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态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综述社会心态问题是社会学、心理学、哲学、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学等多学科研究的热点。当前,在社会转型背景下,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格局的调整、思想观念的变化使得很多人因工作、生活、前程、财富等表现出一种焦虑不安、浮躁不定、紧张不已的社会心态,这种社会心态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急功近利、盲目攀比、狭隘极端、迷茫失落等消极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党和国家对当前的社会心态问题非常重视,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社会学、心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等不同学科也从各自的学科角度对社会心态问题进行了探讨,但在社会心态的内涵、结构、功能、形成机制等方面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要想更有效地培育积极社会心态和疏导消极社会心态,首先需要厘清社会心态的内涵、社会心态的结构、社会心态的功能、变化规律等基本理论问题,因此本文就目前不同学科关于社会心态的基本理论问题如社会心态的内涵、结构、功用、形成机制和测量等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为当前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提供参考依据。 一、社会心态的内涵 弄清楚社会心态的内涵是开展社会心态研究的重要基础和关键。
我国学界对“社会心态”这一词的使用,或是在约定成俗的意义上使用;或是在不同的学科意义上使用;还有的则是根据自己对社会心态的主观理解来使用,这就使得社会心态在广泛被使用的同时,其涵义却含混不清。 社会心理学研究者从社会心态的心理结构角度阐释了社会心态概念。杨宜音认为“社会心态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社会类别中的社会共识、社会情绪和感受,以及社会价值取向” 〔1 〕 。马广海在此内涵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社会心态的社会条件和动态性,并在社会心态心理结构中增加了行为意向这一维度,他认为“社会心态是与特定的社会运行状况或重大的社会变迁过程相联系的,在一定时期内广泛存在于各类社会群体内的情绪、情感、社会认知、行为意向和价值取向的总和。” 〔2 〕目前,在社会心理学学界基本认同上述观点,认为社会心态是在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中的社会认知、社会情绪、行为意向以及社会价值取向。 社会学研究者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对社会心态内涵的界定更加关注社会心态对社会成员的影响和作用。如王俊秀认为“社会心态是在一定时期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影响下形成的,社会中多数成员表现出的普遍的、一致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模式,并成为影响每个个体成员行为的模板” 〔3 〕。
哲学研究则从社会意识状态的角度去界定社会心态的内涵,如程家明认为“社会心态是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相互渗透、有机组合而成的状态结构,是以整体面貌存在和流行于社会成员之中、内化为社会主体的精神结构的心智状态” 〔4 〕 。李静认为“社会心态本质上属于低水平的、不系统、不定型的、自发的社会意识”。 〔5 〕 从上述几个学科对社会心态内涵的界定来看,无论哪个学科都认为社会心态是群体性的、受社会存在影响的、由多种成份构成的社会成员的主观状态。但这种主观状态涉及哪些方面,有哪些表现,不同的学科间存在着分歧。如社会心理学从知情意行的角度出发认为社会心态包括社会共识、社会情绪和感受、社会价值取向和行动倾向,而哲学家则认为社会心态是心智状态,是一种低水平的社会意识。其实不同学科间不存在本质分歧。只是各自界定内涵的角度不同而已,哲学是从宏观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关系的角度进行界定,社会学则从群体或个体微观角度进行界定。综合各学科对社会心态的描述,我们认为社会心态就是在一定时期社会环境和文化影响下形成的,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中普遍的、一致的、对社会个体产生影响的社会共识、社会情绪、社会价值取向和行为意向。
二、社会心态的内在结构 社会心态的内在结构直接决定了社会心态的具体研究内容,也直接决定了社会心态的评价体系,许多学者都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形成了二维、三维、四维等不同结构观。 二维结构观。王俊秀 〔6 〕根据社会表征理论将社会心态的结构分为中枢系统和边缘系统,确定社会共识、社会主导情绪和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属于社会心态的核心要素,而社会心态的边缘要素则属于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的概念。 三维结构观。杨宜音将社会心态分为三个心理层次:社会认知、社会情绪和社会价值取向。 〔1 〕张二芳认为社会心态的内在结构包括文化要素、心理要素和思想要素。其中文化要素是社会心态中理性积淀的层面;心理要素是社会主体争取和向往的趋向状态,包括需要趋向、心理意向、社会性格和民族精神等要素;思想要素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是在社会观念基础上形成的社会信念、社会理想和社会信仰组成。 〔7 〕李静认为心态文化的外在表现形态有三个方面:价值取向性心态、思维方式性心态和行为模式性心态。其中价值取向性心态指的是人们在生活中对待各种事物的欲望、信念、意向、兴趣、目的等心理凝聚。思维方式性心态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方法的心理凝聚。
