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甘南文化】临潭印象

【甘南文化】临潭印象

【甘南文化】临潭印象光阴如水,稍纵即逝,不知不觉间来临潭任职已十年有余,在深植于这片土地的同时,心也被它牵引,沉醉于临潭的古韵。

甘南藏族自治州历史名人_甘南藏族的历史_甘南藏族来历

光阴如水,稍纵即逝,不知不觉间来临潭任职已十年有余,在深植于这片土地的同时,心也被它牵引,沉醉于临潭的古韵今风,不能自拔。今以此拙笔,聊以抒怀。

第一篇翻开历史书页

临潭,古称“洮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位于甘肃省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东部,东临岷县,北接康乐、渭源两县,与卓尼县插花接壤,是农区与牧区、藏区与汉区的结合部,千百年来一直是陇右汉藏聚合、农牧过渡,东进西出,南联北往的重要门户。全县总面积1557平方公里,境内属高山丘陵地区,海拔在2200——3900米之间,辖5镇11乡141个行政村,总人口15.73万人。

甘南藏族来历_甘南藏族的历史_甘南藏族自治州历史名人

翻阅卷帙浩繁的史册,我们会发现从仰韶文化时期就有先民在洮州大地上繁衍生息。2008年全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磨沟遗址是目前甘南地区发现最早的人类居址,那些出土的一个个精美的陶器、石器、铜器、骨器,独具特色的墓葬群,无不闪耀着临潭先民智慧的光芒,见证着灿烂的原始文明。

伫立在古战观景台,遥望西晋吐谷浑所筑牛头城遗址,走进金戈铁马、烽烟滚滚的古战场,去了解、探询1700多年前这里所发生的一个个口耳相传的故事。耳畔远远传来战士的厮杀声,硝烟散尽,看看那坍圮的城墙和斜阳里的余晖,眼前不禁浮现出一幅恢弘的军事画卷。正如诗人牧风所写“此时安坐城堞的遗迹,我依稀看见时光里北方的吐谷浑从西晋的战火里一头撞进甘肃的南部,垒土为城,饮血踏歌。”

驻足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新城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散发着厚重历史气息、彰显着雄浑气势的洮州卫城。它不仅拥有深厚的拓边历史,而且浪漫的麻娘娘故事也为这座古镇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历史给予它悲壮,苍凉的美,这种美,有一种强烈的感召,声声呼唤着每一个走近它的人,每一个脚步,都会让你穿越在历史与今朝之间,沉思良久。城门上那斑驳的锈迹、门洞中低凹的石条,似乎都在诉说着当时明王朝的强盛与远见。每踏过一块红砖、每走过一个幽深的门洞,怀古的感觉就会愈发强烈,因为这里的一砖一瓦、一门洞、一墙土,都被时间赋予新的意义,仿佛都留存着光阴的痕迹和味道,都有故事蕴含其中,好似轻轻一伸手就能触摸到它湿漉漉的过去一样,在这里你尽可以充分体会“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寂寂。这座始建于汉代,明洪武十二年重修,中国现存最大最为完整的明代城堡,在600多年的风霜雨雪中确确实实见证了洮州茶马互市、商贸繁荣、民族融合的历史,至今仍蜿蜒曲折屹立在东陇山下,向世人诉说边塞重镇曾经的辉煌和落寞。

甘南藏族的历史_甘南藏族来历_甘南藏族自治州历史名人

走进红色革命遗迹——中共中央西北局洮州会议纪念馆,无数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历历在目,鞭策后人。洮州会议的召开,促成了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朱德元帅曾在此留下了“抗日反蒋星夜渡,为国跋涉到临潭”的诗句。

临潭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曾涌现出了唐代名将李晟、李愬(sù)父子,元末著名外交家、政治家、活动家侯显,清光绪二年进士包永昌等历史名人,造就了赵维仁、陈钟秀、马景山、陡剑民等一批诗词书画名家,留下了诸如“雪夜入蔡州、活捉吴元济”。“禾稼终年只一收,但逢秋旱始无忧”。“夕阳明灭腰镰影,半是男儿半女流”等称颂至今的历史典故和文学诗词。

