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洗心亭(洗心亭记翻译和原文)

洗心亭(洗心亭记翻译和原文)

洗心亭(洗心亭记翻译和原文)古汉台位于汉中市城内东大街,占地7000多平方米,台高8米。相传为刘邦被封为汉王,就国南郑驻跸之处。现为汉中博物馆。古汉台上有明清建筑望江楼、桂荫堂、镜吾池、洗心亭、清辉亭、竹林阁、东华亭等古建筑。现辟有“褒斜栈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

古汉台位于汉中市城内东大街,占地7000多平方米,台高8米。相传为刘邦被封为汉王,就国南郑驻跸之处。现为汉中博物馆。古汉台上有明清建筑望江楼、桂荫堂、镜吾池、洗心亭、清辉亭、竹林阁、东华亭等古建筑。现辟有“褒斜栈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展馆,陈列有“汉魏十三品”等主要石刻珍品;还设有汉中革命历史文物展馆、汉中出土文物展馆。 饮马池在古汉台东南侧,相传为刘邦饮马处。池南侧原有三台阁,1968年毁于“文化大革命”中。 拜将坛在汉中城南,相传为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处。由南北两座土台组成,各高约4米,总面积7840平方米,南台下右侧竖“汉大将韩信拜将坛”石碑1通,南台上置“大将韩信”石雕像1尊。北台有亭3楹,为民国32年(1943)建。

洗心亭(洗心亭记翻译和原文)

洗心亭(洗心亭记翻译和原文)

天汉台在洋县城内西北隅,高约8米,面积约40平方米。据光绪《洋县志》载:“相传汉帝(指刘邦)所筑。宋皇祜三年(1051)太守王冲修望景楼于台上,后废。同治十一年(1872),知县李丞玖重修于旧址,题名如之”。已圮。 韩信台(汉王城)在今城固县城东3公里湑水河西侧,当地称汉王城。据《水经注?沔水》载:“……北临湑水,水南有韩信台,高十余丈,上容百许人,相传高祖斋七日,置坛设九宾礼,以礼拜韩信也。”后地方志多循此说。长约1公里多,20世纪70年代修阳安铁路、108国道公路时,穿越汉王城而截之为三段,部分被修建工程时挖毁。汉王城南隔汉水相望有霸王寨。

樊哙台在城固县北5公里的黄家村。台基10.6亩。后讹“台”为“墓”。 汉王台在南郑县小坝乡东沟村,地当汉中通往巴中的米仓道上,为一近30亩的开阔平台,东北角一峰壁立,人称汉王碑。相传为张鲁败逃憩息处。 唐仙观约东汉中期(80~120)建,民国时改为学校,在城固县许家庙镇(唐仙观小学)。东汉汉中太守郭芝为唐公房建。祀仙人唐公房,有碑。 女郎庙东汉末建,1958年拆毁,在勉县温泉乡灌子山小中坝,又名张鲁女庙。 郙阁在略阳县城西15公里之白崖,汉建宁五年(172),武都太守李翕建,阁侧有《郙阁颂》摩崖。阁圮。 刘备自立汉中王设坛处在今勉县城东3公里的旧州铺。1953年夷为平地。1984年在原址上筑砖垣,建亭,内竖“先主初为汉中王设坛处”石碑。 诸葛亮读书台在今勉县老城乡莲水村。台高约6米,周约30米。民国24年(1935),沔县县长杨忻斋竖“诸葛亮读书台”碑,阴勒赞词。1984年,县政府拨款维修,又竖1碑。正面刻“汉诸葛武侯读书台”,碑阴刻南宋陆游《游诸葛武侯读书台》诗。 山河堰相传系汉初相国萧何留守汉中时创修,又名萧何堰。宋时有6堰。民国时堰头有四:一堰约在今褒惠渠大坝处;二堰在原萧何庙(今河东店小学)西褒河中,遗址宛在;三堰在二堰南1069米处;四堰又在三堰南1786米处,即褒河的中滩。然后开渠分支流泻以灌溉。堰渠虽代有变迁拓展,但基本走向皆有借鉴相因之迹。

上一篇: 北京公主坟的来历(北京公主坟的来历图片)
下一篇: 弘历的生母(弘历的生母是谁)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