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和社会要协调发展
2003年10月27日 10:27 中国经济时报
——访中国社会学学会会长陆学艺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点是经济发展,重点在农村,而难点在社会发展方面。我国目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很不协调。强调社会发展的关键是:要进一步明确把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的指导方针;要继续深化改革,抓紧出台户籍制度改革、城乡关系、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等政策,加快城镇化步伐,以调整社会结构、城乡关系;国家
和地方政府都要扩大对社会发展方面的投入,改革目前政府投资过度偏重于经济建设而对社会事业偏少的格局。
中国改革系列谈(一)本报记者 柏晶伟
中国经济时报: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今后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加快城镇化步伐”,要实现“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等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统筹”市场化改革的新要求,指出“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五统筹”的改革要求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改革、发展、稳定紧密结合、相互统一的新的改革思维。是否可以说在改革思路上,一种新的发展观已经形成?
陆学艺:可以这样理解。一言以蔽之,就是改革要坚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个国家或地区要实现现代化,主要是两大方面,一是经济要繁荣发展,二是社会要全面进步。就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来说,第一,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经济应该优先发展,是第一位的,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物质条件,也只有经济发展了,才会提出相应的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二,经济和社会要协调发展。社会是一个整体,经济发展不可能长期脱离社会发展而孤军独进,必然要求社会发展与之相配合。社会发展既要为经济发展提供环境和条件,也可以满足经济发展本身不能满足人们的多方面的需要,所以社会发展了,会促进经济发展,如果社会发展滞后,不能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就会阻碍经济发展或使经济畸形发展。第三,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因为发展生产和一切经济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从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全过程看,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是随着生产力水平变化而变化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经济发展为主的阶段,这个阶段生产力水平低,劳动产品少,只能初步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满足人们的基本物质生活的需求。二,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并重也即协调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生产力水平已有了较大的提高,温饱问题已经满足,社会剩余产品增多,人们对物质生活以外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发展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经济发展本身也对科技、教育、社会环境提出了要求。三,经济高速发展以后,社会发展的内容日益丰富,人对全面发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需求,经济发展将服从于、服务于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总的说来,在整个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社会发展的比重将不断增大,社会发展的地位会不断提高。
我国目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很不协调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25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成就。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2398亿元,比1980年增长4倍多,年均增长9.5%,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民生活总体实现了小康水平。依照发展逻辑,从总体上看,我国现在已经越过了经济发展为主的阶段,进人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并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阶段。
陆学艺:但是由于种种认识和体制、结构等方面的原因,直到现在我国的社会发展还没有取得应有的进步,经济发展了,社会发展滞后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并不协调。
中国经济时报:您认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陆学艺:第一,经济发展了,经济结构调整了,但社会结构没有相应的调整过来。
社会结构包括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阶级阶层结构等等。就以就业结构、城乡结构来说,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9593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占15.2%o,第二产业占51.1%,第三产业占33.7%。这表明,我国已经从农业为主的社会转变为以二、三产业为主的社会,已经达到了工业化中期阶段。但是,在2001年我国73025万就业人员中,第一产业占50%,第二产业占22.3%,第三产业占27.7%。这还是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就业结构,占半数的劳动力滞留在农业中。2001年,我国总人口是127627万人,其中乡村人口占62.3%,城镇人口占37.7%。城市化率为37.7%,2000年,世界城市化率为48%,相差10多个百分点。我国工业化水平已达到中期阶段,但城市化率处在较低的水平,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城乡关系严重失衡,很不协调,许多社会问题由此产生。
第二,经济发展了,但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没有相应的发展,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很不协调。仅以教育为例。应该说,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是做得比较好的,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工作很有成绩。但是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很不理想。直到1998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只有360万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只有6.7%,而根据世界银行统计,1996年,全世界适龄青年的毛入学率是16.7%。1999年,国家决定大学大规模扩大招生名额后,这几年大学有了较快的发展,2001年普通高校本科在校学生达到719.1万人,加上成人高校的大学生456万人,总数达到1175.1万人,高等学校学生的毛入学率达到13%。还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0年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到8年。仍有9%的成人是文盲。这样的教育水平,当然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同我国经济实力在世界排名第六的地位,实在不相称。
第三,社会管理相对落后,跟不上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要求,各类事故频发,造成人、财、物的莫大损失。一个国家或地区要实现现代化,不仅要有现代化的经济建设,要有现代化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还一定要有现代化的管理。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硬件”要现代化,“软件”也要现代化。
