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学年论文 题目:孔子社会福利思想及其当代社会价值 指导教师:范会芳职称:教授 学生姓名:高浩亮学号:20073320203 专业:社会工作 院(系):公共管理学院 完成时间:2010年6月1日 1 孔子社会福利思想及其当代社会价值 摘要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儒家的社会福利思想最为丰富。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提出了“均无贫”、“泛爱众”、“薄赋敛”、“富民”、“惠民”等极具影响的社会福利思想,并初步构建了别具特色的理论体系。由于时代背景所限,孔子的社会福利思想有着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但其社会福利思想对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进行社会政策的实行都有着重要影响。甚至在转型速度空前加快的当今中国社会,孔子社会福利思想对相关社会福利问题的解决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上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体现着自身特有的社会价值。笔者就孔子社会福利思想的内容、特征及其现实价值展开论述,以期能对孔子社会福利思想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孔子社会福利思想当代社会价值 目前的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轨的时期。一方面社会发展迅速并取得一定的成绩,物质资料得到极大丰富,人民社会福利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但另一方面,目前社会问题还比较众多,诸如社会财富分配不均、教育不公平等现象尚严重存在,社会福利建设还存在着制度上的缺陷,而这些都影响了社会的正常健康有序的运行和发展。
这就需要我们从现实状况寻找原因的同时充分寻求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尤其孔子的社会福利思想,并充分发扬其中的理念和经验来为我们社会福利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本文以社会学的视角从广义上的社会福利思想出发,对孔子社会福利思想的内容、特征及其在当代中国社会福利建设过程中的社会价值和其价值实现的具体对策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使得孔子社会福利思想的当代社会价值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一、孔子简介及社会福利思想的概念 (一)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二)社会福利思想的概念 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社会福利思想的概念尚没有明确的界定。“社会福利思想”是人们经常使用却难以界定的一个词组,其内涵十分丰富,外延也十分广泛。一般说来,有关社会福利思想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笔者在本文中主要从广义上对社会福利思想的概念进行解读。笔者认为,社会福利思想在广义上常指人们对社会生活中的一种良好的状态和总体上的利益的追求,包括了富足、平等、幸福等人们追求的价值理想。
二、孔子社会福利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社会形态 孔子所向往的理想的社会模式是“大同”和“小康”的社会。 1、大同社会 夏以前属大同时代,政治“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社会“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 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经济“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这样的社会,没有诈欺,没有盗贼,外出,门也不必上锁,就是所谓的“大同”社会。 大同社会实际上是孔子对原始社会时期先民的共产主义生产、生产方式的怀念。 2、小康社会 由于原始的大同一去不复返,所以孔子就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构想。 孔子希望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能够出现谨守礼义、维系秩序的“圣贤”(如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公等)。这些“圣贤”制作纲纪,建立制度,确定等级,考察诚信,效法仁爱,讲求谦让,向人们展示做人的常道。如果不照此去做,即使有权势也要被罢黜,众人就会视他为祸害。 孔子所构想的“小康社会”实际上就是依靠“圣贤”当政,继而实现良性运行的社会。 (二)社会局势 孔子面对春秋末期混乱的社会局势,孔子提出了相应的主张,以期社会能够转乱为安。谭嗣同曾说过:“孔子虽当据乱之世,而黜古学,改今制,托词寄义与升平、太平,未尚不三致意焉。
”(《仁学》)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他奔波汲汲以求,无非是为了据乱世,开太平,这是他最高的政治目标和社会理想。 1、为政以德 面对动荡的社会局势,孔子主张掌权者能够通过实行“德政”来保证社会安定。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孔子说:“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定的位置,所有的星辰都会围绕着它。”孔子所认为的“为政以德”主要是指宽惠使民。在孔子看来,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必然的,而且每一种进步,都是以前一阶段的社会状况为基础而自然孕育的。但国家的兴衰,政权的存亡,则主要取决于统治集团是否贤明。认为只有统治集团的贤明,才能够实施“爱民、惠民”“使民于义”的德政,反之,则实行暴政,必然会导致天下大乱,最终丧失政权。1 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对缓和阶级矛盾,求得上下和谐有着重要作用。 2、以和为贵 孔子当时所处的时代来看,社会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纵横交织,因此孔子提出了“和”的思想,以期缓和并化解社会矛盾。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宋儒朱熹注:“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 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学而》),意即以礼为体,以和为用,礼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社会在等差条件下的和谐、和睦、融合、综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
