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山脚下的岱庙里,有一处古柏园,园中有一方石碑,上书“第一山”三个大字,这是北宋大书法家米芾的杰作,很受游人的欢迎,是岱庙中的主要网红打卡地之一。
泰山岱庙(泰山岱庙简介)
石碑高2.72米,宽1.07米。“第一山”三字,写的气势磅礴,有行云流水之感,不愧为大书法家的杰作。
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大书法家对五岳之尊的泰山的赞美,树立在这里,特别的恰如其分,是泰山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殊不知,这三个字并不是大书法家为泰山所题写的,最初也并非立在岱庙之中,而是由它处迁移过来的反倒是因为到了岱庙而出了名。这是书法家本人也没有想到的。
米芾(1051年-1107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芈,祖居太原,后迁湖北襄阳,谪居润州(现江苏镇江),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
米芾与历代名人一样,喜欢游历名山大川,在游历中获得创作灵感。
当他游历到平阴东阿镇少岱山时,被其独有的气势和景色所吸引。
少岱山不大,却立于谷城之内,黄石山之南,又是阿胶之乡,是鲁西南商贾重地。山上庙寺很多,多仿泰山庙寺所建。碧霞元君行宫,管仲亭等,更是闻名遐迩。
米芾遍游少岱山,赞美不已。于是提笔书写了“第一山”三个大字,是发自内心地赞颂少岱山的溢美之词。真可谓是神来之笔,被后人刻字立碑于庙前,以示纪念。
大约在20世纪50年代初,少岱山庙宇被人为拆除,“第一山”碑幸免于难,被有识之士运至岱庙保存。
没想到一个不经意之举,制造了一个传奇,使这块碑声名远扬,成了一大景观。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