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学是汉人最飘逸的现实存在,最逍遥的人间追寻。
(上图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江西省,是中国道教、道家文化孕育、传承的深谙之地。今天,网络上的各种调侃“环”江西,但是,却“环”不住江西历史人文文化积淀值的。江西省内17处道教洞天福地,处处彰显着道文化的痕迹,今天,我们回顾一位最不应该被遗忘的庐山道士。
陆修静(陆修静名词解释)
(江西17处洞天福地分布图)
大家应该都知道一个成语,“一团和气”,释义为:大家可以放弃原则,分享所知。
但这个成语的典故,可能很多人就没有深究了。混乱的我国南北朝时期,在庐山脚下,住着三个大仙级人物,即:东林寺的慧远法师,南山别墅中的陶渊明隐士,金鸡峰山脚下简寂观的陆修静道士。
三人是那个时代的高端人士,也是分别代表儒、释、道文化的集大成者。都居住在庐山山脚下,相隔物理距离不远。慧远法师信众多,但送别时,他都有个规矩,再远,不过寺门口的虎溪。
某天,陶渊明和陆修静相约来拜访慧远法师,当天,三人相谈甚欢。临别时,不知不觉,已经走出虎溪很远了,是山林中的虎啸声提醒了交谈的三人。反应过来的三人相视一笑,意犹未尽。后人在该处修建了三笑亭,以此来纪念三位大师。警示后人,儒释道三家可以一团和气,放下各自的学科、门派,讲究个大和谐。
《虎溪三笑图》(日)狩野美信现藏于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
教你念了上千年“阿弥陀佛”的慧远法师,开拓了净土宗,让佛教生根人世间。不管哪个朝代,功成名就后,国人都讲究个落叶归根,都愿回到自己心中的那个“陶渊明”别墅。可对于虎溪三笑的陆修静,他的简寂观,生平,感觉却那么陌生……
陆修静
字元德,(406-477年),南北朝时吴兴东迁(今浙江吴兴东)人。道教上清派宗师。
(陆修静塑像)
他主要的成就,是将散落的大量道教文集进行了统编,依现在的话讲,就是做了道教文集的目录。撰写的道教经书总目《三洞经书目录》,为道教发扬光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庐山金鸡峰山脚下,修建了道藏阁,将文献整理、保存,是道教文化的集大成者。
金鸡峰,就在李白遥望那三千尺瀑布的旁边,两者相隔直线距离几百米。同样,金鸡峰也有两道瀑布,只是没有李白的三千尺高。所以金鸡峰,在庐山没有什么存在感。如同灯下黑,文人墨客都上山去了,以白鹿洞书院为中心照射,自然没有多少人拜访金鸡峰山了。
没有了后世文人的推波助澜,信徒香火的供奉。陆修静,这个名字,连同金鸡峰山脚下的简寂观、道藏阁,一同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沦为“乡村野观”的级别。
(庐山金鸡峰)
(金鸡峰山下穷谷)
(金鸡峰瀑布)
(穷谷源头瀑布)
(简寂观原址)
(简寂观原址)
(简寂观原址)
道教,中国本土宗教,是世界四大宗教唯一“贵生”的大教,亦是欧洲近代文明与科技发展的灵感与源泉。奉行道学,是21世纪中华民族的最佳文化战略选择。
世界老子学会会长麦小舟预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优秀的老子文化的回归之日,便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时。”
(大雷在穷谷瀑布盘坐)
在这个风云变幻莫测的时代,冲突无处不在,如果缺失了中国智慧,肯定是不完美的。不管专家如何呼吁,时代会有自己的选择。
对于中国而言,如何将自己的故事讲好,如何润物细无声地将自己的思想传达。道家思维,肯定是一种智慧选择。
如何整理、传播我们的道家思想,陆修静其实已经给予了我们榜样。相传,他去世后,嘱咐他的徒弟,将自己装进布袋中,丢弃简寂观的穷古之中。那一刻,陆修静是深谙人世间圆通之道的。无缝诠释了儒家精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万物皆有轮回,只是轮回的形式不同罢了,尘归尘,土归土,懂得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大到国际关系,小到个人修身,无外乎这个道理。还有什么是解决不了的呢?
(大雷在陆修静安息之地“布袋岩”盘坐)
我们已经无从知晓,虎溪那三笑,陆修静笑了什么。但一团和气,和谐的社会,和谐的世界,需要我们的共同践行。陆修静不能被我们遗忘,不管时代如何更迭,和谐之声,定是永恒之声。
生时,影响有影响力的人。死时,成就圆通世间之道。
愿明日的朝阳,也可再次照射金鸡峰下,那闲散的竹林,潺潺的溪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