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楚汉战争期间进一步强大起来的匈奴构成了对汉王朝的现实威胁。刘邦即帝位次年,匈奴大举向汉进攻,在马邑(今山西省朔县)逼降了韩王信,并裹挟其军再攻太原。一时燕代残破,北方惊恐。前200年刘邦率三十二万大军迎击,先后在铜鞮(今山西沁县南)、晋阳击败了叛降之军和匈奴左右贤王的部队,乘胜追至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却在白登山上被冒顿单于所领的四十万骑兵部队包围,汉军被截为两部分,被困山上的刘邦君臣七日七夜不能突围,又断了粮草,几无生还希望。危机之下用了陈平秘计,派人贿赂单于夫人阏氏,令其内中说服单于弃围,汉军则乘匈奴懈怠和大雾天气持弓冲出,侥幸逃离。
汉军在平城之危中并无多大的损失,但却清楚地看到了与匈奴作战的艰难。一是从实力上看,这次交战中匈奴全是精锐的骑兵,汉军三十万多是步兵,不仅数量较少,且兵种上处于劣势;二是从地理与天时上看,汉军深入北地作战,不仅劳师远袭,难以协调和组织,同时也有气候上的不利。平城之战是在这年十月后的秋冬之季,适逢天寒大雪,兵士冻坏手指的十有二三,战斗力大为降低。三是从战术策略上看,战前冒顿单于故意藏匿精兵,示其羸弱,以骄敌之计引诱汉朝君臣追击入彀,表明匈奴的军事指挥并不是像汉朝君臣想象的那样一味蛮勇、毫无谋略。综合诸种情况,汉君臣真切地感受到要以现有力量击败和消灭匈奴是不大现实的。平城退兵后刘邦奖励了两个人物,一个是在白登献计突围的陈平,封其为曲逆侯;另一个是战前劝刘邦不要贸然进军的刘敬,封其为关内侯,并向他道歉说:“吾不用公言,以困平城。”
鉴于匈奴之患日甚且除之不得的情况,刘邦又向刘敬请教,刘敬提出了和亲之策。他的考虑是:天下初定、士卒疲于作战,不可以大规模用武;匈奴伦理教化不深,也无法用仁义感服,只有想办法让其子孙作汉朝的臣子,这就是和亲。刘敬建议刘邦将嫡长公主送给冒顿单于为妻,赠以厚礼。他认为冒顿慕汉朝厚礼重币,必立公主为阏氏,生子必为太子。若如此,当朝冒顿是汉帝的女婿,女婿死后,外孙又为单于,而外孙是不能与外祖父相对抗的,这就可以不用作战而使匈奴臣服。
西汉多少年(西汉多少年历史)
刘邦基本同意这一策略,打算将自己的女儿鲁元公主嫁给冒顿单于。但皇后吕雉日夜哭泣,拒不同意,刘邦最终选定了一位皇族之女冒称嫡长公主,嫁给了冒顿单于。汉朝每年送给匈奴布匹食物,两国约为兄弟。
刘敬当时提和亲之策时强调说:“陛下如果不能送去嫡长公主,而让宗室之女或后宫诈称公主,对方会知道,不肯尊重和亲近,是没有益处的。”由于刘邦送去的并非真正的嫡长公主,结果正如刘敬所料,并未达到极好的效果,匈奴边患并未完全消除,不时有对边关守将和诸侯反叛的策应,刘邦死后更有严重的言辞挑衅行为,但总的来说,匈奴的侵掠有所收敛,相互间的使节往来有所增多,和亲之策在减少边患、稳定政局、巩固新生王朝中的积极作用还是不能抹杀的。
对匈奴的和亲之策的确是汉初君臣们迫不得已的选择。国家需要安静、民众需要休养,初建的王朝又无力对付异族强悍的武力,以姻亲关系来求好示诚就成了达到和平彼岸的架桥独木。独木成桥其实还有较大的困难:平城之战后匈奴必定以战胜方自居,冒顿单于并无向汉索婚的请求,他在族群内也不乏阏氏的人选和数目,汉室将公主主动献给单于,单于除了能热衷于来自异族女子的新异刺激外,主要看中的还是汉室陪送的锦帛食粮,他是否能将来自汉室的女子立为正妻、树子为嗣,实在难以肯定。何况,做单于的女婿未必会逝于汉帝之前,汉帝不会百岁常在,外公和单于外孙同时执掌两个政权的机会无论从事理上还是从后来的事实上都几无可能,刘敬关于和亲的最终目标将绝难实现。然而,尽管如此,一旦选择了和亲方式并被对方所接受,那则表明了出嫁方和好的心愿及其忠诚的态度,为双方的礼数往来和信使互通提供了正常的通道,有利于化解矛盾、消除隔阂,也会带动正常的民间贸易和交往。从更长远的意义上讲,和亲促进了不同族群间的文化经济交流,加强了相互的了解和渗透,对民族融合功莫大焉。
古代的女子几乎没有自主婚姻的可能与愿望,但要让哪一位女子远嫁北漠,独自生活于所谓食畜衣皮、宿卧毡帐的环境中,却肯定出乎她们的意料。文化及语言的巨大隔膜虽不能断定这就是身陷地狱的生活,至少是她们美好幻想的破灭。吕雉不让女儿鲁元公主嫁给单于,正反映着人们对这种婚姻生活在价值取向上的强烈否定。但汉室在开初几十年间毕竟有数位女子嫁给了单于,国家无可奈何的苦楚最终交由她们来承受,若干美丽而孱弱的身躯曾经承担过一段民族的重负。她们虽则没有留下名字,但总令后来人肃然起敬。
刘邦在与匈奴和亲、大致稳定了北方后,于前196年派陆贾出使南越。地处五岭之南的南越原是秦朝的南海郡,陈胜起兵后海内大乱,代理郡尉的赵佗遂切断了与内地的通道,自立为南越武王。陆贾奉刘邦的指令前往游说斡旋,既指出了赵佗的擅立之过,又表明赦而不咎。在赵佗承认对于汉朝的臣属关系后,正式封其为南越王,使南越成了与中央政府有一定依附关系的诸侯国。
南越是地处汉朝周边上一个较大的政治集团,和匈奴有所不同,他们仅仅是想防御自保,尚没有侵掠汉地的企图,其首领赵佗是出身内地的人物。刘邦对南越采取拉拢、安抚的政策,封给正式的王号,承认其自治现状,只要求他们表面上认可汉朝的统属地位,并做出和集越民、禁止边害的承诺就行。这种灵活的处理方式维护了汉王室的至尊地位,扩大了王朝的疆界,维护了南方的安定,又免除了用兵之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