2孔子“以和为贵”的思想对人与人和睦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氛围具有指导意义。 (三)社会财富 在社会财富方面,孔子主张使民富足的前提下进行较为均衡的分配。 1、富民 孔子从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出发,认为对民众财富的征收不能竭泽而渔。他主张为政要宽,“宽则得众”。他在卫国和弟子冉有论政,提出对民众要“富之”的主张,并认为“富民”和“富国”是联系在一起的。他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因此要“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即对民众有利的事情才去做。为政者节约开支,从理论上说便可减轻人民的经济负担,这便时爱人,要保证人民的劳动时间,不要在农忙时节征发 1《试论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韩姝婷今日科苑2009年第6期 2《“和而不同”与孔子的社会政治思想》韩星当代读者文集 徭役,以免影响正常的农业生产。在财政征收上,孔子反对聚敛。孔子还发出过“苛政猛于虎”的感慨,这充分体现了孔子“薄赋敛”的主张。 当然,在春秋战乱频繁的时代,孔子的这些主张是不大可能实现的,但他的思想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有利于统治的长治久安。 2、均无贫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孔子这段话的意思是:“无论是诸侯或者大夫,不必着急财富不多,只是着急财富不均;不必担忧人民太少,只须担忧境内不安。若是财富平均,便无所谓贫穷;境内和平团结,便不会觉得人少;境内平安,国家便不会倾危。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再修仁义礼乐的政教来招徕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人民安心,是国家平稳、政治稳固的重要条件。分配机制是否得当,确实是政局能否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孔子试图用“均贫富”的办法来安定民心继而抑制统制危机。 (四)、社会伦理 孔子在社会伦理上所追求的是“仁”,而达到“仁”的目标就需要“克己”和“复礼”。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3 1、“克己”孔子的“克己”有两层意思,即克制自己和推己及人。 孔子在个人修养方面要求每个人要克制自己的“私欲”,不要有太大的野心,更不要去挑战甚至打破传统的等级秩序。
另外,孔子认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能够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复礼”孔子所要复的“礼”实质上就是尊卑有别的等级秩序。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就是恭敬辞让,是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礼节仪式。具体到国家,便是“君臣”之礼;具体到家庭,就是“孝悌”之节。孔子强调,不仅为政治国需要明礼,家族内部也需要明礼。有了“礼”大家才能各司其职、各乐其业,才能使各种竞争处于有序状态。假如社会无“礼”,人人各行其是,生活秩序就无从保障,社会稳定的基础将被动摇。 (五)社会教化 1、重视教育 孔子认为,教化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有一次,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服务。《论语》记载了师徒二人简明而精彩的一段对话: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在这里,孔子提出了治国理政的三大要素:第一是要有充足的人力资源。第二是要发展经济。第三是要抓好教育。孔子坚信,实现“有道之世”的基本途径,就是教化。
因此,孔子非常重视并毕生倾心于教化大业。 2、有教无类 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他的意思是说,学生不分贫富贵贱、不分华夷国界,只要有心求学,都可以入学受教。“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3《孔子的“克己复礼”说》新浪博客2009年11月 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决断。 三、孔子社会福利思想的特征 (一)先进性 1、强烈的和谐追求 孔子的社会福利思想有着强烈的和谐追求。 ○1以礼治国,各司其职,求得上下和谐。孔子主张“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人尽其才,地尽其利”,“藏富于民”,“君君臣臣”。这是孔子要求统治者能够实行“仁德之政”并借助“周礼”来安抚人民并使得人民富足。同时人民也要“各安本分”为社会的安定和谐做出服从与牺牲。 ○2强调道德修养,与人为善,求得群体和谐。孔子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有无有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孔子主张人与人之间要通过“互相关爱,推己及人”已形成“尊老爱幼,讲信修睦,充满仁爱”的社会风尚。 2、广泛的平等意识 为了维护、巩固封建统治,孔子主张正名,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要求整个社会严格遵守等级尊卑的伦理纲常制度。由于时代的要求及思想所限,孔子无疑是这一伦理纲常的坚定拥护者和践行者。虽则如此,孔子的言行之中,却有着极其广泛的平等意识。 ○1在日常交往中,孔子的平等意识还体现在他对弱势群体的尊重上。“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论语?乡党》)杖者,老年人。行乡饮酒礼后,出去的顺序,孔子不以地位尊卑论,而是论年纪大小,所以他一定让杖者先出。“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论语?子罕》)这里的瞽者,即瞎了眼睛的人。看到瞽者,他们虽然年轻,孔子也一定站起来,走过的时候,一定快走几步。 ○2面对官府垄断教育,施教有类的现状,孔子第一个站出来兴办私学,高扬“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教育思想。人不分贵贱、地域、贤愚、善恶,“只要是主动地给我一点见面的拜师薄礼,我就从没有不教诲的。”(《论语?述而》)“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使处在社会低层的城市贫民和卑贱之人也都有了受教育的机会 ○3在人才的选拔上,孔子反对以出身贵贱来作为选择人才的标准,主张应给卑贱者以平等的施展才能的机会。
孔子在谈到仲弓时说:“犂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论语?雍也》)仲弓就像长着赤色、整齐的角也不能用作祭祀的耕牛之子一样,虽具有做地方长官的才能,但因为他父亲地位卑下而被舍弃不用。孔子思想中的平等意识,使他看到这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之时自然要为仲弓鸣不平了。 3、浓厚的人道观念 孔子说自己:“吾少也贱,故能多鄙事。”(《论语?雍也》)他的出身,以及他所从事的“鄙事”,必然和下层贫贱者打交道,孔子也不可能不受这些人的影响。在与广大民众交往中,孔子形成了“泛爱众”(《论语?学而》)、“爱人”(《论语?颜渊》)的思想。博爱大众,爱一切人,是“仁”的根本,也是孔子人道观念的具体体现。 孔子认为:当权者必须把天下看作人民大众的天下,不是个人的私有财产;人与人之间,一定要讲信用,和睦相处,各尽所能,增加社会财富;在为己的同时,发挥爱心,兼顾他人,使社会每一成员皆有养,各得其所;无论贵贱贫富,都有接受教化的权利。孔子的这些思想主张也都体现了孔子的“人本思想”和“人道观念”。 (二)局限性 1、和谐追求的不现实性 孔子对和谐的追求可谓非常强烈,但事实上其对和谐的追求是很不现实的。 ○1目标超前孔子极力主张“和而不同”、“以和为贵”,以期达到和谐的社会目标。但是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并不发达,社会财富并不充裕,加之社会动荡,广大人民的生存问 继续阅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