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高伯龙简介(高伯龙激光陀螺仪)

高伯龙简介(高伯龙激光陀螺仪)

高伯龙简介(高伯龙激光陀螺仪)在国防科技大学的校园里高伯龙简介(高伯龙激光陀螺仪)曾有着这样一道独特的风景一位头发稀疏的老人常年穿着一身绿色作训服脚上是一双解放鞋缓慢地走在公寓房和实验室的小路上很难想象正是这样一位老人他带领着团队从零开始历经40多年艰苦攻克一系列世界技术难题成功研制出多种型号激光陀螺让我军大国重器拥有了自主导航的“心脏”也使中国成为继美、俄、法之后世界上第四个能够独立研制激光陀螺的国家他就是被誉

在国防科技大学的校园里

高伯龙简介(高伯龙激光陀螺仪)

高伯龙简介(高伯龙激光陀螺仪)

曾有着这样一道独特的风景

一位头发稀疏的老人

常年穿着一身绿色作训服

脚上是一双解放鞋

缓慢地走在公寓房和实验室的小路上

很难想象正是这样一位老人

他带领着团队从零开始

历经40多年艰苦攻克一系列世界技术难题

成功研制出多种型号激光陀螺

让我军大国重器拥有了自主导航的“心脏”

也使中国成为继美、俄、法之后

世界上第四个能够独立研制激光陀螺的国家

他就是被誉为“中国激光陀螺奠基人”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伯龙

导弹、飞机、舰船等各种作战平台

有一个制约其精确打击和精确控制的核心部件

叫做惯性导航系统

这个系统的作用是使这些作战平台

在不依赖GPS、北斗系统的情况下

也能自主完成导航、定位、和姿态控制功能

如果没有高精度的惯性导航系统

现代作战平台和武器弹药就像是有手无眼的瞎子

任你有一身力气也无法使用

而激光陀螺则是自主导航系统的核心部件

被誉为现代高精度武器的“火眼金睛”

