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江姐原名(白公馆江姐原名)

江姐原名(白公馆江姐原名)

江姐原名(白公馆江姐原名)1948年春节前夕,江姐(原名江竹筠)的丈夫彭咏梧在战斗中牺牲。同年6月14日,时任中共川东临时委员会委员兼下川东地委副书记的江姐,因叛徒甫志高的出卖,在万县不幸被捕,并被关进了“渣滓洞监狱”(又称“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随后,国民党军统特务为了从她嘴里获得情

1948年春节前夕,江姐(原名江竹筠)的丈夫彭咏梧在战斗中牺牲。

同年6月14日,时任中共川东临时委员会委员兼下川东地委副书记的江姐,因叛徒甫志高的出卖,在万县不幸被捕,并被关进了“渣滓洞监狱”(又称“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

随后,国民党军统特务为了从她嘴里获得情报,于是对她动用了老虎凳、吊索、带刺的钢鞭、撬杠、电刑以及竹签钉进十指等各种酷刑。

江姐原名(白公馆江姐原名)

江姐原名(白公馆江姐原名)

但是,江姐却嘲笑国民党军统特务:“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小小的竹签又怎么能够动摇得了。”

▲江姐受刑

当时,距重庆解放仅剩短短的15天了,但她却牺牲在了重庆解放的前夕。

2007年11月14日,在革命烈士江姐牺牲58周年之际,重庆三峡博物馆展出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的江姐托孤遗书。

但是,有人对此却深感疑惑,渣滓洞监狱里管理那么阴森恐怖,没有笔墨和纸张,是如何悄悄写下遗书,又是如何把遗书送出去的。

于是,该博物馆的工作揭开了这一谜底。

原来,江姐在被关入渣滓洞监狱女二号牢房前,革命女同志曾紫霞就已被关押在此。同时,看守该牢房的还有一个名叫黄茂才的看守员。

▲渣滓洞监狱刑房

但是,由于当时的世道太乱,还差点被抓了壮丁,幸好川康绥靖公署里有一个当官的远房亲戚,名叫刘重威,在父母的苦求下,这才将黄茂才安排进了川康绥靖公署,当了一名普通的打杂人员。

由于黄茂才能写会算,聪明伶俐,于是被刘重威提拔成了少尉文书。

谁知,天公不作美。黄茂才的好日子没过多久,川康绥靖公署的建制居然被撤销,而他则被分到了渣滓洞监狱,由一个少尉文书,变成了一名监狱看守员。

入职之初,国民党军统特务多次向他们灌输一个理念,这里关押的“犯人”,都是穷凶极恶之徒。

经过一个月的接触,曾紫霞通过观察,发现黄茂才并不像其他军统特务,是完全可以争取过来的。

于是,曾紫霞先试着向其灌输革命精神,见其颇为意动。接着,曾紫霞帮助其织了一件毛衣,让其深为感动。随后,曾紫霞再次对其试探,让其向外面传递了一封无关紧要的“情报”。

结果,黄茂才圆满完成了任务。

▲黄茂才

同时,为了解决纸笔墨的问题,江姐将筷子磨成竹签作笔,再用棉花烧成灰,做成墨,拌上水就成墨水了。

至于纸的问题,就更好解决了,狱中同志身上的白衣服撕下来一块布片,就能当成纸用。

1949年8月26日,黄茂才拿着江姐写给好友谭正伦的托孤遗书:“假若不幸的话,云儿(彭云,江姐的唯一骨肉)就送给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

随后,黄茂才将遗书顺利交到谭正伦的弟弟谭竹安手中,并迅速返回渣滓洞监狱。

不久,他秘密配合当地党组织,将曾紫霞成功营救了出去。

同年11月,就在江姐遇难前,军统长官告知他们,监狱看守员的职位都被解散了。

于是,黄茂才依依不舍地向江姐她们告别,谁知这一别居然成了永别,而那封托孤遗书则成了江姐的绝笔遗书。

▲曾紫霞

当时,一些军统特务,为减轻罪责,纷纷告发黄茂才就是杀害江姐的“凶手”。

因此,在多名“人证的指证”下,黄茂才被判了个无期徒刑。服刑期间,因其改造彻底,减刑至十三年,于1964年释放。

出狱后,黄茂才为洗刷冤屈,多方奔走,辗转多年。最终,在1982年有幸找到了时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理事和四川省哲学学会理事的曾紫霞同志。自此,黄茂才含冤三十三载后,终于重获清白,成为革命的功臣。

事后,每当有人向黄茂才提起“含冤入狱”的那段经历时,他都会深情地说一声:“都过去了,还提他干什么,想想现在的好日子,都是江姐她们用生命换来的,就深感惭愧。”

图片来源网络

上一篇: 范美熙(范美熙是谁)
下一篇: 励志减肥的句子(励志减肥的句子致自己)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