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麦和水稻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但和小麦、水稻相比,玉米不仅可作为主粮,还有巨大的饲用价值。玉米是公认的“饲料之王”,全球出产的玉米有65%~70%都用作饲料,为各国畜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和乌克兰都是世界玉米的主产国,我国总产量排名世界第二,乌克兰则排名第六。2021年,我国玉米总产量达到了2.7亿吨,乌克兰则为4190万吨,和我国相差了6倍多。但从亩产量来看,乌克兰的玉米却表现得相当强势,背后原因值得深究。
乌克兰领土面积(乌克兰领土面积有多大)
乌克兰是欧洲传统的农业大国,该国生产总值的20%均由农业贡献,稳定的产量和出口量也使其赢得了“欧洲粮仓”的称号。目前,俄乌战争仍在进行,除了围绕亚速钢铁厂的激烈战事外,乌克兰的农业生产也受到了高度关注。
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东与俄罗斯接壤,南与黑海相接,第聂伯河(欧洲第四大河)自北向南穿越该国农业主产区,为玉米、小麦的生长提供了珍贵水源。作为乌克兰的“母亲河”,第聂伯河还孕育出了世界级黑土区,有机质含量最高可达15%,北部黑钙土的厚度达1.5米,为创下粮食高产增添了不少“底气”。
乌克兰具有非凡的自然禀赋,再加上去年风调雨顺的气候,2021年乌克兰的玉米实现了“大爆发”:总产量接近4200万吨,成功打破历史纪录。而在单产方面,平均每公顷约产出7900公斤玉米,折合成亩产量约为1050斤。而在2020年,平均亩产则在750斤左右,和去年相差300斤。
近两年,乌克兰玉米的亩产量并不算低,大致在700~1100斤之间,而且年际波动较大。1000斤左右的亩产还算不上世界顶级水准,那么问题来了:乌克兰为何还能左右欧洲乃至全球的玉米供应呢?
第一,农业面积广,规模化效应显著。乌克兰国土面积达60多万平方公里,70%左右的土地都是农业用地。其中,“玉米带”主要分布在中部及北部地区,呈现出沿河、沿平原的分布特点。从地形上看,乌克兰境内95%以上都是平原,黑土面积辽阔,规模化、机械化的优势极为明显。
乌克兰的玉米分布区,规模效应显著
第二,区位优势明显。地理区位使乌克兰的农业资源禀赋得到了极致发挥。乌克兰地处中东、北非、独联体国家以及欧盟的核心区域,陆路、海路交通便利,靠近消费市场,为玉米的出口提供了先天条件。乌克兰的玉米对中国尤其重要,在2015~2019年,乌克兰还成为了我国玉米进口的第一来源国,占比高达64.48%~86.37%。
第三,玉米产量供过于求,出口导向明显。乌克兰国内对玉米的需求很低,总产量的60%~80%均出口到国外。在2021~2022销售年度,乌克兰玉米的出口量为2750万吨,排名世界第四,占全球14%的份额,其重要程度可想而知。
我国是世界首屈一指的粮食生产大国,小麦的总产量稳定在1.3亿吨以上,水稻产量在2.1亿吨以上,单品产量最高的还是玉米,总产量达2.7亿吨。但在亩产量上,我国玉米和高产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1年我国玉米平均每公顷的产量为6291公斤,亩产量约合838.8斤,不及乌克兰的1050斤。但在2020年,我国的玉米单产也曾“扳回一局”,创下了6320公斤/公顷的峰值产量,即842斤/亩,这一成绩比同期乌克兰的玉米单产略高。
总体来看,我国玉米的亩产量和乌克兰不分伯仲,基本位于同一梯队。但和“玉米生产第一大国”美国相比,我国和乌克兰均落于下风。据美国农业部统计,2021年美国玉米总产量达到了4.1亿吨(151亿蒲式耳),平均亩产量高达1587斤,几乎是我国的1.9倍,差距确实很大。
造成单产差距巨大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点就在种质上。美国种植的玉米90%以上都是转基因品种,抗虫、抗除草剂效果好,高产品种亩产可达2600斤以上。而我国和乌克兰种植的则是非转基因品种,主要通过人工选育来培育杂交品种,育种速度慢,种植密度和产能也受到了限制。
但和乌克兰相比,我国的玉米生产也受到了两大因素的制约,一是自然资源禀赋,二是偏向个体化的生产经营方式。
先说土壤禀赋。我国的土壤品质分布不均,缺少肥沃的高品质土壤。目前国内最好的土地资源位于东北,当地的黑土区也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然而近年来,过量施肥、过度开垦、贩卖黑土的现象呈加重趋势,导致东北黑土中的有机质已由开垦初期的5%下降到了2%左右,犁底层比20年前上移了5~6cm,厚度增加了8~10公分,土壤容重增加34.8%,这意味着黑土耕地存在退化迹象。
再看光热禀赋。我国光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当属新疆等西北省区,这里的玉米屡次创下全国纪录,比如:2020年MC670的实测最高亩产就达到了破纪录的3326斤。新疆光照时间长,因此玉米栽培的密度更高,每亩可达7000~8000株,而黄淮海和华北地区一般只有4000~5000株/亩。新疆地区的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碳四植物的有机物积累,当地的玉米能夺下全国高产冠军也在意料之中。
美中不足的是,新疆的玉米产业也有瓶颈,比如天然降雨量少,气候干燥,高度依赖灌溉用水,其高产模式难以在低热、多雨地区推广。我国的玉米种植带分散程度高,各地的土壤、水源、光照条件都不一样,适合推广的玉米品种也有差异,因此像“MC670”这样的冠军品种也受到了限制。
第二个制约因素是生产方式。我国的玉米生产以家庭式、小规模的经营方式为主,分散经营不利于高产品种的推广,也不利于专业配套技术的同步实施,更不利于机械化作业效率的提升。
以机械化为例。农机的作业精度对玉米的产量有很大的影响,在籽粒播种和收获这两大环节可直接影响入仓产量。
在播种阶段,播种机播种存在重播和漏播的概率,田间的综合保苗率普遍低于85%,制约了亩产量的提高。而在收获阶段,由于国内玉米的生育期偏长,含水量较高,因而生产后期脱水速度较慢,站杆晾晒期间容易出现倒伏,同样会影响籽粒的收获效果(据估计,国内机收玉米的籽粒破碎率约为6%~10%,不利于后期存储)。
总之,对于土地、光照等先天资源,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因地制宜”。至于农户的经营方式,则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通过将分散地块整合为区域地块,提升机械化作业的完播率、保苗率,降低破碎率,同时辅以新品种的专项、定向推广,相信未来的单产还能进一步提高。
总体来看,近两年乌克兰玉米的单产表现不俗,亩产量在700~1100斤之间,波动较大。我国玉米的亩产量则在700~900斤之间,产量更加稳定。同时,我国的玉米生产有明显的限制因素,单产仍有提升空间。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玉米单产总体在波动中上升,但在机械化、精细化、规模化等方面还有进步余地。在新疆等地推广节水农业,提高灌溉率;在东北地区重视保护黑土地,合理轮作,促进土壤修复,这些方式也都是保障高产的重要措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