因为集众多尖端科技于一身

因此这个方寸大小的仪器极难研制

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

这段全国激光陀螺研制最为艰难的20余年间

高伯龙率领的激光陀螺研究团队从零起步

从基本原理的研究、主攻方向的确定

到一项项工艺技术的突破

在重重艰难险阻中开辟出了一条

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制激光陀螺成功之路

1928年6月29日

高伯龙降生于广西南宁一个书香门第

父母对其期望甚高

使他从小就不甘平庸、追求卓越

在这种环境之下

高伯龙不仅早早地就接触了科学启蒙

同时也逐渐培养起了他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日寇入侵为了躲避战乱

高伯龙随着父母各处迁徙

就读了南宁、杭州、武昌等地的多所小学

又因转学时常插班就读

本来应该是六年小学的学业

高伯龙仅仅五年就读完了

他小学毕业时年仅10岁半

本应在宜山接着读中学

但父母考虑到高伯龙年纪太小

且又要举家迁往别处

所以劝高伯龙暂时休学在家自修

高伯龙在家自修期间

全家居住在乡下信息闭塞

父母又忙于工作

竟然错过了第二年报考中学的时间

父母十分愧疚地对高伯龙说

我们耽误你了你又要在家待一年这怎么得了

可到了1940年9月

他就考入了闻名战时大后方的桂林汉民中学

其实高伯龙在家自修的近两年时间

是他形成浓厚的求知欲望乃至人生立志的重要阶段

他的姨妈给他买了一套《小学生文库》

对他影响甚大

这套文库分为45个门类共500种图书

其中科学家传记、科普知识等最令高伯龙感兴趣

他的自修生涯主要就是靠看这套小学生文库度过的

据高伯龙晚年回忆说

我小时候想当大科学家

一个原因是看小学生文库受到启迪

第二个原因就是父亲对我的影响

高伯龙的父亲是上海交通大学的高材生

常利用工作之余亲自教授高伯龙数学知识

经过父亲的辅导点拨高伯龙学业精进

尤其是培养出了对数学的浓厚兴趣

由于思维被开发得早

因而在中学四年中

高伯龙的数学等理科课程成绩始终出类拔萃

在该校师生中已有“天才”的称誉

他也确信自己将来一定能成为科学家

但接连不断的战火又一次中断了他的学业

1944年9月高伯龙进入高中二年级学习仅两个月后

日军即进犯广西高伯龙随学校撤退

此时的他对战争已经恨入了骨髓

他写信给妹妹说

我现在虽然还没有枪但用拳头也要把敌人打死

年仅16岁的高伯龙决定投笔从戎抗击日寇

当年便同报名从军的同学一起徒步前往四川入营

此时已经来到抗战胜利的尾声

抗战胜利后他目睹了国民党军中的腐败

心中科学救国的梦想再次被点燃

于是他进入上海中学学习

将全身心投入到了学习之中

仅仅一年时间他就成功考入了清华大学物理系

那时的他还未年满二十岁

清华物理系是当时中国物理学界的重镇

名师荟萃生源一流

高伯龙在大学四年如鱼得水

1951年毕业时

他被评为清华物理系当届两名优秀学生之一

他从小立志成为科学家的梦想

似乎就在前面向他招手

大学同学回忆起他说

我们当年有两个人成绩最好

一个是高伯龙一个是周光召

高伯龙的专业能力特别强

有一次考试老师出了一个比较难的题目

高伯龙用群论的方法很简单就做出来了

从清华毕业后

高伯龙一时间也不知何去何从

恰巧赶上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刚刚成立

也就是国防科技大学的前身

急需一批教师骨干

成绩优异的高伯龙就这样被调去了哈军工

在哈军工的两年里

高伯龙仍无法丢弃当一名科学家的梦想

于是他报考了中国科学院的高能物理专业研究生

希望能在理论物理领域上大展鸿图

很快高伯龙就收到了录取通知

哈军工院长陈赓得知高伯龙要离开的消息后

特地在家设宴款待高伯龙

希望他能继续留在哈军工

高伯龙后来对自己的清华同窗杨士莪说

陈赓院长请我到家里吃饭我就知道走不了了

从前半生魂牵梦绕的理论物理

到后半生倾力投入的应用物理

个人命运之河的偶然转折

成就了一项科研事业的全新起点

20世纪60年代

美国斯佩里公司首先实现了激光陀螺的原理样机

这引发了精确制导领域的一场革命

我国也捕捉到了这则前沿科技消息

开始进行激光技术研究

由于美国实行了严格的技术封锁

而且激光陀螺的研制难度很大

我国被迫放弃了研制工作

直到1971年钱学森传给国防科大两张神秘的纸条

上面写着激光陀螺的大致原理

在钱学森的建议下

国防科大成立激光研究实验室

而高伯龙成了破译纸条密码的关键人物

这项工作的难度就像是让一个从未见过火箭的人去设计火箭

美国为这项技术的投入达2亿多美金

而此时的高伯龙手里却只有钱学森的两张纸条

高伯龙如负重任一心想要破解纸条上的问题

在深厚的科学基础与敏捷灵通的逻辑思维之下

高伯龙很快就通过大量计算

反推出了激光陀螺的一系列关键理论认识和结论

那时高伯龙进入激光陀螺领域还不足一年

且当时国家的科技水平并不发达

但高伯龙却异常大胆地根据自己发现的结论

提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四频差动陀螺研制方案

之所以称之为前所未有

是因为国际上尚未有国家使用过此种方法

高伯龙的建议如一枚惊雷

把在座的科学专家惊讶得无言以对

面对众多前辈的质疑

高伯龙使用理论知识与自己的计算过程说服了所有人

坚持自己独有的研制方案

破解如连绵高山般的技术难关

高伯龙和他的科研团队开始了长达20年的攀登

为了快一点实现目标高伯龙几乎住在了实验室

有一次他一连做了十几个小时的实验

等到回家时妻子才发现

高伯龙的脚肿得连袜子都脱不下来

他常年患有哮喘病

一旦疲劳过度很容易让哮喘发作

最严重的时候一个月就要发病两三次

但每一次发作他都固执地不肯去医院

他因为长时间超剂量服用药物

直到被医生警告再不做手术就会有生命危险

这才赶去北京做了手术

因为手术存在很大的风险

在临行前他千叮咛万嘱咐地说

我这一去不知道结果怎样

但你们一定要坚持下去

国家给我们投了那么多钱

一定要对国家有个交代

1994年11月8日

中国第一台激光陀螺工程化样机

在国防科技大学诞生

高伯龙为此花费了23年的时间

他让中国成为了继美、俄、法之后

世界上第四个能够独立研制激光陀螺的国家

21世纪初早已到退休年纪的高伯龙

又将目光投回激光陀螺最主要的应用领域

组建惯性导航系统

70多岁的他义无反顾地带领学生继续科研

高伯龙和他的团队研制的旋转式惯导系统

如今已经成为国内惯性导航界主流

他一生培养的30多名研究生

都成长为我国激光陀螺研制领域的

领军人物和重要技术骨干

他出版的学术著作《环形激光讲义》

至今为止仍被看作是激光陀螺理论的奠基之作

1971年至2021年

国防科技大学的激光陀螺事业发展至今

已经度过整整50年

然而世间早已再无高伯龙

2017年12月6日

89岁的高伯龙病逝于长沙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

愿意燃烧自我照亮国家

他们或许没有珠光宝气的生活

但却拥有纯粹充实的人生追求

以高伯龙院士为代表的大国脊梁们

执着坚守痴心科研

始终以国家需要为需要以国家利益为利益

有了他们我们这个国家才有了挺直脊梁的精气神

他们也许并不如在镁光灯下的名人出名

但他们始终怀着赤子之心

苦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

他们用自己率直的品格和坚定的信仰

化作一束至纯至强之光

为后人前进的道路指引着方向

上一篇: 赵悼倡后生平简介(赵悼倡后简介)
下一篇: 洋务派的郭崇焘为什么支持建立议会(晚清洋务派郭嵩焘在开矿问题上)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