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安东开埠开始算起,丹东不过百年的历史。其实,凤城的历史要比丹东悠久得多。先有凤城,后有丹东;至少在1906年东边道搬到安东以前,凤城是管辖凤城直隶厅、兴京厅(在今天的新宾)、岫岩州、安东县、宽甸县、通化县、桓仁县两厅一州四县的。
可别小看了东边道,它管辖的兴京厅,可是大清的龙脉之地,努尔哈赤的故里啊!
鲍文樾(鲍文樾之弟鲍文霖弟军法部长)
民国时期的凤凰城
清末民初,乃至民国时期,凤城出现了许多有影响的人物。
要说凤城近代奇人,首先要说鲍化南,他1907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11月下旬,鲍化南在凤城组织武装力量,宣布武装起义。他率众奔袭凤城县,12月8日在火焰沟与清兵激战。后来,因为弹尽援绝而被迫退至庄河,仍然坚持武装斗争。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鲍化南
谁能想到辛亥革命期间,在凤城还有鲍化南领导的义军在为推翻清王朝统治而努力。
1936年12月,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此次事变,捉蒋行动的总指挥刘多荃也是凤城人。
国民党陆军上将刘多荃
刘多荃,国民党陆军上将。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9期炮科,做过张学良的卫队副队长。
1941年11月,刘多荃任第十集团军副总司令,12月兼任热河省政府主席,1943年6月任第十二战区副司令长官。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委任刘多荃为华北“剿总”副司令、热河省政府主席,并晋级陆军上将,成为傅作义的副手。
汪伪军二号人物,伪陆军上将鲍文樾,也是凤城人。
汪伪政府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鲍文樾
鲍文樾,东北军中将,东北军二号人物,东北军少将派首领。附逆后任汪伪第三方面军总司令,代理军政部长,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兼华北委员。
国民党前副主席关中
前些年,在马英九做国民党主席的时候,国民党副主席的关中,虽然在天津出生,,祖籍也是凤城。他是满族人,目前仍然健在。
抗战初期,凤城和凤城籍的抗日志士非常多。比如黄显声、李春润、王锡山、阎生堂、邓铁梅、苗可秀等。
1937年,年仅20岁的吴祖光创作了自己戏剧生涯中的第一部话剧《凤凰城》,就是以活动在凤城地区的抗日志士苗可秀的事件创作的,并一举演出成功。
吴祖光和新凤霞
苗可秀是与凤城临近的本溪县人。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大学搬迁到北平。1932年,苗可秀大学毕业后返回东北,加入邓铁梅领导的东北民众自卫军。1934年2月,苗可秀与赵侗等人组建中国少年铁血军,并被推举为铁血军总司令。经过几年的奋战,这位文质彬彬的大学生逐渐成长为一名令日军闻风丧胆的义勇军杰出领导人。
中国少年铁血军司令苗可秀
1935年6月12日深夜,苗可秀在战斗中负伤,6月21日不幸落入日军魔掌。7月25日,苗可秀被押往凤城南山刑场。在刑场上,苗可秀毫无畏惧,昂首而立,怒视敌寇,为国捐躯,年仅29岁。
现在,在凤城市还有邓铁梅和苗可秀大街。
凤凰城剧本的封面
吴祖光用4个月时间写成了一个四幕剧本。因为苗可秀殉国地凤城县当时也叫“凤凰城”,吴祖光便将剧本命名为《凤凰城》。
吴祖光把剧本交给了曹禺。曹禺看后十分高兴,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多次去凤凰山旅游,我想,如果在景区内,有个剧场,天天在演《凤凰城》,是不是可以让旅客在凤城多逗留一点时间,更加深入地了解凤城,增加消费。说不定,就是在多逗留的那段时间里,就喜欢上了凤城,投资置业了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