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形成富有活力韧性的“改革舆论场”

形成富有活力韧性的“改革舆论场”

形成富有活力韧性的“改革舆论场”乔新生:中国的道路自信体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上,中国的理论自信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光明磊落的政治信念之中,中国的制度自信体现在中国宪法和法律之上

推动形成活力韧性的“改革舆论场”,必须处理好“动”、“导”、“控”的关系

主持人:怎样引导舆论进而形成有利于促进改革的“改革舆论场”?

孙成尧:今年2月,习近平同志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

有学者将改革的舆论导向比作一部汽车,一是有发动机和轮子,是管速度、管能量、管起动的,没有发动机,汽车的能量就无法释放,没有轮子就不能起动、前进;二是有方向盘,是管路线、管导向的,没有方向盘,汽车就会左右偏向,就达不到目标;三是有刹车,是管调控的,没有刹车,汽车缺少自制,就有可能翻入悬崖危路。这个比喻非常形象和贴切。确实如此,改革的舆论导向,必须处理好“动”、“导”、“控”的关系。

“动”,就是舆论宣传的先导作用。改革的舆论宣传,必须走在改革潮流的前头。先导,就是当改革的趋势正在形成,改革的客观要求已经具备,而社会上的大多数人,还没有把握住这种趋势,还没有自觉意识到这种要求的时候,作为舆论先导的报纸等媒体,应当有“敢为天下先”的见识和勇气,揭示这种趋向,回答这种要求,做解放思想的先行者,引导社会舆论,推动改革前行。“导”,就是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正确的舆论导向,说到底,就是全面、科学、准确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坚决反对错误倾向。“控”,就是舆论宣传的调控作用。舆论的调控,就是要增强宣传的科学性,防止一个倾向掩盖另一个倾向。要把问题搞清楚,防止分析不当,造成误解。

改革有成效,舆论就会好,要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有切身的获得感

主持人:舆论对于改革的重要性,我们已经清楚了。下一步我们需要着重向何处发力?

陶文昭:一方面,我们要在舆论导向上下功夫,要主动引导+善于引导。改革的关键时期,气可鼓不可泄。要强化正面宣传,凝聚改革共识,聚集改革正能量。还要抑制非理性的、情绪化的舆论。当然,无论是强化正面,还是抑制负面,都要立足于实事求是,力求客观公正。舆论引导不是拔高,不是掩盖问题。抹黑不行,涂粉也会贻笑大方。

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点,要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打铁还需自身硬,改革有成效,舆论就会好。现今改革出台的措施很多,取得了许多效果。还要更加注重改革的效果,尤其是要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有切身的获得感。是否支持改革,最终都是从利益出发的。改革中人民群众是否得利、得利多少是硬标准。全面深化改革,不仅方案要吸引人,更要以成效说服人。

乔新生:中国的道路自信体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上,中国的理论自信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光明磊落的政治信念之中,中国的制度自信体现在中国宪法和法律之上,中国的文化自信体现在中国数千年文化传承之中。

在全面深化改革开局良好的基础上,各方面改革继续呈现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下一步,我们就应该按习近平同志所说的,改革者要增强改革定力、保持改革韧劲,加强思想引导,注重研究改革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锲而不舍、坚韧不拔,提高改革精确发力和精准落地能力,扎扎实实把改革举措落到实处。

上一篇: 【理响中国】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