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学说》中的代表人物介绍
一、孔子,仁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
孔子说:仁就是爱人,仁包括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美德,这种思想体现了人道主义和对百姓的关心和爱护,孔子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政府向百姓收重税,说“苛政猛于虎”。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开创古代私人讲学之风,首创私学,只要愿意行“束脩”之礼就可以成为孔门弟子。从贵族子弟到清寒贫士,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平等地师从孔子。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调"德治",德治的基本精神实质是泛爱众和博施济众。
爱人既为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而此种爱人又是推己及人,由亲亲而扩大到泛众。先爱自己,爱自己的亲人,能力水平高了,就要爱天下。由此进一步发展,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仅“爱”要由近及远,“恶”同样要由近及远,想要施加于他人的,先施加于自己。由此可以看出,“仁爱”主张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类型的爱,是一种进取型的仁人之爱。
孔子把仁引入礼中,他希望统治者“克己复礼”,变传统"礼治"为"德治",他并没有否定"礼治",他的"德治"无疑是对"礼治"的继承和改造,从而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他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持敬而远之的态度。
儒家主张通过仁爱之心的推广,把人的精神,提升到超脱寻常的人与我、物与我之分别的“天人合一”之境。
二、孟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系统地提出 “仁政”学说的思想家,孟子“仁政”学说的政德思想继承了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发展,同时是对孔子政德思想的超越。他提出道德规范有四种,即仁、义、礼、智。 “性善论”是孟子“以仁政得民心”的政德思想的理论出发点。
孟子的“仁政”思想主要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在孟子眼中,天下治理的根本在于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但是对于国家而言,君主怀仁且正直便是根本,孟子同样重视君子治国。在孟子眼中,能够称得上君子的人,就是有仁德的人,有仁德就能够推行仁政。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认为,在君主和社稷面前,人民才是最重要的。这一“君轻民贵”的原则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这一政德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确实有其历史合理性和现实意义,它既是一种政治主张,又是社会道德理想,特别是对于“民心”的高度重视,表明其“仁政”是关于“民心”的一种政德方式,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确有借鉴意义。
三、荀子
荀子是战国末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在儒家哲学中自成一派,融合了法家思想,发展了儒家以德资政的思想,吸收了依法理政的主张,是以德治国,依法治国最早的倡导者,荀子最著名的是他的性恶论,这与孟子的性善说直接相反。他的总论点是,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人在宇宙中具有和天、地同等的重要性。
荀子最主要的努力是确认人在道德修养和治理国家中的主体地位。在道德修养方面,作为前提与起点的,是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荀子从天人相分的立场出发,否定而人性中先验的道德根据。在他看来,所谓人性就是人的自然本性,是所谓“生之所以然者”。其自然表现为“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其实质就是人天然有的抽象的自然生物本能和心理本能。
荀子认为人的这种天然的对物质生活的欲求是和道德礼仪规范相冲突的。他认为人性“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色焉”,如果“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纷乱理而归于暴” 所以说人性是“恶”,而不是“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