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与经济》是一本由[美] 马克·格兰诺维特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3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社会与经济》精选点评:
●关于【任责】的翻译: 罗家德老师深得李康老师翻译真传: 把在日常生活中被浸泡浑浊的名词巧妙得通过改变汉字顺序进行洗练,统合所指能指之间幽暗玄冥的对应关系,妙。 唯一缺憾是,容易被“一小撮别有用心的装逼分子”滥用,再次变得模糊不忍辨。
●翻译的巨垃圾
●这书需要扎实的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基础。还没读完,不好下断论。翻译的有问题。
●It’s not wrong but it’s not enough
●一位社会学家,跑到经济学的地盘上,在生产、分配和消费领域,跟经济学正面开杠。每个回合,都精彩绝伦!
●有趣又难啃,好矛盾。
●比经济与社会好读一点,社会演进与经济活动
●详见我的书评,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更新:从“经济与社会”到“经济行动与社会网络”,再到“行动与制度”,兜兜转转地回到了社会学的“行动与结构”的经典命题,所谓的“经济”社会学已经不复存在。感慨的是,社会学理论的建构事业已将近枯竭(至少美国如此,如果格老师是译者所言的理论高山的话);讥讽的是,经济社会学就好比族群政治,争取学术话语权却又故步自封,以至于陷入不得不与经济学对话又不愿正视经典社会学的窘境。从格兰诺维特回到波兰尼,再从波兰尼回到社会学吧。
●受益匪浅。在社会学家眼里,只有约束没有选择(制度、文化决定论);而在经济学家眼里,只有选择没有约束(理性选择决定论)。宿命论和人定胜天论都有所偏颇。作者提供了新观点,译文略艰涩。
《社会与经济》读后感(一):翻译的没有一句人话
翻译没有两把刷子就别来翻译了行吗?一句话都读不通顺,译的乱七八糟的,没一句人话,看得累死了,心塞,还是好好学英语吧,以后这种翻译英美的书还是谨慎购买吧。。。超级不建议购买,后悔,差差差差
翻译没有两把刷子就别来翻译了行吗?一句话都读不通顺,译的乱七八糟的,没一句人话,看得累死了,心塞,还是好好学英语吧,以后这种翻译英美的书还是谨慎购买吧。。。超级不建议购买,后悔,差差差差
《社会与经济》读后感(二):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格兰诺维特确实不愧是功底深厚的大师,在旁征博引之中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比如弱关系、用社会网络理论代替低度社会化或过渡社会化的极端倾向等不错的概念或理论,但我觉得总体上还是远没有网上谬赞的那么牛。尽管他一个劲地批判其他学者,可无论是从逻辑上还是数据上都缺乏说服力。举几个例子:
1、格兰诺维特认为对周边关系的依恋导致了大家不容易离职以及老板招聘时喜欢通过员工推荐熟人。但我认为是因为机会成本及未知的不确定性降低了离职意愿,而偏好通过熟人招聘是因为可以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
2、格兰诺维特将最后通牒博弈解释为宁愿放弃资源也不愿意规则被违背,这完全站不住脚。我觉得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体现,“利益的巨大差距”导致的效用损失超过了“得到一点利益”的效用,其实还是可以用经济学理论来解释。
3、他在分析汽车行业“集成式”生产模式的变化时将核心因素简化到了范式和信任的作用上。可见他在批评别人的理论简单、思虑不周的同时,自己也有这个毛病。
4、很多事情上面,格兰诺维强调要关注多种因素的动态相互作用,却没有讲清楚到底是怎么相互作用的,简直是说了正确的废话。虽然他推崇实证,但我从这本书没看出来实证的功底。
我这么批判一个大师有点太自不量力了,但是真心没法认同他的这套体系……
另外,本书的学术语言和引用很多,翻译也晦涩,对于我这样的没社会学专业背景的人来说读着有点费劲。
《社会与经济》读后感(三):《社会与经济:信任、权力与制度》(作者:马克·格兰诺维特)
原刊于新京报书评周刊-2019年5月11日-书情 罗东
经济学长期以来都是社会科学领域最耀眼的学科,学术坊间更有着“经济学帝国主义”的显学叫法。而其他学科也“不甘示弱”,基于它们的研究假设、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去理解经济现象,与经济学的解释体系形成补充或展开知识竞争。社会学是其中颇为活跃的学科之一。
具体而言,经济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不断通过“社会事实”去否定、修正经济学的理性假设,不过使用复杂而非单一思维是20世纪以来的思想大潮流,经济学本身也在反思经济人假设、黑板公式。社会学至今难以进入经济研究的中心。而马克·格兰诺维特好像是一个例外。这位新经济社会学奠基人因为提出“弱连带优势”和“嵌入理论”在学术界名声大振,被认为是最懂经济的社会学家、距离诺贝尔经济学奖最近的社会学家。《社会与经济》则是他数十年思考的一部分结果,将“社会”置于“经济”之前,是因为他认为所有经济行为都具备社会性,个人的经济选择受制度、文化和关系网络等因素影响,反之也在挑战这些影响。马克·格兰诺维特的这部分研究彰显了他在个人与社会、经济与社会、能动与结构等二元概念中的自由穿梭能力。
?div=-1
《社会与经济》读后感(四):弱关系,有这么灵吗?
弱关系,有这么灵吗?
