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病交集的唐初诗杰 元尚 唐初四杰之一卢照邻,字升之,幽州范阳人(即现在的北京)。卢照邻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离开了家乡,到当时的一位著名的学者曹宪那里去读书。曹宪,扬州江都人,隋朝的时候官至秘书学士。喜欢聚徒教授,跟着他老人家学习的学生,有好几百人。其所注《文选》一直为后人所敬仰。清朝著名学者阮元的藏书楼中就供奉着曹宪像。曹宪活了105岁。卢照邻就投在了这样一位老师的门下。学习经史,练习写文章。没几年的功夫,卢照邻已经是博学多才,写得一手好文章。 成年了总要出去自己养活自己,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卢照邻最初在邓王府作典签,典签这个官,在当时属于亲王的下属。南北朝的时候这官很有权力,它可以帮助王爷消灭异己。到了唐朝典签就只有宣传教育的职能,不过邓王还是很喜欢他的,逢人便说卢照邻就是我的文豪。后来朝廷又给了个新都尉的官,这官不大,可他此时已经得了一种很怪很怪的病。这种病有点像现在人们常见的小儿麻痹。史书上说叫“风疾”,可能这时候卢照邻病得不轻,否则好不容易有了一个上班的机会,怎么着也不能轻易就放弃。官再小,对于一介书生而言,也可糊口了。可见这个病已经影响了他出去工作。辞官以后,他来到太白山,隐居治病,在吃了一些草药后,病症稍稍缓解了些。就在这时传来了他父亲逝世的消息,卢照邻悲痛地嚎啕大哭,最后竟到吐血的程度,从此病情加重,一般药物几乎无效。太白山看来是不能居住了,于是转住东龙门山,因为没有工作,没有收入,许多朋友来看他,给他送来衣物和药物。这期间他还找了当时最好的医生孙思邈。 卢照邻去问过孙思邈。孙思邈的回答却让人匪夷所思,“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也。”这不过只是一种安慰人的话,没有不能治好的病,放心吧。这只能安慰一个小孩子,但安慰不了卢照邻。他绝望了,整整十几个年头,也许更多,也许他在从家乡北京出来求学的时候,这病就已经跟上了他。二十几岁在长安的时候,这病就开始肆虐他的生命。可能当时他还年轻,还乐观,还以为可以抵挡得住。直到他因为这病而辞官的时候,他大概还抱着一线的希望,希望通过隐居来静静地治疗好这病。但是,生活对于乐观的人来说,往往不会给他太多的帮助。卢照邻在后来十多年的生活,是靠着向朋友们借钱来维持的。“与洛阳名流朝士乞药借书,至每人求乞钱二千,其贫亦可想见。盖文士之极坎坷者。故平生所作,大抵欢寡愁殷,有骚人之遗响,亦遭遇使之然也。”初唐四杰“王杨卢骆”中,王杨骆三个人都是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的主,而只有卢照邻病魔缠身。可他的作品恰恰也就是在疾病逐渐加重的过程中完成的。他每次提笔挥毫,都要付出常人所无法想象的代价。都要付出常人所难以承担的痛苦。他病得最厉害的时候,两足痉挛,一只手已经全废,他无法在屋里行走,只有匍匐才能行动。但他还是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诗篇。唐代贞观年间已经可以刻印图书,但北京不能,遗憾的是,卢照邻在这种艰难困苦的生涯中,写下的诗篇,没有能够在北京刻印流传。 最后卢照邻几乎已经无法再忍受着疾病给他带来的痛苦,我猜想到最后,卢照邻可能一点文字也写不了了,而这是他最后生活下去的希望,也是他最后的精神寄托,他不愿意做一个行尸走肉,拖累亲戚朋友。于是,他与亲属执别,效法屈原,自投颍水而死,死的时候年龄才四十,留下了文集二十卷,可惜亡佚。大约到宋代的时候,卢照邻的文集就已经剩下十卷了,宋人晁公武在《郡斋读书志》中著录《卢照邻幽忧子集》十卷。后来明代人将其诗文收集整理起来,编辑成七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著录的就是七卷,可见已非宋代之本。1980年中华书局将其与杨炯集合刊出版。 首发于:《北京日报》署名:李琨 插图来自网络
诗杰是谁(诗杰是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