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健访谈》对话姚明
问
陈逍(2018级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班 研究生):在短视频大行其道的当下,您为什么选择做人物访谈这样“反碎片化”的内容呢?
答
鲁健:媒体是时代的记录者。那么,一档节目记录什么,如何呈现,不仅要立足于带给观众短时间的兴奋或娱乐,更要经得起时间考验,成为具有历史价值的精神产品。
《鲁健访谈》选择在各行各业中与时代发展同向而行、有影响力的人物进行访谈对话,就是要透过他们的成长感受国家、社会的发展变迁。从这个角度讲,《鲁健访谈》致力于记录时代。即使过去多年,这些留下时代烙印的人物记录依然具有其独特价值和意义。
就人物本身而言,一方面,他们都具有很高的社会知名度,在本领域影响力很大。节目定位为“百闻不如一谈”,就是要挖掘大家对嘉宾“百闻”之外的内容,感受他们的个性与魅力。另一方面,古人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一个人在不同年龄段,社会背景不同,个人阅历不同,看事情的方式和角度也会变化。每一个年龄段的看法和观点都很宝贵,我们要用全媒体的形式记录下来,使之成为独具特色的时代之音。
人物访谈同样有短期内可以收获的热点和传播效果。嘉宾的成长阅历大多非常精彩,许多片段本身就引人入胜。比如,前段时间冲上热搜的“姚明小时候最大的梦想是成为考古学者”。当然,从每期节目中发现热点难度很大。人物访谈不是立竿见影的短期投资,但“碎片化”传播肯定是节目制作者和观众都在注意的亮点,需要同步运用。
《鲁健访谈》对话廖昌永
问
高松(2018级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班 研究生):您在《鲁健访谈》的采访中如何准确抓住访谈对象最具代表性的采访点,进而设计问题?
答
鲁健:充分的准备是必须的。我会在对话前详细了解受访者情况,对他的成长经历了然于心。但是,人物访谈切忌让嘉宾将观众熟悉的内容重复一遍。一档好的节目一定是入情入理的,满足了逻辑、道理、态度、情感几个元素,才具有观赏性。
《鲁健访谈》以观点和态度牵头,请嘉宾以自身的经历和故事为依据表达态度和观点,通过访谈对话感受他们的鲜明个性。在对话雷军时,他说自己“到四十岁一事无成”,那么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他持这样的观点呢?听他丝丝入扣的讲述,故事逐渐丰满,人物形象趋于立体,节目效果也就实现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努力挖掘和凝练充满个性烙印的“金句”表达,或是对某一点的观点表述和情感集中流露,这是嘉宾个性的最好体现,也契合了新媒体时代“短平快”的传播特征。
新媒体传播时代信息获取非常便捷,很难有人愿意坐下来静静地听故事了。所以,我特别注意两种情形的平衡,一方面要坚持主流价值观的语境下做好制作与表达,形成完整的节目;另一方面,挖掘人物身上的话题点,形成短平快的话题传播效果。既不能为了节目本身的四平八稳而忽视细节,又不能为了急功近利地追求爆点而忘记节目初衷。
《鲁健访谈》对话曹德旺
问
何娅(2019级传播学专业 本科生):面对不熟悉的行业和人物,尤其是表达欲不强的采访对象,如何才能实现双方的深度交流?如何挖掘采访对象的特色经历和性格并呈现给观众?
答
鲁健:当嘉宾不善表达时,尽量不要和嘉宾说摄像机的事。要从他最熟悉、最感兴趣的话题说起,当然这建立在主持人对嘉宾非常了解的基础上。或者增加互动性,尝试着让嘉宾去教你一些什么,然后慢慢进入状态。这样,即便嘉宾还是话少,也有一个非常好的状态。
《鲁健访谈》是记录加采访的形式,并且加入了真人秀、脱口秀等新元素。记录让我们可以跟拍嘉宾的活动,这就像真人秀一样,嘉宾做自己的事,采访者是一个不经意的介入者,二人一起聊一聊。这样的状态下,我们就会在无意中捕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不过,这种记录加采访也需要有意识的选取和抓取,否则就会成为纯记录,既浪费时间和胶片,也难以获得精彩内容。
人物访谈和新闻采访有很多不同,比如空镜,对于新闻采访来说,真实记录即可。但是,在人物采访中,即便是空镜头,也要加入自身创作。从不同的角度,运用推拉摇移或局部特写,即便是空画面也包含了丰富语义,这就是电视语言的多义性,就像好的文学作品多义性的表达方式、中国的留白设计和蒙太奇的电影结构的道理,给受众留出了接受的空间,人们自然会有心理建构,进而形成完整的作品审美。
《鲁健访谈》对话郎朗
问
余蓉茜(2017级公共关系学专业 本科生):在人物访谈中,如何将不同内容和类型的话题融会贯通,让嘉宾没有生硬转折的感觉?
