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论教育的超越性》导...

《论教育的超越性》导...

《论教育的超越性》导...第一章 导论没有超越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人,没有超越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没有超越的教育是没有希望的教育。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表达过后人对前人继承和超越的思想

第一章 导论

没有超越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人,没有超越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没有超越的教育是没有希望的教育。

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表达过后人对前人继承和超越的思想,他说:“我们受益于前人,不但应该感荷那些与我们观点相合的人,对于那些较浮泛的思想家,也不要忘记他们的好处;因为他们的片言剩语确正是人们思绪的先启,这于后世已有所贡献了……这于真理也一样;我们从若干思想家承袭某些观念,而这些观念的出现却又得依靠前一辈思想家。”[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37页。

">[1]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有一句名言:“在科学上,你的进步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这句话一方面揭示了科学发展是以前人的成果为基础的,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在科学上人的每一次进步无不是对前人的超越。

一 研究背景

教育与人的关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教育学的两条基本线索,也是教育学基本理论问题之一,是人们探索教育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理论研究的许多问题无不由这两条线索而展开,教育理论研究所关注的许多命题无不与这两个基本问题相契合,教育理论研究纷繁复杂,当我们拨开云雾却发现,人与社会这两座根基渐渐明晰,教育的超越性问题同样如此。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对这一问题的重视,不仅仅是因为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日益密切,更在于与过去相比,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对23个国家实地考察和研究的基础上,对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变化给出了权威性的结论,这一结论不仅为世界各国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而且也为教育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基础。

(一)理论背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经典教育著作《学会生存》指出了当代教育的特征或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流行的三种新的现象,它们是教育先行、教育预见、社会拒绝使用学校的毕业生。关于教育先行,《学会生存》指出,“多少世纪以来,特别在发动产业革命的欧洲国家,教育的发展一般是在经济增长之后发生的。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5页。

">[2]。关于教育预见,是这样表述的:“现在,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这样就带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这就为教育体系提出了一项崭新的任务,因为自古以来教育的功能只是再现当代的社会和现有的社会关系。如果拿过去相对稳定的社会同今天加速发展的世界相比,这种变化就很容易解释了”。但是,“当教育的使命是‘替一个未知的世界培养未知的儿童’时,环境的压力便要求教育工作者们刻苦思考,并在这种思考中构成一幅未来的蓝图”《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6页。

">[3]。在社会拒绝使用学校的毕业生方面,“在过去,社会的进展是缓慢的(除了一些简单的突变之外),因而也容易自动地吸收教育成果,至少也可以设法去适应教育的成果,但是今天的情况就不总是这样的了。有些社会正在开始拒绝制度化教育所产生的成果,这在历史上也还是第一次”《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7页。

">[4]。

显而易见,教育先行、教育预见、社会拒绝使用学校的毕业生这三种当代教育的特征,反映的都是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在当代社会背景下,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和不协调问题。更准确地说,是在社会飞速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的更新速度大大加快的情况下,教育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培养需求问题。“当知识变化很慢,而人们(不是说得太过分的话)又能在几年内希望‘学会’一切足以满足理智上和科学上需要的东西时,这种为少数人建立的教育体系是有效的。但是如果我们把这种教育体系运用于急剧变化时代的大众教育,而知识数量又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激增时,那末这种教育体系很快就变得过时了。”《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7页。

">[5]

如果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阐述教育与社会的这一矛盾问题的20世纪70年代乃至以后的80年代,我国尚处于计划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教育的这种当代特征还不明显的话,那么,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我国改革开放初见成效、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起步、社会经济发展明显加快的情况下,教育与社会的矛盾日益凸显,并引起了国内研究者以及决策者的注意。国内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教育先行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5页。

