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段苏权百度(段苏权故居)

段苏权百度(段苏权故居)

段苏权百度(段苏权故居)1937年9月,时任八路军政治部主任的任弼时正在八路军太原办事处紧张的处理公务,突然勤务兵进来报告说有一个乞丐指名道姓要找他。当时任弼时非常忙,哪有时间接见来客,他头也没抬问了一句:“他叫什么名字?”年轻的勤务兵告诉任弼

1937年9月,时任八路军政治部主任的任弼时正在八路军太原办事处紧张的处理公务,突然勤务兵进来报告说有一个乞丐指名道姓要找他。当时任弼时非常忙,哪有时间接见来客,他头也没抬问了一句:“他叫什么名字?”

年轻的勤务兵告诉任弼时,那人说是任弼时的老部下,这次是从湖南一路要饭过来的,他说他的名字叫“段苏权”。

段苏权百度(段苏权故居)

段苏权百度(段苏权故居)

“段苏权”?任弼时手中的钢笔掉在了文件上,他猛地抬起头吃惊地望着勤务兵,随后突然站起身来抓住勤务兵的肩膀问到“你说什么?那人叫什么?段苏权……”

勤务兵被任弼时这激烈的动作吓到了,结巴着回答“对,他,他说,他,他的名字,就叫段苏权。他就在大门外面……”

任弼时直接冲出了办公室,来到大门口,他看到有一个又黑又瘦、衣衫褴褛的乞丐正蹲在大门旁边的台阶上朝里面张望。

那个乞丐一看任弼时出来,立刻站起身,来到任弼时的面前给任弼时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两人四目相对,眼睛里泛出了泪花。

任弼时问他:“你是段苏权,小段?”乞丐立刻大声回答到:“报告首长,中国工农红军黔东独立师,政治委员段苏权,向您报道!”

任弼时听到这熟悉的声音,立刻认出了眼前这个蓬头垢面的乞丐,正是当年负责掩护红军主力撤退的独立师政委,段苏权。两人随即抱在一起,失声痛哭!

良久,任弼时擦了擦眼泪说到:“小段,你终于回来了,没想到你还活着啊。我们都已经给你开过追悼会了……”说吧,二人有喜极而泣。

这位乞丐政委一时间成了八路军办事处的新闻人物,年轻的八路军战士都在向老同志询问他的情况。后来,他们才知道,这就是那位18岁担任政委,以八百个人,四百条枪拖住上万追兵的黔东独立师政委,段苏权。

他的故事堪称传奇,段苏权出生在湖南一个农民家庭,家境并不富裕。自幼艰苦的日子在他心里种下了改变命运的种子,当年的湖南尽管贫穷落后,但也是新思想和革命运动极为活跃的地区。

湖南人倔强的性格很早就在段苏权身上体现出来,1926年,年仅十岁的段苏权就主动参加了农民运动。和他同龄的人,大部分还不清楚农民运动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闹革命。

段苏权在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中,不断的和共产党人接触,逐渐产生了对共产主义的向往和敬仰。1934年,段苏权在十四岁的时候就积极申请,加入了共青团。

由于他学习努力,表现突出,很快就获得了党员资格,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

那个时候正是苏区和红军快速发展壮大的阶段,1932年,段苏权带领一群优秀的少先队员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

加入红军之后,段苏权在部队中学习到了丰富的军事知识,并随军参加了“反围剿”战斗,一度取得优异战绩。后来被提升为湘赣军区红六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

段苏权所在的红二、红六军团在湘西以及黔东地区开辟了革命根据地,1933年根据形势的需要,上级决定率领两个兵团从贵州地区返回湘西。

为了保障主力安全转移,二、六兵团指挥部决定命令独立师留在黔东地区进行游击战争。同时负责吸引敌人追兵的注意力,掩护主力部队向东转移。

当时的独立师虽然表面是一个师的编制,但实际上是一支只有800人的队伍,并且当时平均两个人才能分配到一支枪。掩护主力转移的任务非常艰巨,但是师长王光泽、政委段苏权毫无怨言,向指挥部保证,不惜一切代价,坚决完成任务。

