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浮休道人、文山。江南西路吉州庐陵县人,汉族,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人物生平
宋理宗宝祐四年,二十一岁的文天祥状元及第。一度掌理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直言斥责宦官董宋臣,讥讽权相贾似道而遭到贬斥,数度沉浮,在三十七岁时自请致仕。
德祐元年,元军南下攻宋,文天祥散尽家财,招募士卒勤王,被任命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在援救常州时,因内部失和而退守余杭。
随后升任,奉命与元军议和,因面斥元主帅伯颜被拘留,于押解北上途中逃归。不久后在福州参与拥立益王赵昰为帝,又自赴南剑州聚兵抗元。景炎二年再攻江西,终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
祥兴元年,卫王赵昺继位后,拜少保,封信国公。后在五坡岭被俘,押至元大都,被囚三年,屡经威逼利诱,仍誓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文天祥从容就义,终年四十七岁。明代时追赐谥号“忠烈”。
文学特点
文天祥的文学作品首次用个人的家国情怀来把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命运紧密结合,由于其文学作品的大部分都记录了蒙古与南宋交战的多次史实,因此,人们也将文天祥的全部作品称为是其个人秉承爱国主义精神的奋斗史。
文天祥的作品风格实际上可以分为两个时期,这两个时期的风格都与其当时所处的年代背景紧密贴和。
文天祥的作品前期以挥发其豪言壮志为主,这与文天祥当时的生活环境及其个人的心态分不开。早期的文天祥国仇家恨尚没有后期热烈,此时的南宋家国危机才刚刚开启,文天祥对于抵御外敌入侵以及统一全国有着极强的信心。
文天祥后期的作品主要创作于南宋节节战败,全国百姓生灵涂炭,被蒙古大军肆意践踏的时期。此时的文天祥已经陷入被敌人俘虏的危险境地,但其始终忠于南宋,忠于自己的国家,忠于自己的百姓。
其诗词作品中也大量记录了自己被俘的过程,虽然自己处在非常困难的境地,但是其始终不忘与敌人作斗争,并不轻易向敌人屈服。其在被俘后,生活困苦,却依然惦念着自己的国家与百姓。
此时的他的作品,充满着悲愤的情绪,表达感情也极为强烈。与一味的诉说困苦相比,文天祥更倾向于表达其坚定的爱国精神与忠贞的民族正气。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扬子江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新图荐书
《文天祥集》
导读:邓碧清
审阅:曾枣庄
索书号:XQ0083425
馆藏地:无锡市新吴区图书馆—传统阅读区—文学
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 “宋末三杰”。本书收录了文天祥有代表性的诗词文,系统展现了这位宋末名臣的风采。
END
图文 |无锡市新吴区图书馆
编辑 |孟源
审核 |徐淼
发布 |孟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