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彭述之

彭述之

彭述之我党的历史上,为革命牺牲了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共有3人,牺牲得都很可惜。这么高级别的人都能牺牲于敌人之手,可见革命斗争之残酷,新中国确实来之不易。第一位牺牲的政治局常委是张太雷。他是江苏常州人,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和笔者刘继兴是校友)。1927年7月12日,中央政治局改组,陈独秀被停职,张太雷与张国焘、李维汉、周恩来、李立三组成了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我党的历史上,为革命牺牲了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共有3人,牺牲得都很可惜。这么高级别的人都能牺牲于敌人之手,可见革命斗争之残酷,新中国确实来之不易。

第一位牺牲的政治局常委是张太雷。他是江苏常州人,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和笔者刘继兴是校友)。1927年7月12日,中央政治局改组,陈独秀被停职,张太雷与张国焘、李维汉、周恩来、李立三组成了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是5常委之一。1927年12月12日,身为广州起义总指挥的张太雷乘车赶赴前线指挥战斗时遭敌伏击,身中3弹而牺牲,年仅29岁。

第二位牺牲的政治局常委是罗亦农,也就是本文要讲述的人。

彭述之

彭述之

第三位牺牲的政治局常委是蔡和森。从1922年召开的党的二大开始,蔡和森就进入了我党的最高层,连着当了五届(二届、三届、四届、五届、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1931年6月11日,因顾顺章的出卖,蔡和森在香港参加海员群众大会时被捕,两个月后在广州壮烈牺牲——他的四肢被钉在墙上,敌人用刀把他的胸脯戳烂,年仅36岁。

这3人中,牺牲时罗亦农年龄最小,才26岁。

罗亦农生于1902年,湖南省湘潭人,是毛主席的老乡。

由于出身富商家庭,罗亦农从小就接受了很好的教育。1916年,罗亦农考入美国人在湘潭创办的教会中学——益智学校。此间,罗亦农参加了捣毁焚烧日货的斗争,受到校方的严重警告,于1917年愤然退学。

1919年夏,罗亦农离开家到上海边工边读,先考进一所中学,后因父亲不肯寄钱交不起学费无法完成学业。他在做校对工人时有幸认识了陈独秀,经陈独秀介绍,入上海早期共产党组织举办的"外国语学社"学习,并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第一批团员。

1921年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选派青年去莫斯科学习,罗亦农和任弼时、刘少奇、肖劲光等人一同成为第一批赴莫斯科东方大学的学生。

数月后,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的罗亦农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被推选为中共旅莫斯科支部书记,还兼任了中国班的唯物论教授和翻译。

刘少奇也是在莫斯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他的入党介绍人,就是罗亦农,罗亦农比刘少奇还小4岁。

1925年3月,在莫斯科学习四年的罗亦农按党组织要求回国,任中共广东区委宣传部长,参与组织和领导了省港大罢工。12月起调任中共上海区(后更名江浙区)执委会书记。

1926年10月至1927年3月,罗亦农与周恩来、赵世炎等在上海组织领导了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并取得了第三次起义的胜利,成立了上海市民政府。

在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中,罗亦农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在关键时刻断然拒绝了陈独秀传来的要工人纠察队撤出战斗的命令,才使起义获得了成功。1928年7月,周恩来在党的六大的《军事报告》中谈到这件事时指出:对上海工人第三次起义“最后五分钟的决心”,陈独秀、彭述之和中共中央“是动摇的”,而在“上海的江苏省委”和“军事的指挥者”,“对于这次暴动是没有一点动摇”,并称赞罗亦农“真是上海暴动的创造者”。

罗亦农本名罗善扬,参加革命后曾化名罗觉。他曾说:“我原名罗觉,改名亦农,就是可以为工人服务,也可以为农民服务。”

亦农,亦工亦农。

在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召开的党的“五大”上,罗亦农当选为中央委员。8月7日,在党的"八七"会议上,罗亦农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1月,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罗亦农被补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与周恩来、李维汉组成中央组织局,罗亦农出任主任,地位在周恩来之上。

1928年4月15日,罗亦农因叛徒出卖,不幸在上海公共租界内戈登路望德里落入租界巡捕之手。和罗亦农一起被抓的,还有时任山东省委书记的吴鬃。前来赴约见面的邓小平晚来了一分钟,躲过此劫。邓小平后来多次回忆过他在上海搞地下工作时的这一危险经历。