当时贵州军阀王家烈、四川军阀刘湘判断出红二、刘军团有可能要向东撤回湘西地区,于是急忙调集主力部队向黔东地区集结,妄图将二、六军团合围在黔东地区。

1933年10月末,红二、六军团在南腰界开拔向东快速转移,此时王家烈的先头部队已经赶到。不过,贵州军阀的战斗力是各地军阀体系中最弱的,尽管他们的任务是追击红军,但和往常一样,和红军刚刚交手便溃败下来。

虽然王家烈的先头部队对我军形不成威胁,但也暴露了我军主力的位置和转移方向。因此,前敌指挥部命令独立师立即向西进军,同时主动袭扰敌军,造成我军主力调头向西意欲向贵州腹地发展的假象。

王光泽和段苏权率领的独立师虽然人数不多,火力也不够强,但是队伍的战斗意志坚定,战斗力非常强悍。前敌指挥部敢把掩护主力的任务交给这样一支队伍,就是因为非常清楚这支队伍的战斗力。

800多人的红军队伍,开始一路高歌向西前进,一路上将各地民团和小股敌人部队全部歼灭。并且大造声势,让敌人感觉到这是红军主力在行军。

独立师在贵州所向披靡,让王家烈和刘湘弄不清楚到底哪一支部队才是红军主力。但是王家烈心里非常清楚,即便东进的那支部队是红军主力,自己追上去也打不过,况且刘湘的川军这个时候也已经进入贵州了,所以还是要先保住自己的老窝。

于是,王家烈命令在自己在黔东地区所有的部队,不再追击东进的红军,全部调头向西,围堵那支向贵州腹地快速行进的红军。刘湘看到王家烈开始向西调兵,随即也命令主力跟着贵州兵一起围堵红军独立师。

当王家烈和刘湘的部队开始向独立师集结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此时的这支红军部队只是一支不到800人的小分队,也就一个营的规模。但他们却听说这支部队非常厉害,所到之处攻无不克。

因此,王家烈和刘湘也不敢怠慢,整整抽调了十个团的部队来对付独立师,总规模超万人。

王光泽和段苏权知道敌人此时此刻已经上钩,他们已经成了敌人的重点目标。但仅凭他们手上的这点兵力根本不可能和敌人硬拼,于是他们采取快速穿插的战术,和敌人来回周旋。

黔东地区山高林密,地形复杂,即便是本地人有时候也会在山上迷路,独立师就利用地形复杂的特点,带着敌人在崇山峻岭之间来回穿梭。

川军和黔军合计上万人的部队在深山老林里围堵红军,但红军却行踪不定,并且还会不时的突然现身突袭掉队的小股部队。

军阀部队和红军独立师就这样在高山密林之间来回纠缠,不知不觉之间,双方竟然在这里僵持了半个月。此时的红军主力已经安全回到湘西地区,独立师圆满完成了掩护任务。

但是,经过半个月的快速穿插和战斗,独立师的损失也很大,此时他们的兵力已经折损过半,弹药和粮食也快消耗完了。

王光泽和段苏权商议,根据当时的情势,必须尽快想办法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向湘西转移找主力归队。

11月中旬,独立师转移到贵州梵净山地区,在护国寺暂作休整。但是敌人很快得到消息,立即向梵净山地区集结。王光泽、段苏权依据地形优势从高处反击敌军,敌人的先头部队损失惨重,只得固守待援。

段苏权和王光泽认为,梵净山虽然地势险要,但绝非可以长期坚守的阵地,因此必须快速转移。于是他们趁夜色翻越梵净山,快速转移,并于次日突袭孟溪公所,进入四川秀山地区的梅江古镇。

此时的独立师最需要的就是一个短暂的休整时间,但敌人并没有给他们以任何的喘息之机。很快,敌人的大部队就进入了梅江古镇。

古镇的面积不大,且没有险要地形可以据守,于是王光泽和段苏权带领红军战士们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那场战斗进行得非常惨烈,双方不断的进行枪战和白刃战,段苏权虽然是政委,但始终在第一线直接参与作战。尽管他当时只有十八岁,但已经是一名身经百战的老兵了。对于这种枪林弹雨,刺刀见红的场面早就习以为常了。

