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
1939年,戴笠电召军统局上海区国际情报组少将组长袁殊到香港,交给他一项任务——布置并暗杀汪伪特工总部头子李士群。
接到任务后,袁殊马上着手行动。
潘汉年的一生(潘汉年的简介)
但是,就在计划实施之际,军统上海区区长王天木,暗中投靠李士群,并且出卖了袁殊。
很快,李士群将袁殊扣押在76号。李士群威胁袁殊:“凡是以武力反抗皇军占领者,一律就地处决,要么和我们合作,要么就地处决你!”
袁殊自认倒霉地说道:“打仗有胜有负,今天我败了,听凭你的处置。”
李士群见状,将一堆钱放到袁殊面前,再次威逼利诱说:“日本人一般是不会收回成命的。”
袁殊反问:“你有日本人关系,我就没有吗?”
听到这话,李士群一怔。
随后,袁殊淡定要求李士群为他安排洗澡,端上好酒好菜,并要求其李士群通知自己的老婆,给自己送换洗衣服来。
但是,袁殊老婆马景星从76号出来后,却直奔共产党人潘汉年那里,告诉他:“小袁出事了!”
李士群
潘汉年听后,从容地在纸上写下一个电话号码,对马景星说:“打个电话,通知日本驻沪总领事馆副总领事——岩井英一救人。”
袁殊究竟是谁?
身为国军少将,他的妻子不向国民党方面求救,为何会去找共产党人潘汉年求救?
潘汉年又为何笃定日本人会救袁殊?
1931年,中共中央特科二科科长潘汉年,以及他的助手欧阳新,来到静安寺的一家白俄咖啡馆,准备与左翼文人袁殊见面。
袁殊出生于湖北的一个官宦人家,他的父亲是老同盟会的会员,后来就职于国民党。
袁殊很小就有了革命思想。五卅运动爆发时,年仅14岁的袁殊,参加了罢工、罢市、罢课大游行。
大革命期间,袁殊还参加了北伐战争,成为北伐革命军中最年轻的军官。
后来,袁殊赴日留学,在此期间接触到了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著作。
回国后,袁殊在上海创办了《文艺新闻》周刊,受到了鲁迅的关注。
潘汉年
李伟森、柔石等五作家被国民党秘密杀害,并被严密封锁消息后,袁殊不顾个人安危,与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长冯雪峰,默契配合唱双簧,公布了五作家被杀害的消息,在国内外引发巨大反响。
后来,袁殊加入左联,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反帝爱国的文化工作中。
1931年10月的一天,袁殊突然接到潘汉年的通知,要他到一家白俄咖啡馆见面。
此次见面,潘汉年正式宣布,吸收袁殊加入中国共产党。
当时,由于顾顺章等人的叛变,共产党人被白色恐怖包围,随时都有牺牲的危险,但袁殊还是义无反顾加入共产党。
潘汉年叮嘱袁殊:
欧阳新也告诉他:“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你甚至会永远背负反动罪名死去,但是,党是知道你的。”
袁殊坚定表示,自己将义无反顾!