在现代社会,亲朋好友之间交往频率高的,叫做“强关系”;而“弱关系”是指,那些你认识但不太关心的人,比如朋友的朋友、刚认识的人、邻居、校友,简单说来就是那些不经常联系的人脉。
格兰诺维特发现并证明,人们找工作的时候,“弱关系”帮助更大;而“强关系”相对要弱一些。
他对这个研究结果给出的解释是,因为“强关系”传递的只是同质的信息,而“弱关系”才更可能传递有用的新信息。
但是,国外的理论在中国一定有效吗?
一、弱关系的弱点
弱关系,之所以叫做弱关系,就是因为责任弱化,驱动力不足。对于可以做也可以不做事情,那么大部分人就选择不做。
另外,请人办事,必然要消耗成本,包括时间成本,还有人脉成本。由于得不到足够的补偿,大部分人也就不愿去做。
二、强关系的优势
强关系的优势非常明显。那就是责任非常强烈,如果从遗传角度来看,比如血缘关系,那就是必须达到目的,否则誓不罢休。如果从互惠的角度来看,比如要偿还原来的人情债,那也要竭尽所能。
至于说,强关系的同质化信息的问题,可以通过两个或者三个强关系来叠加处理。
比如我有一个哥哥,在税务局里面当局长,但是我现在要找一个教育局的局长办事。假设税务局局长认识教育局局长,我和税务局局长是强关系,税务局局长与教育局局长是强关系,这就是通过以上两个强关系问题得到处理。
如果税务局局长不认识教育局局长,但是税务局里有200个干部,最后发现税务局李科长是教育局局长的姐夫。我和税务局局长是强关系,税务局局长与李科长是强关系,李科长与教育局局长是强关系,这就是通过以上三个强关系问题得到处理。
三、弱关系为什么失灵
格兰诺维特的理论在中国行不通,主要因为国情不同。在在外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基督教信仰广泛被遵守。人们除了与上帝是一种强关系外,其他都是弱关系。比如,父母兄弟朋友相对而言都是弱关系。
在中国,熟人就是强关系,陌生人就是弱关系。进一步来说,强关系还会压制弱关系。
《社会与经济》读后感(五):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社会性的
硬着头皮读完了这本社会经济学的鸿篇巨制,其实书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没有看懂,尤其是最后一章节关于经济和社会制度的讨论读起来更为吃力。由于缺少经济学和社会学两门学科的知识储备,所以在理解社会经济学自已跨学科时会遇到重重阻碍,但是出于对这两门学科的兴趣,读一读这种“需要硬着头皮”才能读完的书也是有点收获的。不过这也给自己一次教训,读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遇到完全看不懂的书,最好的方式就是不看哈哈。
先从我为什么会看这本书讲起。本书的作者是格兰诺维特,我第一次见到这个名字是我在交换时期选修的一门社会学课程,讨论的是中层的社会关系,每节课教授都会带着我们讨论一种社会关系,比如弱关系、关系中的权力问题等,而每节课的主要工作也是解读一篇相关话题的经典文献,据教授说他选的都是引用量很高的经典文献,其中的一篇就是格拉诺维特的The power of weak tie,当时学的时候觉得有点意思,后来开始准备考研了才在复习的过程中知道,原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弱关系理论。所以之后一直保持着对这位作者的兴趣,后来偶然得知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罗家德教授是他的爱徒,并且翻译了这本书,自然而然的这本书被我列入了六月份的第一本阅读书目。
长久以来,社会学都有着结构和个人的对立,许多研究希望能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例如布尔迪厄试图能通过“身体”找到平衡,发展出惯习理论,而格兰诺维特则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入手考虑微观和宏观之间的联系。这种思维颇有些马克思所说的辩证法,因此想到联系宏观和微观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联系宏观和微观,这本书就是用社会网这一中观分析理解这一动态链接,具体到这本书的内容,则是从复杂思维来看集体因素和个体行动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个人受集体制度与文化影响;另一方面,集体的制度与文化也通过一个人身边的社会网潜移默化地形塑个人的心智结构(例如第三、四章讨论信任与权力这两大关系。)
格式强调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社会性的,经济行为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社会网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们在同时追求经济与社会目的时,会考虑他人作为一个显著的因素。用格式的话来说就是“集体制度与文化通过社会网对行动者心智结构的影响,以及对其行为的限制与造就,另一方面又能看到,个人通过关系、社群、以及复杂网络位置带来的能动性,进而如何带动改变,涌现出新制度与文化。”因此,通过社会网可以找到宏观与微观,结构与个人之间的平衡。
首先是基于对他人的了解或利益的算计而产生的信任,这类似于经济人,人是理性的,出于工具性思维和个人利益的考虑,一个信任者对被信任者的利益诉求有精确评估,被信任者因为个人的利益而展现出可信赖行为。
第三是基于群体和网络身份而有的信任。共享的群体身份对理解之前不认识的人如何产生信任尤为关键。两个可能的理由:(1)基于刻板印象的信任,你总是认为你所属团体的成员都比较慷慨、值得信赖以及处事公平;(2)“群体启发假设”提出我们会期待群体成员间都展现出利他注意些行为。
第四是信任的制度源头。很多关于信任的文献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一个人信任别人源于制度安排,使欺骗和背叛无法实现。例如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个人关系以及以交换历史为基础的信任或群体身份带来的信任就不够用了,此时制度,比如第三方监管账户和信用评级,将接管空缺。
第五是基于规范的信任。一个人认为另一个人值得信任是因为她执着于这类行为的规范。这样信任的范畴取决于规范的本质。假如有一个要求互惠的规范,那么就信任那些欠你人情的人。假如规范要求在同群成员中互惠,那么就信任你的团体。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