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授课时间2022年月日星期第节课章节名称专题五唯物主义历史观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辩证关系、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理解并掌握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能力目标:提高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与能力。思政目标:树立正确的社会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自觉运用唯物史观反对唯心史观,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教学重点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辩证关系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4.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其特殊性5.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6.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分析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必然性与规律性教学难点1.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分析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必然性与规律性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课程资源准备教材、多媒体、PPT主要内容、逻辑结构、课时建议本专题主要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理解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
依据专题教学内容与逻辑结构,共计安排6课时。教学中需要讲清楚的基本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成果的基础上,把实践观点和辩证法引入哲学,创立了唯物辩证的历史观,实现了社会历史观的根本变革。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在人类思想领域中的两个重大发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本章是在科学地揭示世界的本质和基本规律、人类认识的本质和基本规律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阐明人类社会历史的本质和基本规律。本章首先分析了两种历史观根本对立的根源,论证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在强调了人类社会的物质第一性的同时,还强调了社会意识的巨大能动作用。在阐明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基础之上,运用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观点进一步考察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强调了作为客观存在的人类社会,其变化、发展也和自然界一样是受内在规律支配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作为客观规律,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不同,它在支配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同时,是通过人们有意识的社会实践活动实现的。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比自然界发展变化更为特殊和复杂的过程。它的发展变化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动力系统作用的结果。
所以人类社会历史变化发展,一方面受客观规律支配,另一方面受人的意识活动的影响。因此,人类社会历史变化发展必然存在决定性和选择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的问题。既然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那么现实的人及其历史活动就成为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而从事历史活动的人民群众也必然成为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进一步分析了个人特别是杰出的历史人物在社会历史变化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个人与群体的辩证关系。把握好这一章的内容,对于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社会观,提高运用理论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进而能够清醒面对各种社会现象和变化,并能主动自觉地投身到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去,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章共分为三节。第一节是本章的基础和核心,是正确把握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关键。主要是向同学们介绍人类社会的本质、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对此,教材从三个方面予以具体阐述。阐明了马克思在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上的基本观点,表明了马克思辩证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强调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同时社会意识还具有巨大能动作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社会发展包括社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化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表现在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提供精神动力、提供凝聚力量、提供智力支持。我们要重视文化建设,要坚定文化自信。阐明了社会作为一个“活的有机体”,是由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构成,进而说明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以实践为基础,以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为存在和发展根本的特殊的物质体系。第二,阐明了人类社会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体系,其运动、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必然受其内部基本矛盾所支配。强调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决定着社会历史形态的替。第三,阐明了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强调了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统一性与多样性、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进步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辩证的历过程。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更替标志着人类社会不断走向进步,标志着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新的阶段。
第二节,主要阐述社会发展规律问题。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不同,它不是自发地支配社会历史发展变化,而是通过人们有意识的社会实践活动实现的。所以,必须要说明社会发展规律是如何通过人们有意识的社会实践活动实现的。本节主要是通过阐释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向同学们说明这一问题。教材从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改革、科学技术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在社会规律的支配下,人们是如何通过有意识的社会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整个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以生产力为起点,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以及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运动和变化。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反复适应与不适应的过程中,完成了人类社会历史从低级到高级的形态更替。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体现。社会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社会非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并且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们要解决好主要矛盾,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第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直接动力。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的量变和质变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具体表现,它揭示了阶级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因此,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对社会发展起巨杰的推动作用。马克思主义重视社会革命的伟大作用,反对用改良主义代替社会革命。第三,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改革是同一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部分质变,适用于解决社会体制存在的问题。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广泛深刻的伟大变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是一场具有许多新历史特点的伟太革命,必须一以贯之地进行下去。第四,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引起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科学技术造福于人类的同时,带来的问题也突出地显现出来。正确认识和运用科学技术,要坚持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让科技为人类造福。
第三节,主要阐述了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唯物史观认为,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社会历史的发展以及问题的解决,最终取决于人。所以,在说明了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社会规律与人们有意识的实践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问题之后,就必须进一步说明,不同的人的活动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不同作用;什么样的人的活动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一节主要是通过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这一问题的解读,向同学们说明了上述的两个问题。唯物史观克服了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错误,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正确揭示了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开创和推进的伟大事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鲜明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和工作取向。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始终保持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一切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党始终保持勃勃生机之根本所在。在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同时,还进一步说明了杰出人物和个人活动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活动同个人活动的关系。至此,马克思把唯物主义彻底地贯彻到历史领域,克服了包括旧唯物主义在内的一切旧哲学中的历史唯心主义局限性,并把唯心主义从其最后的避难所驱逐了出去。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专题四唯物主义历史观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社会形态更替的内涵、三个统一二、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改革科学技术三、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