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效应
这些,焦点效应,就是心理学上的“聚光灯效应”。
焦点效应(焦点效应英语)
“聚光灯效应”,又叫“焦点效应”,是1999年康奈尔大学心理学教授季洛维奇和萨维斯基提出的概念,指人们不经意间把自己的问题放到无限大,在出丑时,总以为别人都会注意到。
如果你一直盯着自己的一言一行,习惯放大自己的问题和失误,就会导致内心惴惴不安。
其实,摔了一跤,很快爬起来就好,周围的人并不会多留意;
开会说错话,后面尽量弥补和改进,同事也不会刻意嘲笑你。
考试落榜,大不了重新再来,焦点效应,旁人也并不会故意落井下石。
走过半生才明白,与其紧盯着自己的过失,给自己施压,不如打开视野,活出豁达。
听过一个故事。
有个表演艺术家生于一个大家族中,每次吃饭,大家围坐一起,热热闹闹。
有一次,他突发奇想,把自己藏在餐厅的柜子里,他以为,大家看不到他,一定都着急忙慌四处找他,可能无心吃饭,更无心思聊天吧!
焦点效应英语
所谓焦点效应,也叫社会焦点效应,是心理学上的一个名词。
说的是人经常会高估周围人对自己的关注度,可是实际上,在别人看来,你并不怎么重要。
我们都会有这样的体验:
在公共场合,做了一件糗事,顿时面红耳赤,想当场逃离。实在逃不掉的,恨不得用脚趾头抠出个三室一厅来。用现在的话说,是“大型社死现场”。
其实,虽然无法避免这样想,可实际上很多时候完全没有必要。用那句调皮的话说,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上面说的这个体验,是简单的举例,很多人应该经历过。
而在实际工作、生活中,有一种焦点效应表现为:我们经常会高估和别人的关系。
比如说,在你看来,焦点效应,你和他是生死之交的朋友,但是在他看来,只把你当成普通朋友而已。你们的关系,根本就没有你想的那么铁。
焦点效应是什么意思
心理学上有个专有名词,叫“焦点效应”。
指的是人很容易太过看重自己,从而高估别人对自己的关注程度。
关于这一点,康奈尔大学的教授基洛维奇曾做过一个实验。
他买了一件样式特别前卫的新款T恤,让一个学生穿上。
进入教室前,他问这名学生:“你觉得大概多少人能注意到你的T恤?”
学生回答:“肯定有过半的同学会注意我!”
课程结束后,基洛维奇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调查,问他们是否注意到有一名穿着前卫T恤的同学。
结果只有23%的人注意到了这一点。
曾经有过这么一段经历,在小学阶段,我是学校的领操员,每次早操站在主席台上都特别紧张,因为跟下面同学要做反向的动作,有时候思想一跑偏就按照原来正向模式做操,看到台下很多同学跟着做错了,心里总是莫名的自责,焦点效应,这一天带操下来就觉得同学们下操一定会议论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