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需要在错误之中积累经验,来寻求新的发展,这本无可厚非,但是最大的问题则在于,人不应该完全依照自己的经验,来摸清自己向前进的道路。
真正的智者,懂得在别人的问题中寻找经验,也懂得在历史的教训中找到问题的根本。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意思)
智者懂得向他人寻求经验不以为耻;而愚者却总抱着偏见自命不凡。
之所以有如此高的赞誉,就是因为李世民开创了唐代的贞观之治,这也是历史上最为人称道的盛世。
可以说唐朝的贞观之治是整个历史朝代中最为辉煌的一页,就像李世民本人的名字一样“济世安民”。
而李世民之所以能够塑造如此辉煌的成就,和他本人具备“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以及“以史为鉴的反思精神”有很大关系。
李世民说过这样一句话流传甚广,叫做: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而唐太宗不仅能明白这个道理的重要性,更是在为政期间,时刻谨守以史为鉴的教条。
比如有一天,太宗问魏征:“君子怎么叫做明,怎么叫做暗?”
魏征就说:“能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是明,偏听偏信就是暗。从前尧帝明晰的向下面了解情况,所以才知道有苗的恶行;舜耳听四面,眼观八方,所以属下都不能蒙蔽他。而反观秦二世却不是如此,他偏信赵高,导致最后被赵高所杀;梁武帝偏信朱异,才招致台城下臣的羞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最后死于扬州兵变。所以只有善于听取意见,亲贵大臣,才无法阻塞言路,下面情况才得以反映上来。”李世民听到之后,对这一番话表示了肯定。
《菜根谭》之中说过:一勺水便具四海水味,世法不必尽尝;千江月总是一轮月光,心珠宜当自朗。
海中一勺水便具备了四海之水同样的味道,而不需要将四海之水完全一一尝遍,千条江水映出的月光不过是一轮明月的影子,所以心中有一个如月亮一样明亮的心珠,就可辨别所有的事物。
正如世间之事,表象虽有不同,但其本质未变,由一件事情便可推知其他事情的发展;而从前人那些血淋淋的历史教训之中,自然可以看到后人所经历的因果始末。
而“以史为鉴”这个道理正是如此。
但是遗憾的是,人多有自以为是的毛病,大多数人总是守着自己卑微的自尊心,抱着偏见不放,从而被世俗的浅见遮盖了自己正确学习的精神,这岂不是极大的愚昧吗。
比如说韩非子之中老马识途的故事,就是如此。
齐桓公、管仲和隰朋等人攻打孤竹国,夏天去,冬天才回来,谁知回来的路上迷失了方向。
管仲就说:“现在老马派上用场了,我们可以借老马的智慧让它引路,只要跟在它后面便能回去了。”
于是就让老马走在前面,最后果然找到了路。
又有一次,一行人走在山林里面,因为没有水喝而饥渴难耐,这时隰朋说:“蚂蚁冬天居住在山南,夏天居住在山北,而在蚂蚁窝下面八尺之处必然有水。”
于是就派人去在蚂蚁窝下挖掘,最后果然找到了水源。
就像管仲、隰朋这样聪明智慧的人,也知道低下头像老马和蚂蚁学习,但是很多人却总抱着偏见不放,即便自身浅薄也不愿意向聪明的人学习智慧,这不是愚笨到了极点吗。
虽说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才能让自己真正刻骨铭心地吸取经验教训,但是人生苦短,也不能事事都用失败来寻找经验,如果能举一反三,从历史经验中寻找智慧,这才算真正的智者。
若想通达这种智慧,有两个最关键的地方:
其一、就是放下自己自以为是的偏见,用谦逊的态度向所有具备经验教训的人学习,正如孔子所说“不耻下问”的道理。
其二、就是能够认识到事物之间共同的规则,世间的事情尽管表象不同,但是它本质上也会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存在,也就是说其规律是不变的。
就像《菜根谭》中所说江中的月亮一样,不同的江水都会映照出同样的月亮,而这个月亮则来自同一轮明月,所以只要认识了天上的这轮明月,也就认识了江中所有的月亮。
也正是因为有这一点作为基础,“以史为鉴”的观点才能立得住脚,当我们通透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从别人的经验中找到可以为自己服务的智慧。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