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在人类历史上,只是短暂的一瞬间,中国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现在的中国,是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经济第二大国,面积第三大国,是发展最快的国家,就像是一个火车头,拉着全世界的经济往前走。
这无论是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还是在人类的文明史中,都是绝无仅有的奇迹,没有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够做到这一点。这个伟大的奇迹,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出来的。
中国在南半球还是北半球(中国在东半球还是在西半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就有力地证明了,我们的政治制度和国家体制是合理的,先进的。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英明的,正确的。所有的人,包括我们的敌人,都不得不承认这两个基本事实。
然而,四十年,对一个人来说,却是一段漫长的岁月。
后半生从1978年开始,到2018正好40年。那么,这40年里,我是怎样度过的呢?
1981年,改革开放的大潮,把我冲到了美利坚。
但是,到了美国之后,看到的却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高楼大厦遮天蔽日,地铁纵横交错,大街上车水马龙。
出国之前,我跑遍了北京城,好不容易买到了两个纸板箱,外面包了一层塑料布,还像宝贝似的。
到了纽约下飞机,两个箱子都被压扁了。我想换个箱子,到商场里一看,各种箱包式样新颖,琳琅满目,任凭自己去挑选。
那时候,中国的商店,货物都在柜台里面,顾客想买什么,必须央求服务员。而服务员常常是爱答不理,横眉竖眼。
后来看到美国的学校,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环境优雅,建筑别致。那时候中国的学校,都是破破烂烂的。
于是常常想:“我们中国的孩子,什么时候能上美国那样的学校该有多好啊!”。
带着挑剔的目光,怀着矛盾的心情,我终于找到了“水深火热”的证据。
在曼哈顿街头,我看到了一对五十岁左右的夫妻,偷偷地捡起了别人遗弃在路边的半瓶水解渴。
晚上在公园里,几乎每棵树下,都有一堆破烂东西,是那些无家可归者的住处。就在那些金碧辉煌的建筑物下面,有人睡在纸箱子里。
1982年,我随美国考察队去了南极。与我合作的教授问我:“你们中国人为什么不去考察南极。”我无言以对.
他告诉我说:“对于我们美国人来说,世界上所有的地方我们都要去。”我听了以为他是一个帝国主义分子。
后来证明,他也许是好意。因为我发现,南极非常重要,西方人探索了几百年,日本人考察了七八十年,我们中国人还站在圈子外面,不仅与我们的国际地位极不相称,对我们的国家利益也极为不利。
当时我下定了决心,回国以后一定要组织一支队伍考察南极。
研究了南极之后,自然而然又想到了北极,地球有两个极,中国人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经过一番奔波,终于得到了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会和中国地震局的资助,于1991年一个人进入了阿拉斯加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结果发现,北极比南极重要得多,对我国的影响也比南极大得多。
于是又开始推动北极考察。经过一番努力,1995年,由国家科委批准,中国科协主持,中国科学院组织,组成了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队,对北冰洋中心地区进行了综合性的科学考察,顺利地到达了北极点。
到2015年,我10次进入北极考察,两次在北极越冬,一共加起来,在北极住了三年多。
就这样,我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跟随改革开放的脚步,从中国来到了美国,从南极到达了北极,从东半球到西半球,从南半球到北半球,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跑遍了小半个世界。所有这一切,都是由于改革开放的缘故。
现在的中国,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高速铁路世界第一,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国家的面貌日新月异。
但是,我们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距离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不能盲目乐观,必须要有忧患意识。发展和困难共生,机遇和挑战并存,如果爆发战争,我们打不赢,一切都将化为乌有。
那么,怎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呢?必须发展科学技术。什么时候中国的科学技术走到了世界最前列,中华民族就实现了伟大的复兴!中国梦也就变成了现实!
实际上,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在两个层面上同时往前推进的。首先是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他们是科学研究的专业队伍。
但是,科学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民众中培养出来的,广大民众是科学发展的土壤和基础。民众的科学素养越高,科学家的队伍则越壮大,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就越迅速。科学技术发展越快,民众的科学素养也就越高。二者是相辅相成,水涨船高的关系。
时光荏苒,星转斗移,转眼已经垂垂老矣。现在,我主要在做两件事:一是讲课,给小、中、大学生和研究生、公务员以及社会听众介绍南极和北极,已经讲了1000多场。
二是写书,到2018年,已经出版了105本书,2020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又为我成立了工作室,整理出版我的作品。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科学普及,特别是为了我们的下一辈。
写给孩子的科学思维启蒙作品《暗物质探索者》
鄙人不信鬼神,但却承认命运。所谓的命运,就是社会机遇。我幼年时生活在农村,贫穷而闭塞,天天梦想着走南闯北,看看外部的大千世界。
后来走到了南极和北极。我初中时爱好文学,曾经梦想着当作家和诗人,现在成了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还发表了几首小诗。命运就像是开玩笑似的,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
平心而论,我这一辈子,虽然历尽磨难,却也算得上是个有福之人。我小的时候土匪横行,兵荒马乱,几次到了死亡的边缘。
后来考察南极和北极,危机四伏,九死一生,死神随时伴随在身边。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有什么后福呢?我最大的后福,就是遇到了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
我在北京住了56年,现在一出门,感觉就像是到了一个全新的城市。我到全国去讲课,看到我们的学校既漂亮,又大气,完全可以和美国的学校相媲美。
记得1966年,在中关村大操场开大会,周总理讲话,秘书跑来报告说:“总理,电话!”周总理回到汽车里接电话。全场一片哗然,纷纷议论说:“汽车里还能接电话?”现在几乎每个人都有手机,比周总理当年用的电话要高级多了。
我经常出差,无论是坐高铁,还是乘飞机,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风景如画,朝气蓬勃,到处蕴藏着无穷的生机和潜力。
人到老年,有什么能比亲眼看到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对世界的影响举足轻重,更加欢欣鼓舞,更加豪情满怀,更加扬眉吐气,更加幸福快乐的呢?有诗曰:
改革开放四十年,
神州处处换新颜。
炎黄子孙齐奋起,
中华复兴超西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