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曹镜明
题丨朱自清《背影》影响太负面!教授列出4点原因,怒斥要移出教科书
欢迎大家留评交流,对《背影》的看法!
朱自清(朱自清的《背影》原文)
在之前的文章中,笔者针对网络上比较热门的,富有争议的教科书“去鲁迅化”做出了讨论,得出的结论是雷声大雨点小,虽然闹得很热闹,可事实上并没有几篇文章被扯掉,只不过是新增的一些文章,着实是令笔者费解,不知道是凭借怎样的条件选进来的。
无独有偶的是,自从笔者和大家交流完这篇文章之后,在大数据的计算下,推荐了很多相关文章。其中有一则文章的内容,着实是笔者愤怒,甚至是无法理解。
自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系的丁启阵教授,发表了一篇一千多字的文章洋洋洒洒地讨论着一个问题,或者说是表达着一个观点:
著名作家朱自清笔下经典散文《背影》内容影响太过负面,强烈要求移出教科书!
这是结论,那么丁启阵教授又是如何论证这个观点的呢?
上述是丁启阵教授在认真研读完朱自清笔下《背影》之后,经过三思所得。
朱自清笔下的这篇《背影》,笔者相信绝大部分上过学的朋友,都应该有读过,可以说是“名篇”也不为过,尤其是笔者在写这篇文章之前,还有专门找出这篇文章来,重新拜读一番。
然而,笔者不管是正着读,还是倒着读,都没有读出丁启阵教授领会的意思,反倒是对这场父子之间的和解,乃至于父爱的无言,有了更深的感触。
不过丁启阵教授指出的一些问题,也确实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需要读者引以为鉴。
首先是违反交通规则,横穿铁路的事情,这个确实是存在。不过朱自清既然敢这样写,朱自清的父亲好歹也是曾经是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从身份上来说,都是比较显赫,有社会地位的,肯定会比较注重日常的规则。
那么是否存在另外一种情况,当时的相关法律,也就是交通规则这块内容并不完善,即便是真的横穿铁路也算不得什么问题。
这样朱自清父亲的行为,放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交通规则之中,即便是不文明的现象,但也没有达到触犯法律的程度。
根据这个猜想,笔者也有在网络上搜集了相关资料,得出的结论也是非常的模糊,即便是偶尔有明确的文字记载是不允许的,也是仅限于火车到站前的那段限定时间内,而且更多的描写是当时绝大部分人存在这样的一个行为。
其次就是娶姨太太的事情,这和横穿铁路是同一个道理。
事情发生在1917年,成文于1925年,时间上属于民国,即便是受到新思想的冲击,客观上承认了一妻一夫的婚姻关系,可实际生活中,还是延续着旧社会的习俗。
这个时期的社会,男人娶妻纳妾还是一件十分正常,乃至于“合法”的事情。
直到北洋政府倒台,也就是1928年之后,才总算出台了一部名为《民法·亲属编》的法典,明确规定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纳妾者按重婚罪处理。
不过即便是出台了《民法·亲属编》,对于民间依旧是没有什么约束力,当时的达官显贵和军阀悍匪均以妻妾成群为荣,视作男人的本事。值得一提的是,有位当时的风云人物就因为小妾太多累死的。
换而言之,当时朱自清父亲的纳妾行为,对于一些开明的知识分子来说,或许有些不妥,可至少于当时的社会氛围来说,还是十分正常的。
如若跳开历史的因素来单一地评判这件事情,至少是对于这件事情的不尊重。
最搞笑的还是带坏学生的理由,以《背影》的程度都可以带坏学生,那几乎所有的影视作品都不合格,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
还有就是人物形象具备旧社会面貌,朱自清父亲本身就是旧社会人,怎么可能不具备旧社会面貌?还什么文中朱自清流了四次眼泪,不够男子气概,可情到深处怎能不泪流?
朱自清的流泪只能证明朱自清的有血有肉,还没有麻木到自私自利的地步,见到父亲无言的付出,以及两人之间的相处关系,一时之间,感同身受,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延伸来讲,丁启阵教授之所以能提出这样的意见,只能说他自己已经麻木了!
后来,笔者也研究了一下这位丁启阵教授的学术背景,发现这位教授的任教经历也是非常的有意思,居然还远赴韩国汉城(首尔)诚信女子大学、日本东京大东文化大学担任过客座教授。
有这样的一段经历,表达出如此的观点,似乎也就可以解释得通了。
作者自荐:
1)教授在美女身上练书法!专家:美女肉体美的,书法美的,作品大美
2)别把人当垃圾一样烧掉!北大教授:恢复土葬,是对人最起码的尊重
3)厦大教授金岩石:高房价不是为了让富人发财,是让穷人能住上房子
4)央财教授王福重:农民工不读书、不搞发明,是国家发展进步的累赘
5)结婚是违背人性的?教授:暧昧最美,婚后大部分疾病都和伴侣有关
本文系【曹镜明】原创,图片来源网络!#砖家##教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