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引之是清代著名的学者,为江苏高邮人,字伯申,号曼卿。王家在江苏是书香世家,同时也是官宦世家。从他祖父王安国开始,一直到他这一辈,都是训诂大师。王引之与其父亲王念孙甚至因为在训诂方面的成就,得高邮二王的赞扬。
如何评价文简公王引之(文简公是谁)
王引之的祖父官至左都御史兼领广东巡抚、礼部尚书、吏部尚书,父亲王念孙为直隶永定河兵备道,王引之是家中长子,因此受祖辈看中,自小对其严格教导。而王引之也没有辜负自己的父亲和祖父的期待,不仅在训诂方面取得很高成就,仕途上也官至尚书。
嘉庆四年,王引之中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晋皇帝侍讲,升礼部左侍郎。历史岁以后,相位工部尚书,后先后代理礼部尚书、户部尚书,任礼部尚书,复任工部尚书。
张舜徽先生曾评价王引之:高邮王氏父子之学,甚为当时所称。引之自少读书,一本庭训故亦邃于名物训诂。所为《经义述文》虽多称引父说,然亦自抒己见,不鲜发明。念孙为《广雅疏证》,自《释草》以下诸篇,由引之续成之;而《读书杂志》十种,复多录引之语。乾嘉中,学术臻于极盛,而有父子讲论之乐者,世交推高邮王氏为海内无匹云。
王引之便接受父亲教导,从少年起就开始从事声韵、文字、训诂学研究。他不仅深得其父真传,更重要的是还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王念孙曾经大喜说道:此子可以传我所学!
王引之是一位非常严谨的学者,对待文学没有一丝一毫的忍让。从事训诂校正之时,他坚持以近代实验的方法,力主寻求真理。所谓的实验法,大致与今日我们所说的理论付诸实践相同。《广雅裪,莠也》《七月》毛《传》裪,裪草,《毛郑诗考正》裪者,幽莠等,王引之则依据实验。余目验之不然也。莠于夏至前后始作采,小暑大暑之间乃其正秀之时,是秀于六月,非秀于四月也。坚持寻找最正确的说法,以此完善文学著作。
萧一山指出:王引之乾隆间第一流之经学大师也。这个说法一点也没有错,王引之曾经从二十岁起便开始专研《易经》、《诗经》、《尚书》、《周官》、《仪礼》、《尔雅》、《礼记》、《春秋》三传、《国语》、《春秋左传名字解诂》等书,著成《经义述闻》三十二卷,《经传释词》十卷。这两部书对古代经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阐述,是经学研究大作。
王家在江苏高邮是书香世家,王引之的祖父王安国、父亲王念孙,包括他自己,祖孙三人都是训诂学大师。特别是到了王引之这一代,也许是因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缘故,不仅尽得其父王念孙真传,甚至隐隐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之势。
王念孙留下《读书杂志》、《 广雅疏证 》、《道河议》、《河源纪略》、《古韵辩》。《释大》等训诂学著作。而王引之则引经据典,从二十岁起开始涉足专研古学经典,最终著成《经义述闻》三十二卷,《经传释词》十卷二书。
胡适评价:清朝王引之的《经传释词》用归纳的方法来研究古书中词的用法,可称的一部文法书。王氏训诂,善破假借,是其主要特点。
除此之外,王引之在朝为官之时,还曾经奉旨勘订《康熙字典》讹误,辑为《考证》十二册。今日的《康熙字典》有多个版本,其中有一个版本便是《康熙字典(王引之校对本)》,便是出自他的《考证》。
王氏一门国朝经师,绍承汉学,为后世文学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