第二篇尽享民俗文化

临潭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有汉、回、藏、蒙古等15个少数民族,境内藏(汉)传佛教寺院、伊斯兰教清真寺、基督教会等宗教活动场所多达50处,众多民族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交流融合,为这片土地注入新鲜的生命力。世界三大宗教在这里并存发展、广谱教义,形成了今天临潭独特的民族宗教和民俗文化。

行走在元宵节期间的临潭县城,你肯定会被一场声势浩大的“万人扯绳”活动所震撼,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晚上,来自四乡八邻的各族群众,身着艳丽的民族服饰,不分男女老少,不分民族,从四面八方涌向临潭县城参与扯绳。扯绳的这三晚上,大街上人声撼天,热闹非凡。万人扯绳赛前双方各自将绳捆扎成头连、二连、三连、连尾(俗称双飞燕),扯绳总长1808米,重约8吨。是世界扯绳史上绳最重、直径最大、长度最长、参与人数最多的群众性民俗活动,被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临潭因此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拔河协会评为首个“中国拔河之乡”。如果你来七月的冶力关国家4A级旅游区游玩,更有机会参与到一项国际性的体育赛事中,那就是与广东龙舟节、山东潍坊风筝节、云南泼水节齐名的中国四大民俗品牌节庆活动——“冶力关杯”中国拔河公开赛暨临潭拔河节,堪称是“万人扯绳”民俗活动的一个浓重缩影。

漫步于临潭新城镇的大街小巷,一幢幢白墙青瓦的民居建筑,一声声吴侬软语的悠悠韵味,使人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无论是喜鹊探梅、鸳鸯戏水、熊猫抱竹等洮绣题材,还是从头到脚佩戴银制首饰的“尕娘娘”装饰,亦或是源远流长的端午节龙神赛会,无一不保留着、延续着、传承着江淮的景致。“你从哪里来?我从南京来,你带的什么花儿来?我带的茉莉花儿来。”一首江南民歌,曾使多少洮州先民梦回故里。如今的江淮遗民在广袤的甘南草原上,用绝版的江淮遗风一年又一年铭记着祖先的历史。

甘南藏族自治州历史名人_甘南藏族的历史_甘南藏族来历

“民以食为天”,洮州人民更是有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足以让你驻足流连,垂涎三尺。汉、回、藏各民族饮食相互交融又各具特色,尤以回族饮食为代表,食品多以面类为主,有锅盔、贴锅钯、水晶包子、擀面条、拌汤、麦索、机器长面、醪糟、甜醅子、酿皮子,在节庆的日子里还会做油炸类食品,如撒子、油香、股儿、油棋子、秋叶、蜜馓,另外还有糕点类,如糖饺子、奶糕、哈里哇,最香的要属麦子饭(将大米、小麦、果谷类、粉碎脱皮后混入各种调料,肉类等煮成粥共食)品尝过这些美食的宾客们更是对临潭赞不绝口,真可谓“因美食爱上一座城”。

民间的文娱活动在独有艺术风格的基础上更接地气,遍及全县的民间庙会,诸如城关镇正月耍社火、长川乡冯旗“打切刀”、冶力关镇“六月会”、石门乡“七月十二”等等,从农历正月初六开始一直持续到九月底,基本上每月都有一个庙会,这些庙会文化与江可寺正月法会、伊斯兰教圣纪节等宗教活动一起组成了临潭独特的地域文化,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民俗风情。

