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永新县的乡亲们之间曾经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乡绅贺焕文家的祖宅选得好哩!占了块风水宝地。
贺焕文的长子贺敏学、长女贺子珍率先走上了革命道路。1927年,贺子珍组织了永新农民武装暴动,解救了狱中的哥哥以及其他革命人士,俨然一位巾帼英雄。随后兄妹二人便上了井冈山,在那里,贺子珍与毛泽东相识相爱,谱写了一段佳话。
贺焕文(贺焕文的后)
在哥哥姐姐们以身作则的影响下,贺敏仁也年纪小小就离开家乡,加入了红军。
眼看“贺家出龙凤”的说法还要延续,却从毛儿盖传来了惊天大消息:贺敏仁偷了寺庙的上千块银元,严重扰乱军中纪律,已经枪毙了!
而贺敏仁案的疑云,还远不止这些……
可是这些都只是空想,一点也没能阻止事情的发展。时间一到,枪声如期响起。
贺敏仁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戛然而止了。
当时向中央请示的电报虽然发出了,也得到了缓期执行的复电,但当复电发来时,贺敏仁已经被枪毙了。
一般来讲,事关人命的大案一定会得到重视、很快批复,电报又是先进的无线传讯技术,一来一回之间也不会花费太长的时间。而就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贺敏仁就已经被严厉惩处,失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是什么让这个判决下得如此急迫?
他顿时精神一振,心想既然是庙,那总会有点贡品吧?打着偷点贡品吃的念头,他悄悄溜进了这座庙。
于是,他在地上搜集了百来个铜板,快乐地一路抛玩着走回了营。
由于真真切切维护着无产阶级老百姓的利益,红军到了每一个地方都打土豪、分田地,让老百姓不再被无情盘剥,这些所作所为,被老百姓看在心里,自然记住了恩情。
再加上我们党组织有力的宣传活动,把我们的思想也传递给人民,更是营造了军民鱼水情,红军所到之处无不与当地居民亲如一家。
要知道红军是人民子弟兵,是扎根于人民的,而如果被与人民隔绝,就相当于一棵大树的根系被拔出泥土,脱离了养育自己的土地。因此,在新的地区取得人民的信任,再次扎根于人民,是非常重要的。
正因如此,在进入藏区之后,红军再次提起了关于人民军队建设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要求严抓纪律。
而正在这个节骨眼上,师部却接到了一条举报:贺敏仁私自进入藏民的喇嘛庙,擅自拿走了一千多枚银元!
当时有人说贺敏仁其实只是犯了个小错误,不需要重罚,但也有人说贺敏仁的行为严重违反纪律,破坏了军民之情,两种观点争执不下,最终迅速枪决以明军纪的声音占了上风。
当贺子珍得知这个消息时,贺敏仁的遗物都已经整理好了,只有一张毯子、一只小铜号。
她悲痛不已,也立即发现了此案中的疑点:当时的银元每块都有26克往上,上千块银元足有五十多斤,这重量叫一个健康的壮年男人过来搬都有些勉强,更何况贺敏仁一个才17岁,而且挨饿挨了几个月的孩子呢?
在长征路上,她还曾以自己病弱的身子,在炮弹的轰炸中保护同志。正是那次英勇的行径,让17枚弹片一直嵌在了她身体里,即使后来远赴苏联也没能取出,留下了一生的病根。
总而言之,贺子珍是一个觉悟高尚、思想解放的革命者。虽然失去弟弟的消息让她悲痛了一段时间,但她深刻知道贺敏仁违反纪律的严重性,于是她没有提出异议、要求翻案,更没有采取任何报复行动,只是如实把这件事呈报了上去。
毛泽东这才知道这事,他相当气愤:
他烦闷躁动地在房间里踱着步,走了几圈,终于稍微冷静下来,安慰起了贺子珍:
最终他们收起悲伤,擦干眼泪,继续投入到艰苦而伟大的长征中,投入到人民解放事业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