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劳狄说:
“自然界给了每一个人幸福的机会,人们都知道,却不知如何得到它。”
诚然,在我们的一生中,会出现很多种人生的“模式”。
克劳狄(克劳狄乌斯)
有的“模式”让人生看似繁华,却是在浪费自己的精力,增加自己的生命负担,与幸福渐行渐远;
有的“模式”让人生看似平淡,却是把精力归于一处,全心看着脚下的路,最终拥抱幸福。
智者自知,真正厉害的人,明白自己的内心,懂得命运的轻重,会把自己调成“节能模式”,让生命轻装前行。
哲学家卡西尔说:“没有朋友的人,只能是半个人。”
一个好的朋友,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来自友谊的包容和温暖,让我们的身心感到愉悦,甚至还会有“高山流水”般的共鸣。
这样的情感,是我们终其一生所渴望的。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朋友都是如此。
有人的通讯录中人数众多,却无一人能倾听夜半的苦闷;有人的应酬活动日日不断,却无一人能为其雪中送炭。
就如电视剧《幸福二重奏》中的顾晓楠,她的身边有一群好朋友,不管是一起喝下午茶,还是朋友圈点赞,她们都会热情以待。
却不想,在那些朋友的眼里,她不过是一个“冤大头”:
顾晓楠请客,大家表面上一片恭敬,私下却另建一个群,吐糟顾晓楠是在她们面前显摆。
有一次,顾晓楠想悄悄去医院做输卵管手术,便告诉其中一个朋友,希望她可以陪自己去医院。
结果,这位所谓朋友在一片安慰声中,刚挂断电话,便把这个隐秘的事情当作八卦发到群里:
“姐妹们,告诉你们一个大八卦,顾晓楠生不出孩子,明天要去做手术!”
也许是太兴奋,这条消息发错了群。
看到消息的顾晓楠,这才明白,所谓朋友,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
散文家培根曾说:“不是真正的朋友,再重的礼品也敲不开心扉。”
朋友从来不在多,而在于精。
选择一个在你成功时不嫉妒,在你悲伤时不踩踏的朋友,远胜于一群带着友谊假面具的人。
真正厉害的人,不会在意朋友的维度有多大,有多广,他们早已在朋友圈里按下“节能”键。
与其把时间花在无用社交中,不如精简朋友圈,在质量上做加法,拥有真正的朋友。
在寒冷的冬天,两只刺猬要相依在一起取暖。
然而,距离靠太近,各自的刺便会让对方鲜血淋漓,太远则又无法取暖。
只有在适当的距离,才能在保护自己和对方的同时,互相给予温暖。
这就是“心理距离效应”,人与人相处需要恰当的距离,婚姻中也是如此。
唯有保持刚刚好的距离,才能让婚姻远离内耗,保持能量。
演员刘若英的婚姻,便保持着一个恰当的距离:一尺之外,一丈之内,适当添糖,适度加水。
他们感情融洽,可以依偎在沙发上,一个说一个听,表达爱意;也可以同时去一个机场,一个去北京,一个去上海,各自忙碌。
就算在情人节,刘若英也会打电话给工作中的老公,告诉他不用相陪,自己已经约了女朋友过节。
就如刘若英所说:
“幸福不可以依赖在另一个人身上,即便你结婚了,有一个伴侣,你也不能把你的幸福寄托在别人身上。因为人应该是,你很快乐,和另外一个人一起也很快乐。”
好的婚姻便是如此,带着半糖主义,一半爱给予对方,一半爱留给自己,在亲密和距离之间选择一个恰当的位置,既有爱意的流动,又有独立的空间。
因为距离太近,爱太浓,总会忍不住充满期望,不断要求对方,让自己失望,让对方负累;
距离太远,爱太淡,又会忍不住挑剔对方,充满不信任,让对方心灰,让自己意冷。
如此内耗,最终会耗掉精力和意志,消掉两个人之间的感情。
真正聪明的人,早就把婚姻调成“节能”模式,生活乏味时,在婚姻中加点糖,爱意浓烈时,在婚姻中加点水。
不过分期待,不过多要求,保持在半糖状态,能互相赋能、互相温暖,也能互相尊重,互相独立,这样的婚姻,更能长久。
时间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一日二十四小时,不偏不倚。
然而,不同的做事方法,却让人在相同的时间里,拥有不同的成果。
有人做事浅尝辄止,遇到困难就转头,这山望着那山高;
有人做事锲而不舍,遇到问题追根究底,一辈子只做一件事。
久而久之,前者刨出无数个小坑,后者却挖出深井,获得甘甜的水。
古往今来,诸多成功者,便如后者,认准方向后,即放下浮躁心,用极简的态度做事,看似愚笨,却因为集中而节约了精力,把事情做到极致。
就如思想家爱默生说:“力量的秘密在于专注。”
有一位极有绘画天赋的年轻人,自13岁便拿起了画笔。但一开始,他并不知道自己要画什么,所以他画肖像、画宗教绘画,甚至还做过室内设计。
因为不专注,他的精力被分散在不同的领域中,并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功,直到他在巴黎遇到著名的植物绘画老师,才找到了心中所喜,开始专注于画花卉。
于是,他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成功:
他为著名哲学家卢梭的书籍《植物学通信》绘制插画;他被法国皇室任命为宫廷专职画师。
他还被法国皇后约瑟芬邀请去玫瑰园,为玫瑰画画,这一画便是20年。
169种不同品种玫瑰的容姿,集成被世人称为是“玫瑰圣经”的经典之作——《玫瑰图谱》,风靡世界。
他便是著名的法国画家雷杜德。
坚持一条路走到底,这便是最“节能”的做事方法。
因为只走一条路,所以一直都在前进。
真正厉害的人,都懂得找到对的事情并用一生去坚持,因为集中力量,才能“节能”,才能滴水穿石,才能攀上高峰。
人活一世,真正的累,从不是身累,而是心累。不如把自己调为“节能模式”,把精力放在恰当的地方。
“节能”交友,朋友在精不在多,真心一人,胜过人间无数;
“节能”婚姻,保持恰当的距离,半糖主义,享独立的温暖;
“节能”做事,一生攀爬一座山,不浮不燥,得生命小确幸。
人生若寄,世界婆娑。
愿余生,我们都能远离内耗,让生命进入节能模式,所得皆所期,所失亦无碍。
作者|问心浅笑,十点邀约作者
图片|视觉中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