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会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阶段,是从贫穷落后迈向现代化的一个过渡时期,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居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地位。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在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创举,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中国的小康社会的基本特征、历史地位及其重大意义都值得深入研究,本文着重就小康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一探讨。从总体上看,我国即将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经济标志性
小康社会首先是一个社会经济概念,主要反映的是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具体到中国,小康社会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发展阶段,它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消灭贫困,使中国人民过上比较富裕、比较体面的生活。比较富裕是小康社会的代名词。邓小平在把小康社会创造性地引入中国现代化进程时是这样一个情形:1979年12月6日,在中国访问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问邓小平:中国的现代化蓝图究竟是如何构想的?中国将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邓小平回答说: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000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这是我们党的领导人第一次提出“小康”的概念,并把它与现代化建设联系起来。1985年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讲话时指出:我们奋斗了几十年,就是为了消灭贫困。第一步,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就是不穷不富,日子比较好过的水平。第二步,再用三五十年的时间,在经济上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使人民生活比较富裕。根据邓小平的这个战略考虑,1987年党的十三大把我国的现代化发展战略调整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即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可见,小康社会的提出,主要着眼于尽可能快地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此,就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作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为此,我们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这条基本路线的指引下,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全力拼搏,取得了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显著地提高了全体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全面进步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我们党对小康社会的认识也不断拓展。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指出到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里,对小康社会的认识前进了一步,不仅经济生活更加宽裕,而且各项制度要更加完善,明确提出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这就清楚地表明,中国共产党对小康社会的认识在逐步深化。小康社会不仅仅是一个生活富足的社会,而且还是全面进步协调发展的社会,不仅要使人民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而且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要更加完备,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还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小康社会是一个集经济、政治、科教、文化、社会等方面于一体的全面进步的社会发展阶段。我们要建设的小康社会是一个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小康,是一个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小康,是一个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发展的小康。
共建共享性
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初衷,就是着眼于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达到共同富裕。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就是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就是要通过发展经济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使全体人民过上比较富裕比较体面的生活,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共享共富,为绝大多数人谋福利,使全体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使命。
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生机勃勃的、富裕和谐的小康社会也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建设小康社会的主体,是推动小康社会建设的决定性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实践证明,只有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动员人民群众共同奋斗、共同建设,小康社会才能建成。农村建设是这样,城市建设也是如此。以往的建设靠得是人民群众,今后的建设更要依靠人民群众。人民群众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体和动力。这就是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其实,尊重群众就是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实践,就是尊重历史。人民群众是建设小康社会的主体,这就是共建共享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历史过渡性
小康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历史时期,而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发展阶段,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体中国人民万众一心,艰苦奋斗,摆脱贫穷落后状态走上比较富裕幸福生活的一个发展阶段。
小康社会是使中国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个过渡时期,它的起点是贫穷落后,它的发展目标是国家现代化,它是从贫穷落后状态向现代化国家过渡的一个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因而,具有明显的历史过渡性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小康社会的中心任务,就是集中精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可能快地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尽快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为此,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地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可以使生产力得到较快的发展,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为了达到这一发展目标,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
小康社会过渡性特征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小康社会的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种动态的发展过程一方面表现在,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动态调整,起初小康社会主要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随着实践发展,认识的深入,小康社会成为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人的全面发展集于一身的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即使经济发展指标也随着时间推移和社会进步而不断进行调整。
另一方面,小康社会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发展阶段,中国的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世界现代化也是一个发展过程,其现代化的标志,人均收入水平和社会发展指数也在随着世界现代化的发展不断调整。因而,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发展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准也会相应调整。
此外,小康社会的建成是全面的,要惠及十几亿人,全体人民要共享发展成果,就是要覆盖全国,惠及城乡。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差距较大,生产力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城乡差距明显。因而,应当允许各地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小康社会建设方略。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发展起来,最终走向共同富裕。
毋庸讳言,我们今天的小康社会,仍然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社会。尤其是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一直存在。近几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有缩小的趋势,但仍然处于一定水平。城市与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不平衡,城乡之间公共服务与公共资源均等化的目标还未实现。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必须采取切实措施解决好这些问题,实现共同富裕、协调发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