行为模式性心态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的心理凝聚,是一种不假思索的行为定势。 〔5四维结构观。马海广在杨宜音三维结构观基础上提出了“社会行为意向”这一维度,将社会心态的结构拓展为社会情绪、社会认知、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行为意向。 〔2 〕 不管是将社会心态的结构分成二维、三维或者四维,其实最关键的是找到社会心态的构成要素。因为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结构的划分必须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要素间的关系是普遍存在并相对稳定的,它有一定的保持自身存在的调节能力,二是这种关系把要素组成一个整体。要探讨并确定社会心态的结构,首先需要研究社会心态由哪些要素构成,构成社会心态的各要素自身应是相对独立,而且各要素之间还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同时还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三、社会心态的功能 关于社会心态的功能,程家明从历史观的角度出发,从社会心态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着手,认为社会心态的功能有:中介过滤作用、双向效应和自我调节的功能。其中中介过滤作用,使得社会心态成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桥梁,将社会存在中的现象能动的上升到社会意识,只有那些能同化为社会心态的社会意识才能起到改造世界的作用。双向效应,指社会心态对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发展和变迁都起到作用。
自我调节,就是指社会心态能随着社会存在的变迁而调节自己的系统结构。 〔4 〕 李静从社会心态自身的特性出发,将社会心态和社会存在之间互动关系做了进一步的阐述,认为社会心态的功能表现为如下方面:(1)社会心态具有很强的抗变性,这使得社会转型可能出现不必要的滞后;(2)社会心态通常无形地起着社会中的组织、凝结的作用;社会心态也有着非常重要的社会引导作用,社会心态以一定的方式对社会各个方面施加影响和产生作用;(3)社会心态象其他形式的社会意识一样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5 〕 杨宜音将社会心态形成过程中带来的社会心理效应归纳为以下几种:一是汇聚效应,即当社会中持有某一种社会态度的成员,经过各种媒介的沟通,逐渐形成共识,形成整体力量;二是多数人效应和少数人效应,多数人效应即为从众效应,即当个体受到群体中多数人的影响,会怀疑或放弃自己的观点;三是群体极化效应,指在群体中进行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加倾向于冒险或保守,向某一端倾斜。极化效应能促进群体意见统一,另一方面它也使错误的判断和决定更趋极端;四是群体参照效应,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选择所属群体的信息作为自我定位的参照对象而形成的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五是皮格马利翁效应,即当人们对后果有期望或期待时,就会引发某种行为。 〔8 〕 根据辞海中的定义,功能是指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作用。作用是指对事物产生的影响、效果。我们可以看出已有研究中存在着将功能和作用混淆的现象。如“双向效应”是指社会心态可以对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都能发生作用,称之为“双向作用”会更加合适。自我调节是指社会心态能随社会存在的变化来调节自己的结构,是社会心态的自我调节功能。李静根据社会心态的抗变性,提出的社会心态对社会存在起到的是滞后作用,而非功能;社会心态在社会中发挥的组织和凝结的作用,是指社会心态具有组织和凝结的功能。为此通过对社会心态的功能和作用重新梳理得出,我们认为社会心态有社会组织和凝结的功能、社会引导功能和自我调节功能。其中社会组织和凝结功能是指由于社会心态的汇聚效应和多数人效应使得社会个体达成共识,最终凝聚成一个整体。社会引导功能是指社会心态发挥群体参照效应和群体极化效应,对社会个体心态产生影响,使社会个体行为受到社会心态的无形引导。自我调节功能是指社会心态自身能随着社会发展变迁不断调整自身状态,有很强的自发性。而社会心态的作用则有中介过滤作用、对社会意识的影响作用、对社会存在的影响作用包括促进和滞后的作用等。
