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武松有两个别号,一个是“武二郎”,这是因为他排行老二;另一个是“行者武松”,这是因为在血溅鸳鸯楼后,为躲避官府改作头陀打扮。
2、二、武松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
3、武松曾经在景阳冈上空手打死一只吊睛白额虎,“武松打虎”的事迹在后世广为流传。
4、武松最终在征方腊中痛失一臂,最后在六和寺病逝,寿至八十。
5、三、他的主要故事有:打虎、血溅鸳鸯楼、刀劈飞天蜈蚣、击杀耶律得重、斩杀贝应夔等。
水浒传中武松的外号
1、武松的外号行者。
2、武松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
3、因其排行在二,又叫“武二郎”。
4、血溅鸳鸯楼后,为躲避官府抓捕,改作头陀打扮,江湖人称“行者武松”。
5、武松曾经在景阳冈上空手打死一只吊睛白额虎,因此,“武松打虎”的事迹在后世广为流传。
6、武松最终在征方腊过程中被飞刀所伤,痛失左臂,最后在杭州六和寺病逝,寿至八十。
7、《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描写宋江起义的长篇小说。
8、明朝万历二十二年(1594)福建建阳余象斗双峰堂刊本《京本增补校正全像忠义水浒志传评林》 题罗贯中编集,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袁无涯刊《忠义水浒全传》一百二十回本署名是“施耐庵集撰、罗贯中纂修”,与之相近的还有明万历三十年(1602)前后容与堂刻本《水浒传》署名是“施耐庵撰,罗贯中纂修”。
9、全书通过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梁山聚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10、《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也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
11、 早期版本有“繁本”和“简本”之分,而“繁本”又分七十回本、一百回本和一百二十回本三个系统,其中以百回本为最古,容与堂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一百卷叙事详尽,内容完整,是百回本中现存最早的繁本,杨定见序、袁无涯刻本《水浒全传》则是该书众多版本中内容最全的一百廿回本。
武松的绰号主要故事情节人物性格
1、武松,绰号“行者”,因为排行第二,又名武二、武二郎、武十回。
2、一身虎胆、武艺高超、疾恶如仇、行侠仗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他不仅能一人打虎,而且在梁山上也是名列前茅,他为人正直,刚正不阿、他主张正义,嫉恶如仇。
3、武松打虎:回清河县的路上,见酒家“三碗不过冈”,连喝十八碗酒,在景阳冈乘醉打死猛虎。
4、下山时巧遇猎户,一同来到阳谷县县衙,将赏银全赠与了众位猎户。
5、知县爱其忠厚仁德,任命他为都头。
6、为兄报仇:潘金莲试图勾引武松,被拒绝,被当地富户西门庆勾引,奸情败露后,两人毒死了武大郎。
7、为报仇,武松先杀潘金莲再杀西门庆,杀人后,武松到阳谷县县衙自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