袁殊加入的是秘密前卫组织,普通的组织人员,并不知道他的身份,欧阳新是他的单线联系人。
顾顺章
潘汉年告诉袁殊,他需要打入敌人内部。
期间,袁殊通过自己的表兄、蒋介石身边的红人贾伯涛,认识了上海社会局局长吴醒亚。
袁殊告诉吴醒亚,自己厌倦了左倾活动,想要过安稳的日子,并且投其所好,准备了一封“工作意见书”。
吴醒亚看后连连称好。考虑到贾伯涛的地位,再加上袁殊的父亲当年曾指点吴醒亚到广州投奔陈立夫,而且,他也非常看好袁殊的能力。
因此,吴醒亚当即表示,要邀请袁殊加入他的湖北帮。
由于忙于打入敌人内部,袁殊便不常去《文艺新闻》周刊上班。与袁殊一起创办报刊的好友楼适夷,对此非常不满。
1932年,《文艺新闻》周刊停办。与袁殊一起努力创业的翁从六非常不解。他还以为袁殊是被当局的严密监视吓倒了。
对此,袁殊没做解释。他只是告诉好友:“以后,我很可能在社会上搞得身败名裂了……”
1933年,袁殊被吴醒亚任命为CC系秘密小派别——干社情报股股长。这个法西斯组织,以拥蒋反共为宗旨。
吴醒亚
1937年,日军决定增兵上海,企图迅速进入苏州河一线,消灭上海的中国守军。
为了打击侵略者,袁殊化装成日本学生,来到日军阵地。站在荷枪实弹的日军中间,用一口流利的日语,骗过了日军。
他一边与正在指挥部队的军曹交谈,一边将日军的兵力部署,以及军车调动情况,暗暗记在心里。
从日军阵地回来后,袁殊火速将情报上报,为上海抗战立下大功。
但是,他也因此被军统特务盯上,并遭到逮捕。后来,在杜月笙的帮助下,他才得以从军统手中脱身。
随着局势越发紧张,国民党开始向大后方撤退。军统头子戴笠,也着手布置潜伏任务。
当时,戴笠急需一个精通日语的人,为他在上海工作。杜月笙得知后,向戴笠推荐了袁殊。
杜月笙告诉戴笠:“袁殊曾在日本留学,有很多日本方面的关系。现在生活正好没有着落,可以让他为你工作。”
杜月笙
于是,戴笠亲自找到袁殊的妻子,让她转告袁殊,次日早上九点去找他面谈。
对于戴笠主动找上门的举动,袁殊非常意外。他马上将这一情况报告给潘汉年。潘汉年经过慎重考虑,批准袁殊加入军统工作。
就这样,袁殊成了军统局上海区国际情报组少将组长。
戴笠交给袁殊两项任务:
第一,收集日本方面的情报。
第二,无论时局如何变化,袁殊都要坚守在上海。
袁殊接受任务后,火速以军统的名义,在上海成立了专门惩办侵略者、汉奸的秘密行动小组。
1937年,潘汉年奉命撤离到香港,留下袁殊单枪匹马战斗在敌营中。
即便危险重重,袁殊的工作依旧非常出色。
在上海虹口本田纱厂的后院,有一个日本海军的军火仓库。1938年的一天,袁殊派人对此地进行秘密侦察。
侦查人员发现,这里只有一个当伙夫的外乡人可以自由出入。
于是,袁殊派出“抗日铁血团”的王铁民,伪装成黄包车夫,接近伙夫。
袁殊
俩人熟了以后,袁殊看准机会,将一个定时炸弹交给王铁民,再由王铁民着这个炸弹藏到伙夫的菜筐里,让伙夫带进日军的仓库。
为了不让无辜的伙夫受到伤害,王铁民走之前特意叮嘱伙夫:“晚上一定要出来相亲!”
当天深夜,日军的仓库在惊天巨响中,火光冲天。
这场行动,大大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上海人民无不拍手称快。而袁殊却只能当一个幕后英雄。
1938年,戴笠又交给了袁殊一项重要任务——除掉汪伪特工总部头子李士群。
李士群曾是共产党人,由于革命意志不坚定,李士群被捕后,与老婆双双叛变革命。
袁殊在吴醒亚那里出任情报股股长时,李士群是行动股股长,他们也算是老相识。
不过,想要除掉李士群,绝非易事。
为了除掉这个大汉奸,袁殊亲自策划爆炸76号特工总部的相关事宜。
他亲自画了地形图,并派人从76号后面的菜地挖通道。
就在他埋头苦干时,军统上海区区长,秘密投靠了李士群,并将他出卖。
李士群
随后,李士群将袁殊抓捕。
在76号里面,李士群拿出袁殊画的地形图以及爆炸计划,对袁殊进行威逼利诱。他威胁袁殊:
但袁殊根本不理会李士群的威胁。他淡定说道:“打仗有胜负,既然我今天失败了,就听凭你处置。”
眼看硬得不行,李士群就转变策略来软的。
他将一堆钱放到袁殊的面前,强调道:“日本人轻易不会收回死刑成命。”
袁殊不屑地反问道:“我就没有日本关系吗?”