拿公路交通来说,1949年全国公路通车里程只有8.07万公里,到2000年已经增加到140.3万公里,增长16.4倍,真可说是成绩巨大。1988年才开始有高速公路,到2002年,全国已有高速公路2万多公里,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是交通管理却相当落后,我们现在每年投入公路交通的建设2000多亿元,绝大部分都投到建造新路上,而公路交通如何科学管理,如何培训司机,如何教育群众遵守交通规则等等方面,则很少有人力财力的投入。姑不论城市交通的堵塞不畅,交通资源并没有有效的利用,就以交通事故来说,2001年共发生交通事故754919起,死亡105930人,受伤546485人。损失折款30.878亿元。有人说现代化事业是“三分建设,七分管理”,这是很有道理的。
第四,经济体制改革了,已经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但是社会事业的管理体制基本上还没有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改变过来。我国的各级各类学校、科研院所、文化单位、医疗卫生机构等事业单位大多数都是在上世纪50年代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那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多数实行的是国有制,少数是集体所有制,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各种事业单位,也都按公有制的模式改造过来了。整个事业单位按照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运行。行政化的体制,机构庞大,人浮于事,规章制度僵化,投入不少,成果不多,运行成本很高,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差,老百姓很不满意。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科研、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事业单位,虽然也进行了多次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从总体情况看,整个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并没有取得根本性实质性的进展,同目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要求不适应的矛盾越来越大。
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难度比较大。有相当多的国家级科研、教育、文化、医疗单位就像国有大企业一样,长期按行政计划经济体制的规章运作,已经形成路径依赖,问题庞杂,积重难返。加之国家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体制的改革上,无暇顾及。
国家级的事业单位的改革迟迟缓行,各地的事业单位也基本上是按兵不动。上行下效,还是在吃大锅饭,低效运行。更有甚者,90年代以来,企业改革,减员增效,国家行政机构也搞精简,压缩编制,许多人就拥到事业单位,照发工资,使事业单位的编制继续膨胀,冗员越来越多。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0年,全国有普通高校1041所,教职工总数是111.3万人,专职教师46.3万人,在校学生556.1万人。专职教师只占职工总数的41.6%。这在国外是罕见的。2000年每个教职工平均只负担5个学生,每个专职教师负担12人。而美国每个大学教师负担17人,日本更多。相比而言,我们高校的效率是很低的。
把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的指导方针
中国经济时报: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也就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走不快”的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如您所言,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适时地转化为二、三产业的职工和城市居民,农民的收入提不高,购买力上不来,内需就扩大不了,二、三产业的发展就快不起来。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教育、科技、文化、医疗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公共服务不能普遍惠及广大群众,就会滋长不满、引发诸多社会问题。怎么办?
陆学艺:首先,要进一步明确把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的指导方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中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实践证明这是完全正确的。今后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还是中心,是第一位的。但经济建设不是惟一的。仅有经济发展是不够的,还一定要有社会发展。前面说过,比较而言,社会发展是滞后了,形成了现在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局面。今后,要特别强调社会发展,强调社会结构的调整,社会事业的发展,社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事业体制的改革。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五统筹”的思想,使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今后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国家和地方政府都要扩大对社会发展方面的投入
中国经济时报: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目前最迫切做的是什么?
陆学艺:第一,要抓紧出台户籍制度改革、城乡关系、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等政策,加快城镇化步伐,以调整社会结构、城乡关系。目前还在实行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是50年代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和粮食等工农业产品严重短缺的状况而逐步形成的,是不得已的权宜之计。现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极大地发展了,工农业产品绝大多数已经供大于求,这个户籍制度早已过时,早就应该改革了。改革了户籍制度,对9亿农民是一种解放,农业剩余劳动力才能顺利地转向二、三产业,向城镇顺畅地转移,农民工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才有希望,城镇化步伐才能加快,社会结构才能得到调整,目前存在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才能得到遏制,当然要解决这些大问题,还要有其他经济社会政策相配套,但户籍制度改革是关键,是瓶颈,要抓紧解决。
其次,国家和地方政府都要扩大对社会发展方面的投入,改革目前政府投资过度偏重于经济建设而对社会事业偏少的格局。一个市场化国家,厂房、设备、基础设施等经济项目应该主要靠企业靠市场筹资、集资,政府的财力应该主要投资于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环境等社会发展和公共事业。改革开放前,我国是个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重经济,轻社会,重工轻农,重城市轻乡村,长期如此,造成了种种不协调。现在改起来比较难,所以决策领导部门一定要转变观念,下决心,改变这种硬件投资过硬,软件投资过软的格局。
再次,要改革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乡一体化的、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要求运作的,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社会事业管理新体制。
前面说过,现行的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是非改不可了。国家要组织一定的人力物力,通过周密地调查研究,制定方案,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合地进行改革,要像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那样,对社会事业管理体制进行全面改革。要像改革经济体制那样,敢于闯,敢于试,例如在事业单位的所有制和经营形式等问题上,有的可以继续实行公有制,有的可以实行公办民营,也可以民有民营,有的可以实行股份合办的社会所有制,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办社会事业,有些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设立的禁区要逐步向社会开放,改变目前政府独家包办的格局。
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经济管理体制和社会事业管理体制相匹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诚能如此,我国的经济就能够更加健康、稳定快速地发展,社会各项事业都能得到蓬勃的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就能更加顺利地实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