“莲花山的牡丹花,花儿的故乡我的家,祖先留的好文化,非遗的名额有了她,我们都来保护她。”“豹花骡子驮松香,州委号召有份量,五大生态没商量,做(zu)好就能奔小康……”来六月的莲花山登山,你会被一种高亢、奔放、婉转、地方特色鲜明的山歌所吸引,这就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洮州花儿。她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曲调繁多,表现形式活泼多样,极具有浓郁的原生态气息,是流传于临潭和卓尼两县部分地区的一种民族歌曲。一年一度的莲花山洮州“花儿会”,更是“花儿”的盛典,歌的海洋。有人甚至这样说,使莲花山成名的是“花儿会”,足见洮州花儿的魅力。

第三篇领略自然景观

每年七八月份,邀三五亲朋徜徉于冶力关景区的山山水水间,一种从未有过的畅怀之情油然而生。冶力关4A级景区位于临潭县城东北部的冶力关镇,是镶嵌在祖国大西北的一颗璀璨明珠,她是全世界罕见的复合型旅游景区,集高原湖泊、森林峡谷、草原风光、丹霞地貌、民俗宗教于一体,内有久负盛名的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色秀丽的冶木峡,风光旖旎的天池冶海,形态逼真的中国第一卧佛,神秘幽静的赤壁幽谷,绿涛茫茫的黄捻子国家级森林公园,享有“山水冶力关、生态大观园”的美誉。在这里您不仅可以体会到王羲之“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的闲情,也可以感受到袁宏道“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的意境。因四季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初春,冶力关风景区如同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女,充满了青春的气息,她以曼妙的姿态,展示春之新意萌动。盛夏,冶力关美不胜收,绚烂的叶子浓密地点缀于翠林,变幻的云海温柔地俯瞰群山,泼墨山水画般的美景使人一下子忘却了城市的喧嚣,寻觅到心灵的归属。深秋,冶力关像被打翻了颜料盒,漫山遍野的大红、深红、橘红、翠绿、深绿、墨绿、柠檬黄、土黄应接不暇,在峡谷中、村寨旁、小河边,一幅幅五光十色,斑斓绮丽的天然彩色画卷缓缓展开。仲冬,冶力关青松傲雪,玉树琼花,雾凇雪岭,呈现一片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的世界。特别是冬日的天池冶海,白雪皑皑的山头环绕结冰的湖水,冰面上的“冶海冰图”形如撒满苍穹的繁星、射向宇宙的光束,神似玉盘托宝、华灯点缀,真是惟妙惟肖。站立冰面,仿佛身临水晶迷宫。清代临潭诗人陈钟秀的诗“茫茫冶海水平堤,万状冰图望眼迷。如是龙宫多妙手,故教呈出待人题”形象的描绘了这一奇景。

甘南藏族的历史_甘南藏族自治州历史名人_甘南藏族来历

临潭的美景远不止以上这些,你还可以去欣赏闻名遐迩的“洮州八景”(莲峰耸秀、冶海冰图、朵山玉笋、石门金锁、洮水流珠、迭山横雪、黑岭乔松、玉兔临凡),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以去古老的藏传佛教寺院江可寺聆听僧人诵经,看盛大宗教仪式,追寻信仰的力量;也可以参观著名的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领略独有的穆斯林风俗,来一场神秘的宗教旅行;还可以走进临潭的大街小巷,听老人们诉说“麻娘娘”、“十八位龙神”、“常爷池”等民间传说,沉浸在悠久的光阴里再也走不出来。

第四篇仰望洮州未来

在临潭工作的十余载,我的激情、使命、责任都与这片深爱的土地紧密相连,她更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与她同呼吸、共成长,她的一颦一笑都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脑海里,我因她的欢乐而欢乐,因她的沉重而沉重,她的发展无时无刻不牵动着我的心。近年来,在州委州政府,临谭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下,临潭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如今,勤劳勇敢的临潭人民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的春风,正迈着坚定的步伐朝着幸福美好的康庄大道前行。我深信,临潭必将以她特有的神韵,携手历史的点滴,书写一个个属于她的传奇,在改革发展的征程中不断超越自我,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上一篇: 姓包的古代名人有哪些 历史上的包姓著名人物
下一篇: 百家姓——“安”背后的故事,祖先原来是伊朗人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