在梅江古镇的战斗中,段苏权的右脚脚踝被敌军子弹击中,身负重伤,无法站立行走。

敌军在与红军独立师的巷战中暂时溃败,王光泽命令部队立即转移,段苏权此时无法行走,便骑马随军行进。但他的伤势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脚踝部位流血不止。

本来王光泽已经命令战士用担架抬着段苏权行进的,但是段苏权坚持要骑马走在队伍的前面。后来由于道路崎岖,马不能行,他又坚持在战士的搀扶下与大家一起行走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

此时的独立师仅剩下两三百人的规模,并且还有很多的伤员,弹药和粮食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仅靠从击毙的敌人身上获取少量的补充。并且敌人现在也已经基本上摸清了独立师的现状,正在调集队伍紧紧地在后面追击。

为了保证部队的行军速度同时也为了保护段苏权,王光泽决定让四名战士轮流抬着段苏权跑步前进。

但段苏权认为这样也解决不了问题,于是他请求自己留下来,让部队先走,不要管他。王光泽当然不会丢下任何一位战士,何况是与他并肩作战的政委。

但段苏权的伤势很重,即便跟着部队,也很有可能耽误医治,况且现在独立师能坚持到什么时候,他自己也没有把握。

最后,段苏权发现山下有一个小山村,他让两名战士把他抬到村里,交给群众掩护起来。在段苏权的一再坚持下王光泽只好命两名战士按照段苏权的要求,将他抬到老乡家里。

山下这个小村庄并不大,只有十几间茅草房,两名红军战士抬着奄奄一息的段苏权找到村里的人。但是这里的村民都受到过军阀和劣绅的威胁,谁敢收留红军就杀头,还会牵连村里其他的人。

在两名红军小战士的苦苦哀求下,村里一位叫李木富的好心人不忍心看着这个年轻人就这么死在担架上,答应替红军照顾他。两名战士千恩万谢,他们给李木富留下一笔钱之后,就告别了已经昏迷的段苏权,急急忙忙追赶队伍去了。

李木富当天发了善心收留了段苏权,可却给自己家找了麻烦。村里的街坊邻居当着背枪的红军不敢说那硬气话,等他们一走,就马上堵到李木富家门口了。

这些村民不为别的,就是不敢让李木富把担架上的段苏权留在村里。那年月,军阀、土匪加恶霸,随便欺负老百姓,要是谁和共党红军沾上边,那就是杀头的罪,村里边都得跟着遭殃。虽说这些老百姓看着身负重伤的段苏权也心生怜悯,但谁也不敢拿自家性命去行善。

李木富接下了段苏权,却也顶不住村民的反对,只能把段苏权拖到山上一个非常隐蔽的山洞里。这个山洞非常小,洞口植被又茂密,从外面根本看不出来,外人更不知道这里有个小山洞。

李木富两口子把洞里面简单收拾了一下,让段苏权暂时住在里面,一日三餐准时送来,顺便帮他清理一下伤口。此时的段苏权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能不能活下去就看李木富两口子的了。

此后,段苏权就和独立师彻底失去了联系,或许此刻躺在山洞里的他正在想着伤养好之后如何去寻找独立师。但就在这几天,他的独立师已经全军覆没了。

王光泽率领剩余的独立师一百余人继续向四川省内的秀山方向转移,但最终还是无法突围。最后,王光泽命令部队化整为零,就地解散,剩余战士各自想办法突围,然后到湘西找到主力部队。

