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7日刊|总第2906期
仁人志士肩负重担,共赴中国革命之约。
6月15日,由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荣誉出品,幸福蓝海影视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出品,余丁执导,王青伟、史言编剧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数风流人物》在江苏卫视开播。
《数风流人物》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者不负初心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牺牲奋斗的故事,生动诠释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作为江苏广电总台着力打造的精品力作,《数风流人物》入选了广电总局2018-2022年第三批重点电视剧规划选题名单。
“忠于历史,真实还原”是《数风流人物》创作的重要原则。表现中国共产党人坚守理想、不怕牺牲、不负人民的精神,则是其一以贯之的艺术追求。
理想,是那个年代的璀璨群星所共有的宝贵财富;牺牲,是革命道路上必须面对的千难万险;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甘愿“我将无我”的源泉和动力。
从1919年探索救亡图存的青年志士们的振臂高呼,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再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电视剧《数风流人物》时间跨度长达30年,涵盖历史事件众多。与此同时,“以人叙史”的表达方式、沉浸式的影像风格和年轻化表达的追求,又让这部剧有了主旋律影视创作探索之功。
开播之日,当毛泽东、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物一一登场时,还原历史的写实感和历史人物的独特魅力瞬间溢出了屏幕。
以人叙史,锚定三大品格
将人物根植于波澜壮阔的党史中,用人物命运折射历史进程,是《数风流人物》在开篇就定下的基调,也是其引人入胜的关键。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陈延年、陈乔年赴法留学,毛泽东回湘宣传马克思主义,创办《湘江评论》纵谈天下局势……以人叙史,史中觅事,集中展现了共产党人的珍贵品质,具体可概括为信仰、人性和情感三个方面。
信仰马克思主义,是陈独秀、李大钊为救中国找到的一条道路。彼时的中国,经历了袁世凯称帝、护国运动、张勋复辟、护法运动等一系列动荡,此前多少仁人志士的共和理想,成为了镜花水月。
开篇李大钊和胡适的一番对话很有意思。胡适悲观于中国面临的问题太多,单靠一个空洞的主义无法解决,而李大钊以俄国的十月革命为例,坚信马克思主义并不空洞,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好主义、好办法。
这场戏,凸显“信仰”二字绝非空谈。在其他人对革命产生消极情绪时,早期共产党人用坚定的信仰及时树立起了一面旗帜。
他们的身上,闪耀着无私的人性光辉。陈独秀面对围追堵截,提出了“出实验室即入监狱,出监狱即入实验室”,将生死置之度外。
李大钊面对组织成立初期无经费可用的局面,自掏腰包维持组织正常运转。
毛泽东在湖南老家一边从实践中研究中国的实际问题,一边动员全家人走出去干革命,舍小家为大家。
他们身为普通人的情感也令人动容。陈独秀和陈延年、陈乔年的父子关系微妙,但舐犊之情遮掩不住,一人跑去给远渡海外的两个儿子送行,那个饱含了多重意味的眼神让人破防。
后来,远在海外的陈乔年托蔡和森将自己翻译的《国际歌》带给父亲,陈独秀的反应瞬间就击中了观众的心。
他先是小心翼翼地问道:"乔年,让你带给我的?”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的情绪开始波动,仿佛腿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了,起身又坐下,眼中含泪,但在外人面前,语气却没有丝毫颤抖。
毛泽东带领全家人离乡前,做的最后一件事是学会了犁田,既是为了更加了解广大的农民同胞,也是为了完成父亲在世时的心愿。他和杨开慧在河边共颂诗篇的桥段,真挚又美好。
《数风流人物》既是一部党史剧,也是一部人物群像剧。它不但把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讲出了新意,还做到了在历史的缝隙中探寻人性的温度,捕捉历史人物的鲜活气韵。
精准还原,美学风格彰显时代感
