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腹虎头蜂
虎头蜂,黑腹虎头蜂,指翅膜目、胡蜂科的昆虫和胡蜂亚科、虎头蜂属的昆虫,之所以称它们为“虎头蜂”是因为它们的身体体色黄黑相间且长有虎斑纹,另外它们的性情也十分的凶猛,所以由此得名。
黑腹虎头蜂(黑腹虎头蜂的天敌)
全世界一共有23种虎头蜂,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一些国家,如中国、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我国有7种,在我国的南方省份特别是福建、广东、云南的丘陵、低山等海拔较低的地区较多,台湾地区分布也很广泛。
虎头蜂不采花蜜,而是以各类昆虫为食,它们的的大颚十分发达,腹部末端的螯针和毒腺相连,虎头蜂的蜂毒类似于眼镜蛇的蛇毒,是由许多氨基酸组成的毒蛋白,当人或动物被虎头蜂蛰过之后,便会出现一系列的中毒反应,比如伤口处红肿、奇痒、刺痛等,如果被蛰得伤口过多,那么就会引起休克甚至是死亡。
黑腹虎头蜂的天敌
虎头蜂这个名字,只是民间的俗称,并不是正式的学名,在昆虫中应属胡蜂类,黑腹虎头蜂,因为它的头大的像老虎,性情也凶猛似虎,身体还长有虎斑纹,所以人们就叫它们“虎头蜂”。虎头蜂体色鲜明通常黄黑相间,大颚发达,腹部末端的螫针和毒腺相连。蜂毒是由许多氨基酸组成的毒蛋白,会使人出现中毒现象,如红肿、奇痒、刺痛等过敏现象,严重时引起患者休克死亡。
游戏内的初级子弹虎蜂蛊,就是用虎蜂的尾巴制作的。
【白雪灯蛾】
前足基节红色有黑斑,前、中、后足腿节上方红色,前足腿节具黑纹,翅白色无斑纹,腹部白色,侧面除基部及端节外具红斑,黑腹虎头蜂,背面、侧面各具黑点一列。
一般飞蛾翅膀多有磷,所以游戏中使用蛾作为弹药的引火物。
【广斧螳】
广斧螳是我国常见的型中至大螳螂之一,体长40至60毫米。多为绿色,褐色个体比较少见;因其具有宽而短的腹部,也称为广腹螳。其是斧螳属中较著名的品种之一,与勇斧螳、多刺斧螳齐名。
鬼头蜂
蜂有蜜蜂,马蜂,黄领花蜂,中国蜂,红脚细腰蜂,绒蚁蜂,台湾蛛蜂,黄腰虎头蜂,黑腹虎头蜂,黄脚虎头蜂,黑尾胡蜂,黄长脚蜂,变侧异胡蜂,蜚蠊瘦蜂等。多成群住在一起。膜翅目全世界分布,已知10万多种,估计至少有25万种。
蛰伤小雅的就是胡蜂,胡蜂的别名还为:黄蜂、马蜂、地王蜂(广西)、地龙蜂、红头蜂(云南、贵州)、大土蜂(台语);台湾大虎头蜂;中华大虎头蜂;黑腰蜂(云南、贵州)。其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山区的丛林中。胡蜂是黄蜂的一种,是膜翅目细腰亚目,过去称为针尾亚目中胡蜂总科的统称。世界上已知有5000多种,中国记载的有200余种,在中国分布甚广,可以说胡蜂分布在全世界!
胡蜂
胡蜂,长约16毫米,触角、翅和跗节橘黄色;身体乌黑发亮,有黄条纹和成对的斑点。螫人很疼,黑腹虎头蜂,但毒性不如常见的大胡蜂和小胡蜂。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