实际上所有的战士们都清楚,这可能就是最后的离别,部队在敌人的重围之中要么突围,要么被歼灭,解散之后,活下来的概率几乎为零。

王光泽解散部队之后,自己独自一人伪装成乞丐向西转移,但在过关卡的时候因为口音不对而遭逮捕。后来王光泽遭受了敌人的严刑拷打,最终坚贞不屈英勇就义。

独立师八百余名战士,除极个别与大部队走散侥幸生存下来以外,绝大部分壮烈牺牲。而最终归队的只有段苏权一人。

王光泽被执行枪决之后,川军对外大肆宣传自己消灭了红军的独立师,还生擒并枪毙了独立师师长王光泽。

由于川军号称在自己的“围剿”之下独立师“全军覆没”,而且此后也没有独立师的战士找到主力归队。因此,当时二、六军团首长判断独立师的确全军覆没。

为此,红军特地为独立师全体将士举行了追悼会,这其中也包括王光泽和段苏权。

段苏权被李木富安排到山洞里之后,情况并没有立即好转,伤口发炎引起的高烧让段苏权陷入了深度昏迷。就在那几天,当地的民团尾随独立师而来,并对沿途的村庄进行了搜索,严查红军伤病员。

当他们查到车里村的时候,很快就有人透露李木富救了红军伤员。在民团的逼问下,李木富无奈只得带他们找到了已经昏死过去的段苏权。

当他们看到段苏权的时候一度以为这个人已经死了,靠近之后才发现他已经气若游丝。他们搜查了段苏权的全身,将所有的钱财抢走,最后还想一枪打死他。

在一旁的李木富见他们抬起枪,急忙劝阻他们,钱财已经抢了,就积点德,别再杀人了,何况他现在这个样子也撑不了几个时辰了。

匪军一看段苏权这个样子和死人也没什么区别了,最终没有开枪,段苏权保住了性命。

实际上李木富真的以为段苏权这回是真的还不了阳了,但他没想到这个红军的生命力竟然如此顽强。两天之后,被饿醒的段苏权竟然自己爬到了李木富家要吃的。

李木富赶紧把他拖进屋里好生照料。李木富家里也不富裕,尽管他们夫妻尽心尽力照顾段苏权,也只能提供粗茶淡饭。但就是在这种条件下,段苏权的伤势逐渐好转起来,并且能够开始走路了。

段苏权在李木富家住了一段时间,他也看出来李木富家庭情况本就比较困难,再养这么一个伤员更是不堪重负。最危险的是,一旦民团再来村里排查,发现村里有红军,那情况就危险了。

所以,在段苏权伤势见好之后,就主动告别李木富,踏上了回乡之路。

段苏权计划先回自己的湖南老家,在家把腿伤彻底养好之后,再去寻找红军主力。但从贵州到湖南还有很长一段路程,自己没有路费,无法雇车,只能一路乞讨行路。

拄着李木富为他打造的拐杖,手里拿着乞讨的竹碗,段苏权的心里是何等的感慨。自己堂堂一个红军独立师的政委,现在却落到了沿路乞讨的地步。

段苏权的心里肯定是五味杂陈,换做是谁也不可能无动于衷,但他始终没有怀疑过自己的信仰,也没有改变归队的决心。

段苏权就这样一瘸一拐在崎岖的山路上一步一步向家乡的方向艰难行进,一路之上风餐露宿,风吹雨打更是习以为常了。

这一路的乞讨也并非一无所获,当他到达湖南边界的时候,已经靠乞讨积攒了一笔钱,足够支付回家的路费了。

可就在此时,他遇到了土匪,身上所有的钱都被抢光了,他又得靠乞讨继续赶路。

进入湖南之后段苏权的碰到了好运气,本来发愁无法渡江的他在河边遇到了一艘运米的粮船,经过和老板的一番商议,最终他得以免费搭船抵达岳阳。

到达岳阳之后,段苏权继续赶路,却不曾想遇到了一位叫刘维初的老乡,在他的帮助下,段苏权得到了一段安静的休养时间。并且刘维初还帮助段苏权写信给家里,不久之后段苏权就被父亲接回了家。

段苏权随红军转战湘、川、黔三省,身经百余战,在枪林弹雨里摸爬滚打出来,任职红军独立师政治委员。尽管如此,他当时也只是一个不满19岁的年轻人。

段苏权被父亲接回家之后得到了很好的照料,腿上的伤也慢慢好了起来。但是段苏权14岁就跟着红军轰轰烈烈地闹革命去了,现在回来了肯定会被反动军阀盯上。果然,没过多久,国民党就找上门来调查了。

