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鲜明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为新时代新征程上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一、文化自信自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国家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自信自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文化是时代变迁、社会变革的先导。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属于社会意识层面,能够反映社会存在。“在不同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中,人们生产不同的思想和文化,思想文化建设虽然决定于经济基础,但又对经济基础发生反作用。先进的思想文化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反之,落后的、错误的观念如果不破除,就会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桎梏。”可以说,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文化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还起着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作用。“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体现出来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从历史发展的纵向来看,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始终屹立于世界东方,不是靠穷兵黩武,也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充分发挥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从国际对比来看,一个国家所具有的除经济及军事外的第三方面实力,主要是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力。所以,在我国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的今天,应当进一步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丰厚滋养。
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总是植根于民族生息繁衍和不断发展的历史之中,它既塑造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又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方向、道路选择、制度设计。可以说,我们今天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是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我们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也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的结果。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这是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原因。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出发,坚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推动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打好意识形态斗争主动仗。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从维护国家安全高度推进意识形态领域的制度安排、战略部署,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挥意识形态工作在培育时代新人、提升文明素养、引领社会舆论中的主导作用,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全面领导意识形态工作,将党的意识形态建设覆盖宣传思想工作、新闻舆论工作、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全媒体传播体系等各个方面,将意识形态工作的实践要求贯穿学校教育各阶段、各环节。用先进思想引领意识形态工作,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掌握群众、统一思想、凝魂聚力,旗帜鲜明同各类错误思潮作斗争,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大战略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文化育人深度结合,面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培育的新型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载体日益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优秀文化作品展演播映、经典读物学习宣传等专题性活动有序推进。对文化产品的价值引导不断加强,坚持艺术性与价值性相统一,创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文艺作品,抵制低俗、腐化的文化产品,提升文艺作品的精神内涵和思想品格。
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阐述文化事业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功能作用和原则任务,为公共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产业化发展,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居民评估的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格局,助力各类文化市场主体生产创作,推动文化产业的样态更新,构建高质量文化产品供给体系,培育新型文化消费模式,为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文化产业的提质增量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也在实践层面构建起均衡全面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力推动了我国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实际效用的发挥。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更加坚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推进文物保护工作,开展文物资源排查,健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加强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华文明历史研究不断引向深入,提振民族文化自信;高度重视考古工作,赋予考古工作以文化价值,从意识形态高度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推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推广、宣传和转化等,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基石不断夯实。
国家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高度重视中国话语的对外传播,协调内宣外宣,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集群,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对外讲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改革开放、脱贫攻坚等生动故事,传递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阐释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高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旗帜,提炼中华文明蕴含的价值观,在交流互鉴中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历史人文底蕴,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守正”是前提、是根本。“守正”就是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是空洞抽象的条文,而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中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真理力量。“创新”是方向、是要求。能不能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并且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实践中发挥作用,关键在是否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挖掘蕴含其中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同时做好历史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和保护工作,做好中华文明历史起源、精神特质、发展形态的研究阐释工作。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把人民放在最高的位置,以高质量的文化产业发展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在文化事业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等,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把人民满不满意作为检验文化事业发展的最高标准;同时,着实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实现农村、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在文化产业方面。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同时完善文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制度,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文化发展赋能。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传统文化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同时不断推出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构建文化产业发展的大格局。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等原则,正确处理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积极培育和规范文化类社会组织,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动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活跃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既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中国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依托于具有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从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等方面来综合提升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立足于中国实践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述,用活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阐释中华文化中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用中国理论、中国话语深刻诠释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助力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中国人民素有天下大同的世界情怀,进行文艺创造不仅要把目光对准民族,还要将触角伸向世界,“创作更多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同时“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