出卖罗亦农的叛徒,是他的两位秘书:何家兴与妻子贺治华。

贺治华是朱德的前妻,长得很漂亮。张国焘夫人杨子烈后来在其《往事如烟》一书中回忆说,贺治华生得的确妖娆,柳眉杏眼,怒中带笑,愁中见喜,见了高级负责者,热得像团火。

贺治华原是四川开江女中教员,19岁时成为了朱德的第4任妻子,随同朱德赴欧洲,后又转到苏联。

在苏联,贺治华在莫斯科东方大学读书的中国青年何家兴,遂结为夫妻。1928年初,何家兴、贺治华夫妇从莫斯科回国,到了上海,同为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组织局主任罗亦农的秘书。

为了安全起见,出事的这天,罗亦农把和邓小平等人接头的地点安排在何家兴、贺治华家的楼上。

谁知,爱慕虚荣、贪图享受的贺治华此时早就叛党。听说罗亦农等人要会面的消息,她觉得发财的机会到了。于是偷偷地去巡捕房告了密。

周恩来立即组织中央特科多方营救罗亦农。

当得知罗亦农将被引渡到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的情报后,中央特科决定途中解救。但因中央特科主持者顾顺章的失误,营救计划未能实现。

被捕后不到一周,坚贞不屈的罗亦农就在上海龙华遭到杀害,年仅26岁。

罗亦农牺牲后,中央特科通过巡捕房内线关系证实:罗亦农是被何家兴夫妇出卖的!不仅如此,贺芝华还“自谓她手中有350多个共产党员的名单和地址,其中多数是参加南昌暴动的人物。只要捕房答应给她一张出国护照和5万美金,让她到她所愿意去的国度并替她保守秘密,她就可以交出来。”

中央特科对叛徒历来只有4个字:严惩不贷。

4月25日清晨,一队迎亲队伍来到贺治华的住宅前,在鞭炮声中,中央特科的锄奸队冲入何家兴与贺治华的家中,迫其交出手中党员名单后,开枪打死了何家兴,打瞎了贺治华的一只眼。

贺治华后来回到老家四川开江县,和后夫又生了两个女儿。1938年,国民党反动派一天突然追捕而来,把贺治华从房里拖出来,当着她两个女儿的面,在院子里把贺治华残暴地枪杀了。

贺治华与朱德生的女儿朱敏在其著作《我的父亲朱德》一书中说:“我常常怨恨母亲:她为什么不要我?不抚养我?不给我母爱?长大后我才知道,母亲弃我而去,甚至叛离了我的爹爹,是为了追求与爹爹的信仰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她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一生。在这一点上,我作为女儿,是不能原谅她的。”

就义前,罗亦农留下了一首特别感人的诗:“慷慨登车去,相期一节全。残躯何足惜,大敌正当前。”

当时《申报》报道说:临刑前的罗亦农“态度仍极从容,并书遗嘱一纸”。

罗亦农的“遗嘱一纸”是留给妻子李哲时的,只有短短两行字:“哲时,永别了,望你学我之所学以慰我,灵若有知,将永远拥抱你。”

这张纸条,让李哲时牵挂了罗亦农一生。

李哲时后来改名为李文宣。她是罗亦农的第4任妻子,毕业于湖北省立女子师范学校,比罗亦农小1岁。

罗亦农的第一任妻子是包办婚姻,17岁时结的婚,参加革命后,这段婚姻无疾而终。

在莫斯科留学时,罗亦农开始了第二段婚姻,妻子是他的同学陈碧兰。

陈碧兰早于罗亦农回国工作,后两人分手。

罗亦农回国后,和在共青团上海地方执行委员会从事妇女工作的诸有伦结婚了,这是他的第三段婚姻。罗亦农唯一的儿子罗西北,就是诸有伦所生。

李哲时与罗亦农于1928年1月结婚,3个多月后罗亦农就牺牲了。建国后,她曾任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等职务,1997年5月去世,享年94岁。(刘继兴)

上一篇: 许愿亭(许愿亭在哪里)
下一篇: 飞来横祸(飞来横祸的拼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