,就能迎刃而解了呢?
噢不会,因为爱抱怨和叫苦的人就会真的苦,懂得在每个阶段找到快乐的人才会真的快乐。每个时代和社会都有自己的压力,每个时代也都有懂得快乐和擅长享受生活的人儿。
是的,19世纪的凡勃仑写过一本《有闲阶级论》,他管这些不用直接参与劳动、有闲情逸致专注生活方式的人叫“有闲阶级”,他们的“闲”、优雅的风度、良好的品位、阔绰的消费都具有阶级意义。
它有残酷的经济社会学意义,但却忽略了一些更为柔软的人性--每个人对于美好的渴求都是旺盛的,尤其在当代互联网的广泛普及、教育资源更加公正的背景之下。想过得更好,你总有方法。
细细想来,我身边最讲究最精致的人都并非大富大贵。我常提到的那位朋友,有时候我都无法想象他如何用微薄的收入在上海生存下来,但他却从不觉得苦,自己动手把家里DIY得像杂志,打造了一个小花园,擅长插花和绘画,周末的时间用来摄影和逛艺术展,马上也开始筹办自己的个人作品展。
还有一个品味极好的女生朋友,她目前没有闲钱消费过多大牌,但会给自己设计衣裳和包,样样精彩。她在乎生活空间每个角落的色彩搭配、光线和植物,喜欢阅读和写作,周游世界,能用最少的预算寻找到最合适的方案,用一台傻瓜机拍出全世界最美的风景。
朋友说,“我觉得谁都可以成为任何人,谁都可以过任何生活。”生活方式,本身就是一种选择。
如果你选择的精致需要丰厚的经济基础,那么就请你努力去赚钱。而在你尚未拥有之前,也没必要望而生叹,每一个有限的空间内,都能创造出无限的美感和真实的享受。你做不做得到是你自己的事,别把“阶级差异”摆在前面做挡箭牌。
关于钱和生活方式的关系,可可香奈儿用了一个比喻,我觉得很恰当,最后送给你们:
“用珍贵材料织出的布不能使一个女人看上去更富有,华美的宝石也并不会比这布料有效,如果这个女人看起来贫乏,那么她会依然如故。就用纯洁、天真的眼光去看待珠宝吧,就像我们驾车飞快驶过,却欣赏到路边一颗开花的苹果树时的眼神。”
微博:刘筱bamboo
INS:liuxiaobamboo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