《数风流人物》是一部制作精良的巨制。时间跨度长,前后有30年;出场人物多,光有名有姓有台词的角色就超过400位,剧组动用的特约和群演超过了3万人次;场景多而散,全剧设置了650多个大场景和2000多个小场景,置景量是一般电视剧的三倍。工程量浩大,意味着更要在制作上精益求精。
剧中表现的那个时代,距离现在不远不近,既有已然逝去的历史幽光,也有触之可及的现实质感,那个时代的故事放在现在,依然具有高辨识度。《数风流人物》使用4K超清宽幅摄影机进行拍摄,凭借极具时代感的影像风格对其进行了充分还原。
这种拍摄手法,使镜头语言传递出更多信息量的同时,也对演员表演、美术置景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一场毛泽东骑马指挥将士作战的戏份,在拍摄演员特写镜头时,周围的群众演员、环境布置等均需要保持待机拍摄状态,这种宽比例画幅为观众带来了沉浸式、电影级的视听体验。
一般而言,电视剧突出人物时用特写,表现环境时用全景,这是惯例。《数风流人物》为了追求电影化的视觉效果,并没有依矩而行。前四集中,出场人物在阐述思想理念时,往往会出现大篇幅的台词。这时候主创为了丰富视觉效果,用了大量中景和中近景镜头,不仅能够捕捉到人物情绪,也能带出有氛围感的背景,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对话感。
除此之外,一些人物和场景的设计也饱含深意。
陈独秀出狱回家,在一方浴桶中提出不仅要泡身体,也要泡脑袋。这场戏的整体色调偏暗,但却有一束光从窗外照射进来,打在陈独秀的身上,韵味十足且富有诗意。
再比如,南陈北李在马车上相约建党之时,被前面崴在泥土里的一辆马车阻拦了去路。二人果断下车,一同把马车从泥土里推了出来。那辆马车的主人已经看不懂这规则倒转的世道,但我们知道,陈、李二人的这一推,推出的不仅仅是马车,更是寓意整个中国走上了合辙的轨道。
陈、李二人此行,乔装的是出差收账的帐房先生,他们的对话别有深意:
“你的帐收的怎么样?”
“这里空空如也,这里收获满满。”
真诚演绎,让历史告诉未来
从13位中共一大代表,以及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革命先驱的故事讲起,以人物命运的起伏变化折射出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进而编织出一幅中国共产党接续奋斗的历史画卷。从这一角度来看,《数风流人物》启用全新的叙事结构,把历史人物还原成了一个个普通人,通过人本视角增强角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正如导演余丁在采访中所言:“拍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剧集,首先就是要注重历史的真实可信,确保史料的精确实用,始终遵循‘让历史告诉未来’的创作逻辑。”
余丁曾执导《鸡毛飞上天》《追梦》等作品,擅长在富有时代感的镜头下刻画鲜活的人物形象。而编剧王青伟则曾执笔过《风华正茂》《周恩来回延安》等作品,在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上有着丰富的经验。
除了著名编剧、导演的加持,《数风流人物》的精彩还离不开诸多实力派演员的努力。
剧中,毛泽东的扮演者侯京健曾在《觉醒年代》《光荣与梦想》等剧中扮演这一角色,到了《数风流人物》,已达十三次。他对角色的塑造驾轻就熟,愈发有厚积薄发之势。
他表示,在《数风流人物》开拍前做了充足的功课,首先是通读剧本,熟知毛泽东跟剧中每个人物的关系;其次,重新梳理自己曾经的演绎方法,体悟这个角色在每个阶段的心境和状态,并将这些经验有机地连接起来。
饰演李大钊的张洪睿,出场就以一场振聋发聩的演讲戏把观众带回了那个年代,他的台词功底和表演时的真情流露表现出了守常先生的人格魅力。
为了更好地“成为”李大钊,张洪睿向曾经塑造过这一角色的众多前辈取经,得到了他们一手的表演经验。
在《数风流人物》中,陈独秀的塑造同样十分重要。李乃文是话剧舞台出身,同时在荧屏上留下了众多响当当的角色。在前四集里,陈独秀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当属他面对不同事件和不同人物时的鲜明态度,立刻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不得不说李乃文收放自如的表演方式和扎实入微的塑造能力功不可没。
饰演杨开慧的菅纫姿,虽是第一次出演此类历史人物,但毫不怯场,很好地把控了杨开慧在不同人生阶段时的心境变化。
此外,像孙坚、何建泽、张粟、战菁一、许敏等演员,也都贡献了不俗的演技,给《数风流人物》增色不少。
作为一部横跨三十年的革命历史剧,《数风流人物》所体现出来的思想内涵和精神风貌值得今天的观众细细思量。回望历史,看一看我们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革命先驱因何闪耀,建党精神因何伟大?相信每一个人,都能从《数风流人物》这部剧中找到答案。
【文/许心强】
往期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