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前方活捉张辉瓒(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毛泽东《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1931年1月28日,中央革命根据地军民在江西东固召开反“围剿”胜利庆祝大会。没想到后来竟演变为一场批判大会——
当看到被押到会场的一名俘虏时,群众们顿时情绪激动,“剥皮”“抽筋”“点天灯”等喊杀声此起彼伏,场面一度失控。而维持秩序的红军战士同样满脸愤怒。
这名俘虏是国民党第18师师长,前敌总指挥张辉瓒。这可是国民党高级将领啊!
工农红军这一仗打得太漂亮了——全歼18师师部和2个旅近万人,活捉18师师长张辉瓒,缴获各种武器9000余件、子弹100万发及电台等其他军用物资。
最后,张辉瓒竟被愤怒至极的群众处决了!他的尸体被悬挂在东固“翰林第”附近的“连理”樟树上示众。
不久,他的头颅被割下,置于“张氏宗祠”的横木匾上,匾旁系有白布一方,宣布他的罪状。然后,这放有头颅的木匾又被投到赣江水面,顺水漂流而去。
张辉瓒
这触目惊心的一幕本是毛泽东不愿意看到的,然而他阻止不了愤怒的群众。
蒋介石得到消息后震怒的同时更加震惊,没想到这些山沟里衣不蔽体的“农民”竟强大到了这样的地步!
他本没将他们放在眼里,甚至没派多少中央军出马;他还信誓旦旦地发布电文:谁若是拿了朱毛等项上人头,赏他5万块大洋。
没想到这话却先应验到自己头上了——爱将反被对方先拿下了人头。十足一个下马威,杀得蒋介石一个趔趄。
蒋可能想不到,毛泽东其实也将这个张辉瓒视为“香饽饽”呢。他并不愿意杀张,纵使当地的军民对其恨之入骨。
他甚至将张辉瓒写进了诗词中,要知道,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国民党将领的名字享受了这等“殊荣”。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个本在历史上如流星般划过,没啥名气的张辉瓒,却被很多后世人记住了。
张辉瓒,湖南长沙人,1885年生。他早年就读于湖南兵目学堂和军官讲武学堂,后来留学日本士官学校。1914年归国,任北京军需学校总队长兼军事学教员,很快又赴德国学习军事。
1916年回国,在天津从事反袁活动。第二年为躲避袁世凯重赏缉拿,回湖南老家参加护法战争,先后任湘军游击司令、兵站总监、湖南第4区守备司令、第4混成旅旅长等职。
值得一提的是,当张辉瓒任湖南第4区守备司令之时,比他小8岁的同乡毛泽东正在长沙求学,他当时就知道张辉瓒的大名,因为张当时已是当地响当当的人物了。
毛泽东后来还跟张辉瓒一起参加了驱逐张敬尧的驱张运动。
张敬尧
1926年,张辉瓒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第2军4师师长。后任第2军副军长、代军长。1928年10月,第2军缩编为第18师,张辉瓒任副师长,军衔中将。
1929年是张辉瓒罪恶的一年。那一年,鲁涤平被任命为江西省政府主席,为巩固统治,他亲调张辉瓒第18军来赣,并任其为南昌卫戍司令。
正是在那期间,张辉瓒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千余人,被人称为杀人不眨眼的“张屠夫”。
1930年10月,刚取得中原大战基本胜利的蒋介石立刻调集兵力,向红军发动第一次“围剿”。他指令鲁涤平来组织实施这件事,扬言要在3-6个月内消灭红军。
一开始,鲁涤平只集中了江西境内的7个师又1个旅,编为3个纵队对红军进行“围剿”,然而一个月过去了,鲁军非但没有取得丝毫进展,反倒被红军持续消耗、迟滞、迷惑。
鲁涤平
12月上旬,蒋介石坐不住了,亲力亲为的老毛病又犯了,火速赶到南昌亲自组织“围剿”。
他确定于中旬开始,各路“围剿”军以东固地区为总攻目标。此外还急调了第19路军,第56、49师,暂编第2旅一起堵截红军。
至此,国民党兵力从一开始的7个师又1个旅增至11个师又2个旅,共10万余人。
蒋介石下令,设立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任命鲁涤平兼主任,第18师师长张辉瓒为前敌总指挥。
张辉瓒别提有多得意了,他在誓师大会上口出狂言:“吾党与‘共匪’势不两立,此番不踏平赤区,‘剿灭’‘赤匪’,誓不生还”云云。
12月16日,各路“围剿”军开始向根据地中心区域进攻。张辉瓒等三个师进占富田、东固、龙冈、源头一带。
朱毛明察秋毫,决定先集中优势兵力,打击“围剿”主力军,即张辉瓒部第18师和谭道源部第50师。
25日,红军召开誓师大会。正是在这次大会上,毛泽东写出了那一副绝妙的对联,其中那句“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本来朱毛选择了谭部为首个攻击目标,打算歼灭其于小布。没想到谭道源比较狡猾,走了一半感觉不对又撤了回去。
于是替死鬼就成了张辉瓒的第18师。
29日,张辉瓒率18师和2个旅孤军冒进龙冈。时机来了!
张辉瓒
张被捕后,朱德和毛泽东都是不主张杀他的。
“总司令,你看,真是‘天助我也!’三国时,诸葛亮借东风大破敌兵;今天,我们趁晨雾全歼顽敌啊!”