其中中介过滤作用是指作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中间状态,社会心态将社会存在中的现象能动的转化为社会意识,反之,社会意识必须将自身转化为社会心态才能更好对社会存在发生作用。 四、社会心态的嬗变机制 社会心态的形成及变化机制是社会心态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目前对社会心态的形成及变化机制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两个角度来分析。 第一,从个人和社会群体之间的互动机制来描述社会心态的形成和变化。如杨宜音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在“个体和群体”相互建构的视角下,提出社会心态的形成的心理机制有共享现实性、相互间的动力建构以及向上模型和向下模型。 〔8 〕其中共享现实性指当社会标准不明确时,人们感到不确定因素增加时,个体会通过与他人分享社会标准形成的过程,从而创造和保持对意义或现实的体验,增加稳定感。相互间的动力建构是指社会心态被社会成员所建构,这个过程包括生产、改变、沉积、诱发等复杂交错的阶段,即社会心态是个体与社会相互建构的产物。向上模型是指社会心态由个体自下而上汇聚而形成的整个社会或社会中的一些群体间弥漫的心境状态。在向上的模型中,个体的价值观通过社会认同、情绪分享、去个人化、关系化或镶嵌化等社会卷入过程,与社会发生关联,并产生社会价值观,最终形成共享现实性。
向下模型则是指当某种社会心态逐渐形成后,它就会作为一个整体自上而下影响到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态。在向下模型中,社会心态通过社会影响如群体压力、情绪感染、社会信任和社会合作对个体产生影响,改变了个体的价值辨析、解释归因、预期等。 第二,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互动关系去研究社会心态的形成和运行机制。王小章从社会学的角度,在宏观上,从社会结构、文化价值观和社会心态之间的关系去阐述社会心态的形成和变化。 〔9 〕他认为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观会共同作用于社会心态的形成。从静态的方面看,社会结构作为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形态,直接决定着社会成员的现实社会生活状况,从而也就制约着作为社会成员对于现实社会生活状况之直接心理反应的社会心态。从动态的方面看,社会中通行的文化价值观为社会成员提供普遍的奋斗目标和实现目标可以接受的方式。如果社会结构中的某个阶层无法通过文化价值观规定的方式去实现奋斗目标,则会滋生许多负面的社会心态。如果这种阶层越广泛,则负面的社会心态越有可能滋生泛滥。王小章认为,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观可以彼此联系共同制约社会心态,两者也可以独立地影响社会心态。对于社会结构而言,有三种情况会影响社会心态。
第一种,当社会结构底层的基本生存权得不到保障时,“顺民”会变成“暴民”;第二种,当社会结构中人们对未来缺乏必要的可预期性和安全感时,会滋生焦虑、迷茫等社会情绪;第三种,当社会结构中的人们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时,个性化、个体化导致的人与人之间的隔离,最终会滋生冷漠。就文化价值观而言,如果通行的文化价值观一味突出强调奋斗的抱负目标,而对实现目标的规划、制度缺乏足够的重视,则会促使社会成员为达目标,不择手段的社会心社会心态的形成和嬗变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作用的过程。上述学者有的从微观的角度,有的从宏观的视角,有的从具体处着手,有的在哲学的抽象中思辨,都是从各自的学科领域出发进行探讨,所研究得出的社会心态的形成和变化机制都有它的合理性。 五、社会心态的测量方法 关于社会心态测量的研究较少。目前比较一致的就是将社会心态分为社会情绪、社会认知、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行为意向这四个纬度。如马广海通过对社会心态涵义的操作化,并根据与社会行为高度关联的角度,确定这四个方面为社会心态测量的基本纬度。〔2 〕王俊秀将以上的四个纬度设为一级指标,并在每个一级指标下设定了二级指标。构成社会情绪的二级指标包括:社会焦虑、社会冷漠、社会愤恨、社会痛苦、社会愉悦、社会浮躁、社会贪欲;构成社会认知的二级指标包括:社会安全感、社会公正感、社会信任感、社会支持感、社会认同与归属感、社会幸福感、社会成就感和社会成员自我效能感;构成社会价值的二级指标有:国家观念、道德观念、公民观念、公私观念、责任观念、财富观念、人际观念、权利观念和文化观念;构成社会行为倾向的二级指标有:公共参与、利他行为、歧视与排斥、矛盾化解策略、冲突应对策略、生活动力源。
〔6 〕 对于社会心态测量的方法中,有传统的社会心理学的方法,如抽样调查、访谈法、文献资料分析、心理测量等,如王俊秀通过对社会心理和社会心态的测量和调查、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对典型社会事件的深入分析等方法对社会心态进行研究。 〔10 〕 (P106 )如冯伯麟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社会心态研究等。〔11 〕 王益富编制量表进行调查,并采用统计分析技术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阐述等。 〔12 〕 对社会心态的测量除了采用传统研究方法外,也有一些采用社会表征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如通过委婉语、流行语的使用来分析社会心态。如陈运普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段的流行语,探索流行语与社会心态之间的有机联系。 〔13 〕任达轩则从社会热点的分析中梳理和剖析社会心态问题。〔14 〕 总之,虽然当前对社会心态的研究越多越多,越来越深入,但纵观学术界的研究成果,社会心态的基本理论体系并没有形成。还需进一步厘清社会心态的内涵,探讨社会心态的基本结构和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社会心态的形成机制,探索适合社会心态研究的方法,以此丰富和完善社会心态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体系;并通过社会心态理论指导社会发展实践,培育积极的社会心态,疏导消极社会心态,满足当前国家发展所需的和谐社会心态的要求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