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黄河改道极为频繁,而民国前的最后一次改道发生在咸丰五年(1855年),改道之后黄河河道便与今天一致了。直到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为阻止日军侵占郑州,蒋介石下令扒开了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黄河再度改道,经贾鲁河、颍河、涡河而流入淮河,由淮河入海。而在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堵复花园口后,黄河这才再次回归北道,与今天一样从山东垦利县入海
黄河入海口的日出景色
民国是哪一年开始哪一年结束(清朝是哪一年开始哪一年结束的)
民国之前的黄河河道
目前普遍认为,《尚书·禹贡》中记载的黄河河道,是有文字记载的最早河道,孟津以上的河道被夹束于山谷之间,几无大的变化。而在孟津以下,黄河则汇合了洛水等支流,改流东北方向,经今天的河南省北部,再向北流入河北省,又汇合了漳水,向北流入今天的邢台,流入巨鹿以北的古大陆泽中。至此,黄河又分为几支,顺地势而下,从东北方向流入大海。这条河道被人们称之为“禹河”。
禹河故道(蓝色)和现行河道(红色)
我们知道,黄河历史上水患极为严重,从公元前602年至今,黄河下游决口多达1590次,有记载的改道就一共发生了二十七次,而其中大的改道便发生了近十次。而民国之前的最后一次黄河改道,发生在清咸丰五年(1855年)。
早在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为了对付南下的金兵,东京守将杜充命人扒开滑州黄河大堤,黄河就此改道向南,流经淮河入海,此后黄河数百年间便一直在南方摆动。而到了明朝后期,在潘季驯治理河道之后,黄河河道基本被固定在了开封、兰考、商丘、砀山、徐州、宿迁、淮阴一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明清故道”,这条河道行水长达300多年。
1855年改道前后的黄河河道
不过“明清故道”其实也并不稳固,在进入清朝之后,让黄河改道北流的呼声便不绝于耳,魏源也在1842年建议用人工的方式使得黄河改道北流,理由是“由今之河,无变今之道,虽神禹不能为功”,“使南河尚有一线之可治,十余岁之不决,尚可迁延日月。今则无岁不溃,无药可治,人力纵不改,河亦必自改之”。魏源所说的“无岁不溃”并非空穴来风,黄河在1841年、1842年、1843年和1851年连续发生4次大的溃堤事件,这已经是极为危险的信号,黄河改道已经势在必行。
1855年改道前后黄河走向
咸丰五年六月十九日(1855年8月1日),黄河在河南兰阳(今兰考)北岸的铜瓦厢决口。河水先流向西北,后折转东北,夺山东大清河入渤海,即今天的黄河河道。铜瓦厢以东数百里的黄河河道自此断流,原本穿苏北汇入黄海的大河迅即化为遗迹。而由于清政府采取“暂行缓堵”的放任态度,无疑更是加剧了这场灾难的广度和深度。
花园口决堤和黄河改道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兰封会战之后,土肥原贤二重新占领兰封,并开始向开封发动进攻,而开封的失守也几乎已成定局。在开封、郑州岌岌可危之际,蒋介石决定孤注一掷,扒开黄河。6月3日,蒋介石命令程潜掘堤,并告诫他“要打破一切顾虑,坚决去干,克竞全功”,不要有任何的犹豫。
蒋介石
其实早在兰封会战之前,决黄河之堤将敌隔绝于豫东的建议便已经出台,程潜、冯玉祥、白崇禧也都曾表示同意这一方案。就连德国顾问法肯豪森也曾于1935年的《关于应付时局对策之建议书》中提出过这种方案。不过,关于到底在何处决堤,却有不同意见,陈果夫建议在武陟决堤,姚琮建议在刘庄、朱口决堤,陈诚、王若卿则建议在黑岗口决堤。
不过,局势的迅速恶化并没有给他们选择的时间,负责决口的的国军商震的部队,首先选择了中牟县境内大堤较薄的赵口,但因赵口流沙太多,没能扒开。于是,在紧急协商之后,驻守在黄河附近的新八师初步把地点选定在赵口以西的花园口附近。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9日凌晨,经过两天两夜的不停挖掘,几乎在距郑州30公里的中牟失守的同时,花园口决口了。河水顿时沿着贾鲁河下泄,再加上次日黄河上游又下了一场暴雨,花园口决口处顿时被冲大,就连淤塞的赵口也被冲开,赵口和花园口两股水流汇合后,贾鲁河开始外溢,漫溢的河水冲断了陇海铁路,浩浩荡荡向豫东南流去。
次年,日军为防止黄河水回归古道,为了保护通过故道的汴新铁路,又决定扩大花园口口门,于是命令杉山部队在原口门以东另挖了一个“东口门”,东西两个口门之间相距达100多米。而两门之间的残堤,也在1944年8月的大水之中被冲垮,两个口门至此合而为一,花园口口门宽达到了1460米。
黄河历次改道示意图
这次改道之后,黄河沿贾鲁河、颍河、涡河而流入淮河,并从淮河流入大海。
而到了1947年3月15日,国民政府又将花园口堵口合龙,黄河这才回归故道,又从山东垦利县入海,也就是现在的河道。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