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浅谈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要点及难点的破解

浅谈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要点及难点的破解

浅谈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要点及难点的破解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指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重要政策、重大改革措施、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与社会公共秩序相关的重大活动等重大事项在制定出

一、什么是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指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重要政策、重大改革措施、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与社会公共秩序相关的重大活动等重大事项在制定出台、组织实施或审批审核前,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开展系统的调查,科学的预测、分析和评估,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和预案,从而有效的规避、预防、控制重大事项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社会稳定风险,为更好的确保重大事项顺利实施。

二、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意义

中办、国办于2015年4月发布《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时强调: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切实做到应评尽评,着力完善决策前风险评估、实施中风险管控和实施后效果评价、反馈纠偏、决策过错责任追究等操作性程序规范。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纪要月报制度,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机制,着力防止因决策不当、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不及时等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

可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已被提升为重要的党政国策,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价格_评估风险稳定社会价格的方法有_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意义

三、容易产生社会不稳定问题建设项目分类

容易产生社会不稳定问题的建设项目多为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或涉及到土地与房屋征收、存在较高环境风险的建设项目,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1、交通运输类:机场、铁路、国道、高速公路、省道;垮大型河流以上的桥梁、隧道;内河航道;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城市快速路、主干路;长途客运站、城市客运交通枢纽;危险品码头。

2、环保设施类:污水处理厂;固体废弃物及危险废弃物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

3、能源类:中心城区50万伏变电站、郊区22万伏及以上电力架空线路等大型电力设施;天然气主干管网、加油加气站、储油储气罐等其它能源储运设施;城市供热设施。

4、工业类: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原料、水泥等可能造成环境现状改变或较大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

5、社会事业类: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戒毒中心、殡葬火化设施、广播电视发射设施;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设项目。

6、农业类:畜禽粪便处理设施、动物处理设施、三级以上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7、涉及土地与房屋征收的建设项目

8、在项目规划、环评公示阶段发生社会不稳定问题且尚未化解的建设项目。

9、在居民密集区建设且对周边群众生产、生活具有一定影响的建设项目。

10、重大地质勘察和矿产资源开发项目。

11、经预研判断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问题的其它建设项目。

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的重点及难点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主要有两点:

1、风险点辨识与科学测量难

社会稳定风险源于传统意识形态和社会控制机制逐渐失效,而新的社会治理机制尚未形成。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与社会转型时期,利益诉求日趋多元化,社会稳定风险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历史的因素和现实的因素,人为的因素和政策、法律因素往往相互交织在一起。风险点既有群众的利益诉求过高所引发的,也有现有的政策、规章和法律滞后于中现实发展的原因,还有的是历史遗留问题诱发的。

此外,社会稳定风险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尤其是政府的公信力对风险起到决定性作用。在地方政府与公众信息不对称的情形下,如果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无论地方政府出台的重大项目或重大政策具有多大的可行性、合理性和合法性,民众都会提出质疑。因此,在决策和政策出台前,就需要界定利益相关方,充分运用问卷调查、民意测验、听证会、专家咨询、访谈等多种形。

2、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是社会良治的基础,在社会治理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公众参与作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必要环节,直接影响着评估质量。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公众参与存在以下困境:

公众参与缺乏法律法规和制度机制的刚性规定。随着公民社会的兴起与发展,公众参与逐渐成为热门的政治话语和行动。然而公众参与在法律上还没有得到更多的支持,致使现在公众参与困境广泛存在。就我国目前而言,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还未建立公众参与机制,也未形成公众参与制度,公众参与缺乏内在刚性拉力,致使公众参与乏力,效果不明显。

2)社会公众与政府人员对公众参与的内在性需求低。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过程中,政府往往占据主导地位,既是承担评估风险的委托主体又是评估风险的执行主体,对公众参与风险评估的需求较低。

3)社会组织与第三方评估组织参与评估的权力有限。公众参与存在不同的参与主体,其利益存在较大的差异,利益需求也有所不同。在许多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往往是单个人参与,没有形成组织参与,这种势单力薄的个人参与,其意见难以发挥作用。

4)公众参与渠道有限与参与方式陈旧影响参与效果。

五、破解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重点和难点的对策措施

基于对我国目前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分析思考,我们提出以下对策措施:

1、高度重视,广泛宣传,深刻理解“稳评”的意义

各级领导必须清醒认识“稳评”工作的意义重大,高度重视“稳评”工作,才能真正严格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决策、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要求。这是有效落实“稳评”,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2、应评尽评,刚性执行,强化推进“稳评”程序

将“稳评”作为重大决策的“前置条件和刚性程序”,做到应评尽评,评估过程中严格按照“合法合理、科学民主”的原则,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科学、规范的评估标准,深入调查研究,多渠道、多方式、多层次征求意见,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充分论证,确保评估工作全面、客观、准确,使评估结果科学、合理、有效,对重大事项决策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社会稳定风险评价工作程序主要分为:法律法规收集及资料整理、实地踏勘及公众参与、风险识别及评价三个过程。

(1)法律法规收集及资料整理。对国家、地方、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项目的“设计方案”及既有各项审批文件、会议纪要等资料进行收集,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分析、整理和统计,对建设项目的现状情况、建设意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影响、技术标准及施工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并对项目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进行综合分析。

(2)实地踏勘及公众参与。到项目所在地以及项目选址周边进行现场走访,了解项目相关的工程进展、工作内容等情况,收集相关单位对本项目在社会稳定方面给予的意见与建议。同时走访调研周边居民,并对建设项目进行了实地踏勘,对工程项目有较为直观的认识。

(3)风险识别及评价。在以上基础上,分别对重大事项前期准备期、建设实施期、运营期几个阶段项目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而后对可能存在的风险源进行了风险指标的确定与评价、风险可能性分析、风险发生后果分析等,确定潜在各项风险等级,综合分析评估重大事项实施的综合社会稳定风险,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与建议。

3、加强培训,提升技能,切实提高“稳评”质量

高质量的“稳评”结果是确保企业科学决策的前提,而“稳评”工作不仅仅是评估者态度问题和评估程序问题,更是专业知识,评估技能和经验的积累。很多评估项目涉及不同领域的业务知识和以及不同素质的利益群体,多种诱发稳定风险的元素都对“稳评”的执行者和参与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稳评”工作小组和参与人员的业务培训,使其更加了解和掌握相关“稳评”的业务知识和评估方法,提升“稳评”技能等切实提高“稳评”质量。

4、科学决策,有效处置,合理运用“稳评”结果

“稳评”结果是重大事项审批和决策的依据之一。重大事项决策机构要以“稳评”结果为依据,进行科学决策,真正实现政治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稳定的有机统一,做到防患于未然。

5、强化督查,加大考核,严格落实“稳评”责任

完善和落实“稳评”责任追究和倒查机制,促使各级责任主体更加重视风险评估工作,依法依规实施运作,成为有关单位和部门的自觉行为和规范动作。对“稳评”工作进行专项考核,并将考核评分纳入信访稳定工作考核标准内,对应评未评和不落实“稳评”的责任单位将追究责任,实现“稳评”工作的过程监督和责任查究。

上一篇: 【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文明
下一篇: 提升平台社会价值的治理创新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