李士群知道袁殊有很多日本朋友,一时也不敢贸然做决定。
袁殊趁机对李士群提出要求:“我想洗个澡,帮我安排一下,准备点好酒好菜,再让我夫人给我送几件换洗的衣服来。”
李士群只能照办。
很快,袁殊的夫人马景星来到76号。
见面后,袁殊趁机暗示马景星,潘汉年已经回到上海,去找他求救。
留学时期的袁殊
于是,马景星从76号出来后,匆匆赶往潘汉年与袁殊约定见面的咖啡馆。
见到潘汉年后,马景星将袁殊被李士群扣押的事情,告诉了潘汉年。
没想到,潘汉年一点也不慌。他从容在纸上写下一个电话号码,告诉马景星:“打这个电话,通知岩井英一救人。”
岩井英一是时任上海日本驻沪总领事馆的副总领事。他还是一名中国通,曾多次被派出任驻渝蓉日本领事机构的外交官。
岩井英一虽然职位不高,但权力很大。上海的日本和汪伪特务组织的活动经费,都是由他掌握核发的。
因此,岩井英一有操纵、干预日伪特务组织的权力。
另外,岩井英一还是一个有着非常强烈政治野心的人,他图谋在中国建立以及扩张自己的势力。
“七七事变”后,日军占领了中国的半壁江山。为了为进一步的侵华战争做决策参考,日本外务系统于1938年,成立了“特别调查所”。
这个“特别调查所”由岩井英一负责,因此也叫做“岩井公馆”。
岩井英一
岩井英一深知“以华制华”的重要性,他觉得,在侵华战争中,一个忠实的中国人,比十个日本人还有用,尤其是在收集情报方面,中国人更具优势。
因此,岩井英一想要找一名中国助手。此时,他将目光对准了被他称为“值得信赖的好朋友”的袁殊。
原来,袁殊早就被岩井英一看上了。
袁殊在吴醒亚手下工作时,为了方便开展党的工作,他向吴醒亚讨了一个记者的身份。
在“新声通讯工作社”工作时,袁殊可以经常出席南京政府的记者招待会,了解一些国民党政府方面的消息。
同时,袁殊的这个身份,还能有机会出席日本驻沪领事馆的记者招待会。
在此期间,袁殊结识了岩井英一。当时,岩井英一要求袁殊为日本提供情报,每月付给他200块钱的“交际费”。
经过请示,袁殊又成了日本的情报人员。
中日谈判时,谈到货币兑换率与关税的问题时,由于袁殊有岩井英一的关系,获得的消息又快又准。他也因此成了“红人”。
袁殊
期间,组织上建议袁殊以“青帮”的身份,再找杜月笙想想办法。
于是,袁殊又成了青帮的座上客,还办起了“时事刊行社”,巧妙周旋,游刃有余。
因此,将袁殊从76号“捞出来”的最佳人选,无疑是具有干预日伪特务组织权力,并看中袁殊和中国情报机关渊源的日本人——岩井英一。
事情果然不出潘汉年所料,当马景星找上岩井英一,请求他营救袁殊后,岩井英一当即答应,并亲自赶到76号要人。
看到岩井英一亲自出手,李士群不得不乖乖将袁殊交出。
为了拉拢袁殊,岩井英一还亲自给袁殊设宴压惊,并透露准备邀请袁殊帮助自己主持岩井公馆的想法。
袁殊听后说:“兹事体大,容我考虑一下。”
很快,袁殊就将这件事情报告给了潘汉年。潘汉年认真权衡过后,批准了袁殊为岩井英一工作。
就这样,袁殊公开当起了“汉奸”。
潘汉年
此时的袁殊,无疑钻进了“敌人的心脏”,可谓在刀尖上行走,稍有不慎,就会丧命。
为了帮助袁殊,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主任李克农,将袁殊的好友、曾与袁殊共同创业的共产党员翁从六,调来上海,与袁殊一起到岩井公馆当“汉奸”。
后来,还调来了国新社香港分社的社长恽逸群帮助他们。
期间,他们三人分工合作、默契配合,将日本人的情报机关,变成为中共服务的机关。
当时,袁殊负责情报活动。他几乎每周都要将自己或者是手下收集的各种真假情报,经过仔细筛选,送到岩井英一的手上。
而地下党,也在默契配合着袁殊。
每当76号刚刚侦察到中共地下抗日组织的活动后,中共就会立刻通知袁殊,让他火速将这一情报报告给岩井英一。
为了提高袁殊的“工作效率”,进一步取得日本人的信任,中共地下组织还会特意在租界内布置一些假机关,亦或是放上一些文件,让袁殊他们“查获”,向日本人邀功。
李克农
