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考语文##琵琶行#
琵琶行主旨(琵琶行主旨句)
对中学生来说,《琵琶行》的内容看起来是比较杂的。一会儿写琵琶女弹琵琶,一会儿又写自己贬官经历,学生可能实在不知道诗人到底想表达什么。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整首诗的情感就很重要了。怎么分析?从诗句中寻找蛛丝马迹。
文本意识也是高中生应对高考的必具意识、必备技巧。
1.小序中“是夕始觉有迁谪意”不可忽略。它是整首诗歌露出来的第一个情感“线头”。前边就是一般性叙事,讲经历,讲他被贬官的第二年某个秋日,因送朋友到江边,偶遇琵琶女,不仅听了她弹奏的琵琶,还听了她的经历。说他离京二年,一直都无所谓,可听了琵琶女自述身世(“感斯人言”)后,“是夕始觉有迁谪意”。那不明摆着嘛:她的经历触动了我被贬官的失意之感。失意——作者流露的情感。
2.“醉不成欢惨将别”是第二个头绪。
一般同性朋友分别,会有伤感,但不至于“醉”,不至于感觉到“惨”。白居易的醉酒和凄惨感显然是和他被贬的经历有关。这句流露的依然是被贬的伤感。
3.“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是第三个头绪。“唧唧”就是叹息声。白居易叹息了两回:听了琵琶女演奏的琵琶曲叹息了一回,听她讲述了自身遭遇之后又叹息了一回。从诗歌中可以明确得知,琵琶女的演奏技艺是很高超的,那作者为何叹息?叹息的不是她的技艺,而是有如此技艺之人如今却漂沦如此。后半句听了琵琶女的身世经历之后再次叹息就很明了了:其一同情她的遭遇,其二,同病相怜。详见下一点。这里的两次叹息依然是感伤于自己的被贬。
4.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句话的译文是:你我同是漂泊万里之人,(我们有着共同的遭遇啊),谁说成为知音一定要曾经相识,我们刚刚相逢就成了知音!知音?白居易虽被贬,依然是个官老爷,琵琶女是个下层的歌伎,他们谈不上共同的“志趣”,共同的追求,这个“知音”其实只是经历相似,遭遇相似,同病相怜而已。这个有什么可说的?白居易的文章就在这里:我和琵琶女一样啊,年轻时凭着才华技艺“红”极一时,“年长色衰”时被“弃”之不用,备受冷落,又远离京城,漂泊到这偏远之地,人生的价值无法实现啊。不怪各种资料把这两句作为理解本诗主旨的关键句,作为两条线索的汇聚处。白居易在整首诗歌中寄寓的感情就是:我失意,且和琵琶女一样的失意!这就把他的“失意”具体化了——从高处跌落的失意。抓住了这个“纲”,所有看起来比较“杂”的内容就都理解了。比如,写送客时的情形,是为写琵琶女出场作铺垫。写琵琶女弹奏技艺之高超,是为了突出其才艺,和自己的才华暗中类比;写她自述身世,是为了和自己遭贬经历暗比;写后边自己的经历,是为了和琵琶女经历互相映衬叠加。
5.坐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哭即有感伤之情。哭什么?不是琵琶音乐感染力太强,也不是琵琶女的经历太让他同情。而是哭自己。哭自己从太子左赞善大夫的位置一下子跌落到江州司马这样一个有职无权的位子上。
总之,带领学生理解本诗的主旨是学习本诗的重难点之一。可以让学生找出能够体现作者情感的诗句,然后教师带领学生条分缕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