">[6]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我国把教育优先发展列为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7]教育优先发展问题开始得到人们的关注,并一度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内有许多著名学者撰文探讨教育优先发展问题,如柳海民教授发表于《高校理论战线》1995年第6期的《略论教育优先发展》一文,指出了历史上各国教育发展的后行、并行和先行三种基本模式,并认为,在现代社会,许多国家之所以十分重视教育,竞相实施教育先行,是由教育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突出作用决定的;陈敬朴在《论“教育优先”》(《高校理论战线》1995年第4期)一文中分析了教育优先的必要性以及实施“教育优先”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教育优先”的六条基本思路;王逢贤的《对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再认识》(《中国教育学刊》1998年第1期)一文认为,应从教育的多种属性及其与人、与经济、与社会多要素的普遍联系和相互制约关系的新视角,全方位地审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从而形成对教育优先发展的新认识:第一,人的主体地位及其高素质(特别是理想、道德、知识和创造能力)和教育影响力在现代社会结构、产业结构和综合国力构成要素中的权重地位,对优先发展教育战略地位的客观规定性,对现代人的社会价值观中必须蕴含教育先行观念的约定性是不容贬减的。第二,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纵向历程看,现代社会发展的高速度与教育周期不能缩短,教育的迟效性和增效性,规定了教育培养未来人和为未来社会发展服务的超前性。第三,要求教育超前为推动现在和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服务,教育自身必须先行现代化,具备高于现实的创造性和先进性。第四,优先发展教育战略是领导者和政府的行为决策,是主观能动的选择。

">[8]在众多的研究中,多数研究从宏观政策层面,着眼于优先发展战略的政策解读和推进策略,部分研究从学理层面,涉及优先发展的依据。其中,有些研究已经或多或少地涉及教育的适应和超越问题。陈敬朴在《论“教育优先”》一文中指出:“从教育的本质看,教育是塑造未来的。教育为未来社会培养人,社会以培养人为中介而具有的各种社会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科技功能、文化功能,都出自‘教育塑造未来’这一质的规定性。由于教育功能的发挥是迟效应、缓效应、长效应、稳效应,因此,所谓‘教育适应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讲不是对当前社会需求的‘阶段性适应’,而必须是对未来社会需要的‘超越性适应’。这种为未来培养人才的‘超越感’,是‘教育优先’的灵魂。”陈敬朴:《论“教育优先”》,《高校理论战线》1995年第4期。

">[9]当然,这一关于教育适应与超越的提法并非该文的主题思想,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1996年,鲁洁教授的《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一文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出发,旗帜鲜明地提出教育具有超越的特征的观点,“从实践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出发,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它必然具有超越的特征”鲁洁:《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教育研究》1996年第2期。

">[10]。该文援引《学会生存》中的主要思想为论据,指出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其着眼点不在于使人接受、适应已有的,而在于为改造、超越的目的而善于利用已有的一切。教育的超越核心是培养能改造现存世界的人,也就是具有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能超越现实世界、现实社会的人。

鲁洁教授关于教育具有超越特征的观点引起了部分研究者的争论。《教育研究》在1996年第2期刊发了鲁洁教授的论文以后,又分别于1997年和1998年刊发了与此主题有关的争议性论文。参见鲁洁《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教育研究》1996年第2期;杨昌勇《也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对鲁洁教授“超越论”的商榷》,《教育研究》1997年第3期;庞学光《论教育之超越》,《教育研究》1998年第11期。

">[11]《教育研究与实验》还专门设立了关于“教育之适应与超越”问题的专栏。参见项贤明《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的辩证关系》,《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年第3期。

">[12]此次论争的焦点可以归结为教育是对社会的适应还是对社会的超越。杨昌勇在《也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对鲁洁教授“超越论”的商榷》一文中通过对“适应”这一概念的分析认为,“适应”与“超越”是一组对称的概念,“就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而言,它们既是互设的,同时又是互适的,对其发展中的阻抗因素,它们又是互为超越的”杨昌勇:《也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对鲁洁教授“超越论”的商榷》,《教育研究》1997年第3期。

">[13],从而从“适应”与“超越”的辩证关系中,更加强调教育对社会的适应性。“不管我们如何强调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的自主性和主体性、教育对社会文化的选择性和批判性以及它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这也无法改变社会对教育的前途的主宰性。……不管我们如何强调人的主体性、人的超越性本能的巨大力量和人的创造性精神的伟大威力,但是人的一切社会实践活动也逃脱不了自然包括人自身的自然和社会的客观法则的制约。”杨昌勇:《也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对鲁洁教授“超越论”的商榷》,《教育研究》1997年第3期。

">[14]

上一篇: 陈映芳:社会科学如何研究“人”?——关于问题与路径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 2022陕西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