果然,在地下党的配合下,袁殊轻松成为日本特务机关中的重要实力人物,并取得了日本高层的信任。
另外,他们还利用日军的内部矛盾,开展“兴亚建国”运动。
因为日本人一向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既扶持汪精卫,又担心汪精卫的势力过大,不听从指挥,因此,他们需要另一支力量来牵制汪精卫。
另外,汪精卫是日本陆军扶持的,日本陆军也因此获得了操纵支配的最大利益。而岩井英一所在的外务省,因为没有获得多少权益,而感到不满。
因此,袁殊他们的“兴亚建国”运动的“亲善”、“共存共荣”调子,唱的比汪精卫他们还要高。从而对汪精卫形成威胁。
另外,他们的“自强学院”实际上是一个军事组织。里面的学员,都是从青帮、洪帮等黑社会组织里面挑选出来的特工人员。
他们个个人高马大,配备德国马牌手枪,带着一股杀气。
另外,他们还组织了一支由袁殊带领的武装队伍,用以执行“特种”任务。
汪精卫
眼看岩井公馆文武并进,越发壮大,岩井英一大喜,对袁殊更加信任,每个月还会拨给他大量“军票”。
而袁殊他们,转头就将这些“军票”中的一部分,转交给潘汉年作为活动经费。
除此以外,袁殊等人还在日本人的眼皮底下,掩护地下党的电台。
在岩井公馆里,设有多个秘密电台。他们每天在这里抄收延安、重庆的广播,一份送给日本人,一份送给地下党。
地下党有重要情报发给延安时,也时常利用岩井公馆的秘密电台发送。
日本人估计做梦想不到,他们的情报机关,竟然完全掌握在共产党的手中。
更有意思的是,袁殊在岩井公馆里挂了很多“忠诚”的手书。日本人还以为这是袁殊在提醒工作人员,效忠日本天皇。
但其实,袁殊是在提醒大家,一定要忠于党,忠于组织。
多年间,虽然身处虎穴,但袁殊的工作越发如鱼得水,从1939年到1945年,他的工作从没有出现过意外。
从事情报工作的同时,袁殊还利用自己的身份,尽力营救共产党员以及弘扬民族气节、宣传抗战的进步人士。
1941年,日军挑起太平洋战争,悍然进占“租界”,疯狂摧毁进步文化势力。
短短几天之内,日军就查封了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十多家出版机构。
另外,他们还逮捕了鲁迅夫人许广平。
日军企图在许广平的身上打开缺口,从而扑灭上海进步文化力量。
但是,在他们对许广平进行了三个月的严刑拷打后,依旧没有从许广平的口中得到一点有用信息。
袁殊注意到此事后,利用自己的身份,巧妙保释了被日军逮捕的中共党员以及进步人士三十多名。
许广平也被袁殊通过与李士群的交涉,转移到了76号。
随后,袁殊又火速通知鲁迅生前好友内山完造,将许广平从76号保释出来。
抗战胜利后,眼看国民党人员将日军、汉奸留下来的房子、车子、票子以及货物等据为己有,袁殊又火速将3个装满黄金、外币、房地契以及银行单据,价值近千万元的箱子,转交给地下党。
许广平
后来,地下党利用这些钱,开了一家小银行。另外,岩井公馆的的东西,他也没有浪费。
为党中央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袁殊的地下党身份也被国民党发现。于是,国民党方面企图给袁殊等人扣上“汉奸”的罪名。
组织上为了他们的安全考虑,火速将他们转移到了解放区,继续为革命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1949年北平解放后,袁殊被李克农调到中央情报部门工作。那段时间,是他一生中最为红火的日子,每天工作到深夜,热情高涨的为部门里的同志做汇报工作,讲自己的白区的工作经验,讲有关日本的问题。他也被称为“日本问题专家”。
新中国成立后,袁殊继续以充沛的精力,满腔热血的为新中国的情报事业贡献力量。
1987年,袁殊在解放军309医院病逝,享年76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