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月12日),中国书法艺术(行书)金银纪念币正式发行,这是中国书法艺术系列第四个项目。该套金银纪念币共5枚,其中金质纪念币1枚,银质纪念币4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中国人民银行于2018年开始首次以书法艺术为表现主题,发行中国书法艺术系列金银纪念币,该项目以中国书法演变进程:即篆、隶、楷、行、草等五种字体为表现内容,每组五个规格,正面图案均为金文“中国”字样衬以青铜器装饰纹样,并刊国名、年号。全系列纪念币通过方寸币面所展现的不仅是单纯的书法造型艺术,而是深层的中国汉文化发展史,折射出中国古文字学、金石学、美学的博大与深厚。随着各组纪念币的发行,中国古代经典书迹一一再现,书法艺术爱好者和钱币收藏者在感受不同书体的独特艺术魅力的同时,也能在浮雕的起伏之间感知书法巨匠们的精神世界。
黄州寒食诗(黄州寒食诗帖)
行书即正书之变体,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称之“行书”。“夫行书者,非草,非真,离方,进圆,在乎季孟,兼行草者谓之真行,兼草者谓之行草。”行书相传始于汉末,流行至今。挥毫泼墨间,犹如行云流水,潇洒恣意。
8克金币背面图案为东晋王书《伯远帖》局部文字及“优游”字样与装饰纹样、“中国书法艺术”篆刻钤印等组合设计,并刊“中国书法艺术·东晋·王·伯远帖”字样及面额。从心而优,从行而游,行笔自然流畅,俊丽秀雅,透过字里行间可见琅琊王氏家族乃至东晋一代的“尚韵”书风。
150克长方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东晋王羲之书《兰亭序》局部文字及“兰亭”字样与竹林、亭子、“中国书法艺术”篆刻钤印等组合设计,并刊“中国书法艺术·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字样及面额。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借着上巳节的传统习俗,王羲之与友人在兰亭雅集饮酒赋诗,曲水流畅之间诞生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此书用笔细腻且结构多变,将不同书体风格融会贯通,一气呵成,让人惊叹,也成为后世临摹之典范。
30克圆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北宋苏轼书《黄州寒食诗》局部文字及“卧闻海棠花”字样与海棠花、“中国书法艺术”篆刻钤印等组合设计,并刊“中国书法艺术·北宋·苏轼·黄州寒食诗”字样及面额。“东坡道人少日学《兰亭》”,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诗词书画样样精通。得益于《兰亭序》的启发,也为后世奉献了“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诗》。“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作为东坡先生艺术生命的转折点,这件作品也给了我们心灵的启迪,“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30克圆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唐代颜真卿书《祭侄文稿》局部文字及“阶庭兰玉”字样与兰花、“中国书法艺术”篆刻钤印等组合设计,并刊“中国书法艺术·唐·颜真卿·祭侄文稿”字样及面额。行书从楷书发展而来,若把楷书和行书贯穿来看,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以《颜勤礼碑》和《祭侄文稿》两度登上书法金银币即为最好例证。此稿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体现的不是斟酌再三的韵道,而是内在精神和功力的自然流露,这在整个书法史上都不多见,“天下第二行书”实至名归。
30克圆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北宋米芾书《蜀素帖》局部文字及“青松劲挺姿”字样与松树、“中国书法艺术”篆刻钤印等组合设计,并刊“中国书法艺术·北宋·米芾·蜀素帖”字样及面额。如果说王珣的《伯远帖》是“志在优游”,那么米芾的《蜀素帖》则用行动践行了游之乐。由8首诗构成的《蜀素帖》记叙了游记和送别之情,最为难得的是,此文所承之载体不是纸本而是名绢,“青松劲挺姿态”,米芾行书“八面出锋”,刚柔相济,沉着痛快,不愧为“中华第一美帖”之誉。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一笔一画书写着光阴的故事,中国书法艺术金银币,一刀一刻雕琢着岁月的记忆。在方寸之间展现经典书韵,这是笔尖与刀尖的碰撞,这是匠人与书家的心灵沟通,值得细细品味,更值得好好珍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