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军
王莽急忙下令荆州牧统兵两万进剿绿林军,绿林军,绿林军统帅王匡在云杜大败新莽军,趁势席卷竟陵、安陆,返回绿林山,拥众五万余众。
绿林军(绿林军刘玄)
公元22年,四月。
南阳地区刚刚进剿失败不到一年,王莽又派遣太师王匡、更始将军廉丹统帅十万大军,东征山东贼寇薛崇。
薛崇为避免大军交战误伤,起义军以朱砂涂眉,形成了赤眉军的雏形。
而太师王匡、更始将军廉丹十万大军未曾出兵进攻薛崇,绿林军,反而纵兵在青州、徐州两地劫掠
民间传谣:
“宁遇赤眉,不遇太师!太师尚可,更始杀我!”
同年,南阳一带的绿林军因突发瘟疫,分兵离山,王常、成丹带领一部分军队向南进入南郡,称为“下江兵”,王匡、王凤带领一部分军队向北进入南阳,称为“新市兵”。
这一年,关东百姓食不果腹,树皮为之一空,几十万流民相继进入函谷关以西,王莽下令安置流民,不料使者和当地监管为谋取私利,吞没救济粮,入关流民饿死者十之七八。
绿林军刘玄
谈到新市军和平林军,就得提一下绿林军。绿林军源于湖北当阳一个叫绿林山的地方。当地农民饿得实在没有吃的了,就占山为王,干打家劫舍的勾当,绿林军便这样发迹了。
绿林军因为顺应形势,打出的又是当时民众最期盼的“有衣同穿,有饭同吃”的口号,因此,绿林军的发展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日新月异。发展最高峰时已拥众数十万。绿林山虽然大,但也到了几乎人贴人、肩搭肩、背靠背的境地。
俗话说,距离产生美。绿林军却因为距离太近,这么亲密的接触过后,除了增加感情,还产生了一个最为可怕的东西——瘟疫。
当时原本就灾荒连年,连吃饱饭都成了问题,更别说吃药看病了。因此,瘟疫像滚雪球一样,到最后,绿林军居然有四分之三的人感染上了可怕的瘟疫。这场瘟疫在把绿林军的人数销蚀过半时,还摧垮了另一半人的心。活下来的人开始各奔东西。
绿林军和赤眉军的区别
公元17年,荆州出现了大饥荒。大量饥民涌到沼泽地里,挖野荸荠果腹。就在这些挖荸荠的饥民里,有一对姓王的兄弟,哥名王匡,弟名王凤。王氏兄弟因为武力惊人,被饥民自发地推为首领。因为只吃野荸荠填不饱肚子,王匡就率领数百灾民举起了反旗。他们占据了附近的绿林山作为基地,自称绿林军。数月时间里,发展到了数千人。他们攻打附近州县,杀官劫富,赈济饥民,所以饥民又称他们为绿林好汉。荆州牧率领二万军队前去围剿绿林军,绿林军,反被绿林军打得全军覆没。经此一胜,绿林军迎来了飞速发展,迅速发展到了五六万人。
公元18年,绿林军染上了瘟疫,兵士死了将近一半。幸存的绿林军只能离开绿林军,兵分二路,一路由王匡,王凤,马武率领,号称新市兵。另一路则由王廉率领,号称下江兵。王匡的新市兵抵达南阳时,与刘演刘秀兄弟的舂陵兵会合,绿林军,先后取得了数次胜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