早上7点,张辉瓒率领的第18师从龙冈以东,小别山以西开始登山。遮天盖地的大雾,着实让张辉瓒分不清龙冈的深浅,辨不明红军的虚实。
直到9点大雾散去时,大摇大摆进入伏击圈的张部先头部队就一清二楚地暴露在了居高临下的红军指战员眼中。
随着一声“打!”红3军先头第7师猛烈开火,给敌人以痛击。张辉瓒毕竟是喝过洋墨水的军人,确实也有两把刷子。
在发现上当的情况下,仍运用了一些战斗技巧,率部队坚持反扑了一阵,给红军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伤亡。
然而这也是他最后的挣扎了。很快,林彪率领的红4军长途奔袭而来,在红3军、红12军的配合下,完成了对18师的全包围。
下午4时,红军发起总攻。眼看包围圈越来越小,红军战士的喊杀声此起彼伏,张辉瓒知道大势已去,急忙带着手下残兵想逃跑,但为时已晚。18师9000余人全部为红军消灭或俘虏。
情急之下,保命要紧啊。张辉瓒急忙扔掉身上的中将呢子军服,换上一件士兵上衣就只身向万功山山顶爬去。
在半途中,他发现一棵大枫树下有个土坑,便急忙钻进去,将边上的茅草使劲往身上盖。
但是这仍然瞒不过眼明心亮的红军战士。不一会,红4军几个搜山战士就发现了这个人为扒拉痕迹颇明显的土坑,他们上前用枪一挑,身广体胖的张师长就露了出来,然后毫无悬念地被活捉了!
这是红军在江西第一次俘虏的国民党将军,也是在江西俘获的国民党最高级别的将领。
那谭道源的第50师后来怎么样了?1931年1月2日,工农红军对陷在深山中的谭部突然发动攻击,其很快被歼灭了2个团,仓皇撤退了。
至此,两个主力部队都被消灭了。也就意味着红军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
毛泽东得到这个消息后,非常兴奋,在马背上吟出了那首脍炙人口的词:“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就是这样,张辉瓒因为出现在词中而出了名。
张被捕后,朱德和毛泽东都是不主张杀他的。
而张辉瓒却大咧咧地回道:“你们要多少钱才能把我放了?”完全依照自己贪财的内心来衡量别人。
临近黄昏时,毛泽东也赶到了龙冈,来见见这位旧识兼同乡。囚室中,毛泽东幽默又不失严肃地说:
“总指挥先生,你率部从湖南剿到江西,从南昌杀到龙冈,今天就这样停止了吗?你在沿途的路上到处写标语、撒传单,说是要‘拔朱毛’,而现在究竟是你剃了朱毛的头,还是朱毛剃了你的头呢?”
张辉瓒连忙求饶。毛泽东大手一挥,表示他们“宽大为怀”,不会杀他。
出去后,毛泽东一再跟旁人交代不要杀张辉瓒,并说:“人家诸葛亮擒孟获敢七擒七纵,我们为什么连两擒两纵都不行呢?我看不能一擒就杀。”
而国民党那边呢,鲁涤平得知了军队惨败,且张辉瓒被抓的消息后,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急忙上报南京政府,将事实报告给蒋介石。
蒋权衡再三,指示电复南昌行营,同意赎救张辉瓒,并开出了优厚的条件:
向红军捐送20万元现洋、20担医药,释放由南昌所属监狱关押的100多名共产党政治犯,提供装备5000余人的枪械弹药等。
客观来说,这对当时物资奇缺的红军确实是非常“划算”的一笔交易。
然而国共双方的高层领导都没有料到,张辉瓒竟死于祝捷大会的群众之手,尽管毛泽东已经派人保护张了。
但因其在东固犯下诸如烧杀抢掠的滔天罪恶实在太多了,老百姓们恨啊!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话说张辉瓒的头颅顺着赣江漂流,被驻守吉安的国民党哨兵发现后,用渔船捞起交给了鲁涤平。
鲁看到后顿时痛哭流涕,他一面派人赶做了楠木的假身并配以衣冠将其入棺,一面将消息报告给了南京上级。
蒋听后震怒不已。他为张辉瓒组织了极其隆重的公奠,并将其葬入了长沙岳麓山半山腰,离黄兴、蔡锷的坟不远。
张辉瓒墓
张辉瓒这个杀人不眨眼的“屠夫”,死后被蒋介石政府渲染成了“反共英雄”,并围绕他被捉被砍的经历大作文章,将工农红军描写成杀人的“魔鬼”,呼吁全民共讨伐之。
真是不得不惊叹于蒋介石的政治手腕——利用下属的死来刺激国民党众官兵的情绪,以达到自己“剿共”的私利。
更令人气愤的是,蒋介石之后对共产党、对红军、对苏区进行了疯狂的报复:
他动用了大量的军警在全国各地搜捕共产党,还将囚禁在南昌下沙窝监狱的100多名共产党政治犯用电击昏,装进麻袋丢进了赣江。
之后,蒋介石趁着众怒高涨重新部署兵力,调集了20万人的军队对中央苏区发动了第二次“围剿”……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
张辉瓒是唯一一个被毛泽东写进诗词的国民党将领,也是唯一一个被共产党军队俘虏又被杀死的国民党高级将领。
此后,再无一名被俘的国民党“战犯”被杀,他们都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改造后就被特赦了。
(全文完)
您的点赞、关注、转发是对我最大的鼓励!雪梨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非常感谢!
备注: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