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的网络文章,忽地成了朋友圈热点,又忽地遭各路人马口诛笔伐、脚踩手撕,霎时间,热闹非凡。瞬间刷屏的文章背后,写作者抱着10万+在数钱,而你我所处的社会躲在角落里暗自舔伤。
关于《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的文章中,有多少不合常情、有悖常理的地方,网络上遍地都是,目前,碍于舆论的强烈反弹,发布者已经自行删除了网络文章,不过,大家可以找来看看各路批判文章了解一下。落井下石不是咱的风格。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这么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这样的文章为什么能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70年前,中国人的最大愿望是什么?是不再受外人凌辱、不再受自己人盘剥;40年前,很多老百姓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是一家人能顿顿有大米白馍馍吃,是孩子能接受教育考上大学;现在咱老百姓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一万个人当中会有一万个答案,但吃饱穿暖不会是大多数人的追求。
为什么?因为我们的社会已经发展到让老百姓脱离了对生存的焦虑,我们追求的是怎么样能在这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当中,实现自我的价值。每个人在实现自我的过程中,对国家、对社会的要求定然是个性化的,但国家和社会也一定无法在短时间内满足一切人的所有需求,遍观世界各国,都是如此。因而,不少人会有新的焦虑,这种焦虑搭着某个热点,就会扩散开来。而这,正是《寒门状元之死》这样的文章能病毒式传播的原因。
第二个问题是,这样的文章背后传递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
比起唱响来自基层的劳动者之歌,传递那些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变命运的奋斗之声,最大可能地凝聚社会共识、齐心前行而言,借一些民众对现状的些许不满,放大社会焦虑的情绪,要来得简单得多、也更容易博所谓的“名声”。
不可否认,在一定范围里、某种程度上的社会不公状态,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如果看不到70年来,新中国的教育改变了多少寒门子弟的命运,而是为了那仨瓜俩枣的一己之私,为了博眼球、抢出位,不惜杜撰捏造编故事,那就不是眼窝瞎,而是心眼坏了。前几年,很多人都在慨叹:我们的农村人太少了,冷清凋敝。为什么会这样呢?不就是因为大量来自最底层农村的人口,通过教育、务工等不同方式改变了自身的命运吗?
马上要过年了,大家可以回村里看看,那普通农村的家户门口停放了多少回家团圆的私家车,那普通百姓桌上的鸡鸭鱼肉,还有冒着热气的大馅儿饺子,这就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府和人民共享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成果的具体例证。
现实,是一切创作的源泉;真实,是一切报道的基石。如何凝聚来之不易的社会共识、动员全社会形成一股昂扬向上的合力,甘做社会不同人群之间的粘合剂,而不是沦为撕裂社会的离心机。我想,这才是刷屏的自媒体文章写作者应该秉承的写作态度、应该自觉承担的社会责任:没有人能从唱空自身所处的家园之中获益,而每个人,都可以从民族复兴、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当中分得属于自己的那一杯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