好在当时从红军里退下来的人也不少,况且他跟红军走的时候只有14岁,还是个孩子,现在又一路要饭回来,在反动民团眼里就是个倒霉蛋。最终也没有追究段苏权的责任,他们没有想到这样一个19岁的年轻人,竟然是红军的师级干部。

由于身上的伤没有完全恢复,再加上当时国民党实行的保甲制度,对老百姓实行严密监视。而且他的家乡交通不便,消息闭塞,也不知道独立师和红军的消息,一时间无法尽快归队。

为了隐蔽自己的身份和归队的意图,段苏权按照父亲的意愿,娶了同村的谭秋英,并且在家乡入了私塾读书还找了份杂役的工作,安安稳稳过了两年日子。如此这般才让保长、乡长们放松了对他的警惕。

1937年段苏权在村里突然遇到了当年一同参加红军的同乡谭毛苟,两人多年未见于是畅聊了许多。

原来谭毛苟跟随红军到达陕西,在同东北军的作战中被俘,后来就在东北军里当了兵。这次是请了假回家探亲的,没想到段苏权竟然还活着,他听说红二、六兵团独立师全军覆没,没有一个人活着归队。

谭毛苟还告诉段苏权,1936年末爆发了西安事变,现在是国共合作的时候,红军改名叫八路军也是合法的部队了。八路军的办事处就在山西太原,当年的红军现在也不用再躲躲藏藏了。

经过谭毛苟的介绍,段苏权才知道这几年外面竟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共合作了,日本人也公然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谭毛苟还告诉他,听说任弼时就在太原八路军办事处,是总政治部主任。

得到了红军和老上级的确切消息,段苏权在家里再也坐不住了,于是他请求谭毛苟帮助他去找队伍。谭毛苟也是红军出身,理解他对队伍和党组织的感情,再说现在八路军也划归国军序列了,再没什么风险了。

于是谭毛苟答应将自己的证件和通行证借给段苏权,让他冒充自己的名字北上太原,自己过些时间再去补办一份就行了。

得到了谭毛苟的相助之后,段苏权立刻回到家里把自己的想法跟父母和妻子详细讲了一遍。起初父母是不同意他再出去冒险,就这样安安稳稳地过日子挺好。

但段苏权坚定自己要去找组织归队的决心,父母和妻子最终支持他北上归队。有了朋友和父母的支持,段苏权踏上了赶往山西太原的路程。

尽管家里拿出了所有的钱给他做盘缠,但从湖南茶陵到山西太原遥遥三千多里的路程,这点钱根本不够用。

没有盘缠也无所谓,段苏权横下一条心,一定要找到组织。当年身无分文,一瘸一拐的要饭不也从贵州回来了吗?这一趟就再一路乞讨走过去!

就这样,段苏权拿着仅有的一点路费,背着一个小包袱,告别父母和妻子一路向太原走去。果然如段苏权所料,盘缠很快就用光了,他就一路要饭,历经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来到了太原八路军办事处。

段苏权归队之后向组织上做了报告,详细讲述了他“复活”的经过,并且多次提到在路上拯救他性命的李木富夫妇、刘维初一家、同乡谭毛苟,还有那位不知姓名的运粮商人。他告诉战友,等到将来革命胜利了,一定要亲自去感谢他们!

此后,段苏权归队参加了抗日战争、国共内战、抗美援朝、援助老挝等战争,战功赫赫,被人称之为“当代马援”。建国后被授予少将军衔!

段苏权一直未曾忘记当年那些救命恩人,没有他们,自己可能真的就会葬身在苍茫大山之中了。建国后,段苏权将军亲自去往贵州,找到了当年救他的李木富,当面向他表示了感谢。段苏权还叮嘱当地政府,李木富夫妇当年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了红军政委,为革命立下了大功,政府要照顾这些革命功臣。

段苏权将军复活的传奇经历,再一次证明了红军和群众的“军民鱼水情”,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就不会有后来革命的胜利!

我是史海魅影,关注我为历史点赞。

上一篇: 陈康堤(陈康堤名字含义是什么)
下一篇: 闻鸡起舞文言文(闻鸡起舞文言文翻译)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