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部分整理——古典西方文明衰落的社会原因

《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部分整理——古典西方文明衰落的社会原因

《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部分整理——古典西方文明衰落的社会原因2020/12/22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9.2[德]马克斯·韦伯 / 2018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韦伯认为,对现世的社会问题而言

2020/12/22

西方社会科学强调_西方社会_西方社会的利益集团或压力集团

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

9.2

[德]马克斯·韦伯 / 2018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韦伯认为,对现世的社会问题而言,古代史能提供给我们的东西是微乎其微的,因而对于历史的叙事只带有纯粹的历史兴趣。韦伯描述了一个古典文明内在解体的过程,尝试通过界定古典西方社会结构的特质以探寻文明发展的轮回。

首先,古代西方文明就其本质而言是城市文明,古代城邦立足于一种以城邦本身市场为中心的交换经济。然而,与这种高度发达的城邦商业经济并肩而立的恰恰是在性质上正好相反的、野蛮的自然经济。古代贸易的受益者并不是大众及其日常需求,而只是很小一撮富裕阶层。换言之,在古代西方,贸易的扩展只有贫富日益分化才可能。而这种贫富分化在当时采取了一种特定的形式与倾向,即古代西方文明乃以奴隶制为基础。

当时城市中存在两种劳动力类型:自由劳动与乡村中的奴隶劳动对立,当自由劳动占上风时,经济的进步首先要求市场的扩展,即在外延上把新的地理区域纳入交换经济,在内涵上则把更多的人口纳入交换经济。相反,当非自由劳动占上风时,经济的进步乃是靠劳动人口的稳定积累来达到,能调动的奴隶或农奴越多,非自由经营也就越能专业化。对应地,倘若劳动人口不能稳定积累甚至流失,就会对以来非自由劳动的社会产生毁灭性影响。

韦伯对比了中世纪和古代西方不同的情况,对于后者来说,由于古代文明以相互攻伐、掳取奴隶的占座占多数,也就使人力的获取比较廉价,其结果是非自由劳动力的积累迅速提升,自给自足庄园中的非自由劳动日益占据经济的主导地位。而对于奴隶经营者来说,只有在满足自己需求后才会考虑为市场生产。这种以奴隶劳动力为基础的自然经济把越来越多的人口纳入其范围,从而形成了一种完全不依赖市场和交换的经济形态。奴隶主所处的庄园本身的生产首要是满足奴隶主的消费需要,所以,只有当有当奴隶主上层阶级的消费越提高,贸易才会越向外扩张。这样,对外贸易的密度会随着扩张的过程而不断降低,韦伯形容道,在古代西方,贸易越来越变成覆盖在一个庞大的自然经济上的薄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张薄网的网孔就变得越细,网线也就变得越脆。

古代西方这种对庄园经济的依赖在罗马时期达到了顶点,随着战争和国家开疆扩土的需要,土地和劳动力的持续扩张,逐渐让奴隶主控制了社会生产,而奴隶劳动企业也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唯一动力。与此同时,古代西方文明从沿海逐渐转移到内陆地区。对应地,跨地区的商业活动越是向内陆地区伸张,这张薄网也就被拉扯地越稀薄、越脆弱。

而在这种情况下,奴隶的生活却是极其窘迫的,类似于军营的生活环境让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们被剥夺了任何形式的私有财产。但问题也随之出现,这种经济形态极端依赖于一个能源源不断供应人力的奴隶市场,由于其内部不能进行自主“再生产”(没有家庭、财产)一旦这个市场的货源中断,势必会对这种经济形态造成毁灭性打击。韦伯指出,这构成了古代西方文明发展中的转折点。

当罗马帝国停止向外扩张时,奴隶市场所需的源源不断的人力供应也就停止了。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传统的经济生产模式宣告破产,已经不可能再像以往那样单靠没有私有财产的奴隶维持庄园经济的生产了。慢慢地,到Carolingian时代,奴隶从奴隶营到小茅舍,拥有了自己的家庭和财产,此时农民(拓殖农和部分奴隶)已经与庄园相分离,成为了自然经济形态的“小农”。至此,社会最底层阶级有了组织家庭生活的权利和拥有私人财产的权利,在国家与农民之间,地主成为了中间性的权力,逐渐形成了一个自成一体的权贵阶级。古代西方那种比较单纯的自由人与非自由人的社会阶层划分已经演变成一种新的划分,即“身份等级制”,韦伯指出,一系列的变迁合成了一股发展趋势,最终导致了这一新的社会结构,在罗马帝国后期出现了封建制社会的雏形。

一旦奴隶营让位于小农舍,庄园为市场的生产就立即绝迹,庄园愈发自给自足,其结果则是让绝大多数中小市镇由此失去了其经济基础,导致了古代城市的没落。同时,国库变得像自足的庄园一样,尽可能少地从市场中获取所需,结果是阻碍了货币的流通。国家正常运转所需的官僚与军队由于缺少货币难以维系,显示出自然经济的局限。当罗马尝试从招募雇佣兵、以封地给予的方式换取野蛮民族的保护、大庄园主也被被迫提供劳动力转化的兵力时,与帝国对抗的封建制度也逐渐抬头。然而,为了维持帝国,罗马不得不力图以货币税来重组公共财政,然而早已无力回天,土地早已被纳入到由领主庄园所组成的网络之中。

罗马帝国的瓦解乃是基本经济结构发展的必然政治结果,即物物交换的的自然经济的扩展和跨地区的商业和贸易水平全面退化,交换经济下构成的上层建筑已不再适合自然经济的经济基础,自然经济基础不可遏制的蔓延一步步迫使古典西方一度商业化的上层建筑重新转向封建制度,古代西方世界的经济发展走完了整整一个轮回。

韦伯感叹道,一个伟大的文明却因物质基础的丧失而枯萎,西欧的知性生活也想入到漫长的黑夜之中。然而,韦伯同时指出,这种转型是一个极大的重修元气的过程,它换来了大批非自由民众重新获得了家庭生活和私人财产,当中世纪的城市苏醒、自由劳动分工和商业交换重新回到历史舞台、封建时代加之于人内外的枷锁被打破时,古典西方的精神遗产才能获得新生。

西方社会的利益集团或压力集团_西方社会_西方社会科学强调

上一篇: 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下一篇: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