答
鲁健:我们会在访谈前多看看嘉宾的其他采访,在了解其性格和表达的基础上设计话题。一般从他较为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进而延伸到相关内容,逐渐扩大讨论范围。例如,与导演对话,就从作品入手,进而聊到演员、创作风格、艺术经历、艺术观点等。这一过程都是内含逻辑、话随心走、自然而然的。如果在对话过程中遇到嘉宾不愿继续的话题,则需要随机应变,适时转换内容。其实,抛开节目不谈,人与人的交流本身就是如此。《鲁健访谈》的宗旨就是回归朴素,回归初心。
当然,有些嘉宾比较慢热,不会通过一场谈话就和主持人敞开心扉。有的人则是一种相对自我的状态,这恰恰是嘉宾最真实的一面。我希望节目所呈现出来的是,每一位嘉宾都能真实地表达出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生活的态度,这就回归了访谈的本质。
《鲁健访谈》对话雷军
问
李晨雨(2017级新闻学(数据新闻报道方向)专业 本科生):在采访雷军的节目中,访谈场所从室外到室内变化着,您还和雷军一起开平衡车,对话也是在移动的过程中自然发生,这种场景变化是事先设计还是即兴的呢?
答
鲁健:采访雷军前,我们发现了雷军在家里和一堆手机拍的“合影”,所以我们选择坐在沙发前的地毯上进行主访谈,希望这个访谈能有一个打破常规的场景。把手机在地毯上铺开,请他分享其中的故事,这是提前策划的。后来整理资料的时候发现,雷军有开平衡车的习惯,于是我们考虑要不要在采访中体现。当然,不是为表演而表演,关键是服务于谈话。
我们谈到了小米的“1+N”模式,围绕着小米和雷军展开话题,就不再是单纯玩平衡车了。后来在节目编辑过程中,我和雷军说某段话的时候正好出镜了,就用重新叠加的方式把它剪辑到画面里,这也是设计好的。
人物访谈一定不是常规的剪辑方式。这种打破逻辑和常规可能就是最好的表现方式。对雷军的采访节目中呈现的第一句话是“你是一个特别的完美主义者吗”?事实上,这并不是我们最开始的话题,而是完成两个主场景的拍摄后才提到的。当时雷军的思绪已经打开,分享了很多个人经历。后期剪辑时,我们发现这一段更精彩,就放在了节目开头。
《鲁健访谈》对话郎平
问
范绮梦(2018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本科生):我们之前看过您的《鲁健观察》,以及在重大会议和活动中的采访,这些采访和《鲁健访谈》中的采访有什么不同?
答
鲁健:人物访谈节目和记者采访不同,记者采访更多为了获取信息,《鲁健观察》就是更偏重记者型的采访。
人物访谈首先要淡化新闻采访的感觉,要以人物而非事件为中心。有时可能会就嘉宾身上具有话题度的新闻事件展开讨论,但更多的时候,我不愿将其作为问题的切入点。《鲁健访谈》希望嘉宾由浅入深地吐露心声,表达真实情感。
其次就是挖掘个性。观众看到嘉宾是鲁健采访的,这一形象和其他访谈节目中人们认识的“他”有哪些不同?是不是大家熟悉的他?如果有所差异,“他”到底是怎样的?我希望通过节目,带给大家关于嘉宾人物的新感受和新思考。
此外,人物访谈节目不单单有“你问我答”,而是双方的交流,一定要有话题互动和情感共鸣。主持人的分享、评判、表达,双方的讨论均可以推进话题,有时还可以获得不一样的效果。
问
李元豪(2019级播音主持艺术学专业 研究生):对于大学生而言,如果在一个领域没有足够阅历和学识积累的情况下,贸然在网络上评论新闻事件,可能会经不起推敲;沉下心来厚实积累,可能会失去一些机遇。那么,该如何平衡二者的关系呢?
答
鲁健:我觉得人生每一个阶段的发言都是有价值的,不一定要等到某个年龄才能发声。一万个人眼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从大学生角度看待并分析新闻事件,同样很有价值。
我要强调的是,对新闻事件的看法背后,考验着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不正,观点的价值含量一定不高,甚至会走偏。这个社会是充满公益和正义的,就是我们常说的正能量。以此为出发点所作的评论和发言,即使稚嫩,也是有价值的。我们尤其不能哗众取宠地追求所谓“个性化”表达,那些违背社会公德的言论本身具有极大危害性。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媒体环境下,无论是大学生还是走上职业岗位的人,都要坚守社会公德和职业良心。
所以,每个人在不同阶段自然会对同样的社会新闻事件有不同的看法,但个性化表达一定要契合于主流的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平台 ●●●
记 者 | 陈艺文 王雷亭 范绮梦 李彦萱
编 辑 | 白昕宁
责 编 | 尚新英
编 审 | 王维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