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金庸那年特意来丹阳查阅丹阳县志,原来是为这般原因!

金庸那年特意来丹阳查阅丹阳县志,原来是为这般原因!

金庸那年特意来丹阳查阅丹阳县志,原来是为这般原因!金庸长逝从此海内天涯同飞雪此去经年谁倚天此时回望金大侠在他63岁之时曾特意来丹阳一行查阅了丹阳县志此行是为了

金庸长逝

从此

海内天涯同飞雪

此去经年谁倚天

丹阳历史名人_丹阳的历史名人_名人丹阳历史简介

此时回望

金大侠在他63岁之时曾特意来丹阳一行

查阅了丹阳县志

此行是为了他最敬重的祖父查文清

他的这位祖父

是浙江海宁望族查家的最后一位进士

于光绪十六年被朝廷派到丹阳县任知县

01

查文清到任丹阳仅数月后,便遇到了震惊中外,后来更作为著名反帝斗争事件而编入中学历史课本的“丹阳教案”。

1891年5月,当时丹阳民间流传教会残害婴儿的传闻,一些洋教士在这个问题上也显得行为鬼鬼祟祟。于是,教会与民众矛盾爆发,数百名丹阳百姓围攻当地教堂并将之烧毁。此事的波及效应甚广,周边数个城市都掀起了反教会反满清的人民运动。

清廷惊恐,加上慑于外国压力,着查文清查办为首闹事的百姓。

然而查文清非常同情这些百姓,偷偷通知了所有参与围攻教堂的家庭,让他们连夜逃离丹阳。随后又上书朝廷为百姓据理力争说尽好话。

结果是,他被迫辞职,在刚刚晋升“同知”、仕途一片光明之时,回乡为民。

尽管查文清在丹阳任职前后仅仅年余,却在百姓心中树立了崇高的形象。后来他去世的消息传到丹阳后,百姓为他树碑立传流泪追悼。

当年受其庇护的几十户家庭和丹阳士绅寻到海宁,三步磕一头行数里路,一直到查家,并集资为查文清买地扩陵。

其中一位受恩查文清的丹阳人还定下祖训,要后世子入查家为仆、女为妻妾,不纳方可另外谋生。

金庸后来提起了祖父这段往事时深情地说,他永远佩服祖父这种高风亮节,更以做顶天立地的好人为己训。

丹阳的历史名人_丹阳历史名人_名人丹阳历史简介

02

金庸有一部武侠小说《连城诀》,人物原型是一位丹阳人。

在《连城诀》后记中,金庸曾说写这本书是“为了纪念一位在我幼小时对我很亲切的老人”,这个老人就是丹阳人“和生”。

查文清查任职丹阳知县期间,经常调看过往案宗,清查是否有冤假错案。一个叫“和生”的年轻人引起了他的注意。

根据记载,“和生”是丹阳一个经营豆腐店的普通百姓,为人非常淳朴善良。然而祸从天降,当地一个财主少爷垂涎和生未婚妻美貌,构陷嫁祸将其送进了大牢。

关押期间“和生”被毒打致残,未婚妻也被财主少爷强占为妾。

出狱后“和生”悲愤交加,用刀刺伤了财主少爷,大仇未报反因此再入牢狱,饱受摧残折磨。查文清辞职回乡前,放不下含冤等死的和生,偷偷将他带回了海宁。

金庸幼时,“和生”便是他形影不离的随从。他对这个不嫌弃自己身残貌丑的孩子非常疼爱。

一天,“和生”病倒了,病得很重。年幼的金庸得知后非常着急,他带着点心到“和生”房间里探望。沉浸在感动中的“和生”,以为自己不久于人世,一改此前多年沉默寡言的性格,对着金庸畅谈心事,其中大部分,自然是关于他坎坷悲惨的一生。

“和生”的故事在少年金庸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金庸后来创作的武侠小说中,惩恶扬善、除暴安良和伸张正义成了永恒不变的主题。“和生”在抗战初期时去世,这个“幼年时很亲切的老人”形象永远刻在金庸心头。

他在《连城诀》后记中说:“‘连城诀’的故事就是在这件真事上发展出来的,“和生”到底姓什么,我始终不知道, “和生”也不是他的真名,他当然不会武功。”

丹阳的历史名人_丹阳历史名人_名人丹阳历史简介

03

由于祖父与和生的缘故,镇江丹阳这个地名被金庸牢牢记住。

1986年春,金庸和夫人林乐怡到内地参加一个活动时,专门在日程安排里自行加上了镇江丹阳的行程。

据说,金庸到丹阳第一件事,便是翻看《丹阳县志》,读到其中对祖父查文清的褒扬后,他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金庸专门去看了胡桥齐宣帝永安陵南朝石刻,在丹阳人民公园里观赏了江苏第一钟“唐代中和钟”,并到祖父曾居住过的界牌镇,感受记忆里祖父和“和生”描述的丹阳古城。

喜爱书法和绘画的金庸,选择在正则画院里度过了到访的大半时间。杨潮记得,在得知金庸要来的消息后,他们连夜将库房内众多名家字画“请出来”挂满了迎宾室的四壁。金庸很仔细地一幅幅看过去,还不时来两句精到的点评。“半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在画院里,金庸收到了他此行最后一份礼物:由丹阳当地多名书画家联手创作的山水画。“有人画山,有人画松,有人画竹,有人画梅,我画了一块石头。”杨潮说起此事,仍觉兴奋不已。

作为回报,金庸也欣然挥毫,以一幅“怀先祖之遗爱,睹今贤之丰功”字卷,表达了对先祖的怀念和对丹阳的赞美。此字卷现在丹阳市档案局保存。

作为回报,金庸也欣然挥毫,以一幅“怀先祖之遗爱,睹今贤之丰功”字卷,表达了对先祖的怀念和对丹阳的赞美。这幅字卷现在丹阳市档案局保存。

丹阳的历史名人_丹阳历史名人_名人丹阳历史简介

△南朝石刻

名人丹阳历史简介_丹阳历史名人_丹阳的历史名人

在丹阳正则画院,喜好书画的金庸一呆就是大半天

丹阳历史名人_名人丹阳历史简介_丹阳的历史名人

丹阳的历史名人_名人丹阳历史简介_丹阳历史名人

石胜华说,由于祖父与和生的缘故,丹阳这个地名被金庸牢牢记住。“先祖留下光荣与遗憾的丹阳,和生历尽坎坷磨难的丹阳,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这个情结久久缠绕在金庸心头。直到1986年春。

根据当年曾参与接待金庸的丹阳正则画院老院长杨潮回忆,“金庸应该是到内地参加什么活动时,专门在日程安排里自行加上了丹阳之行。来的时候,只有他的夫人陪着。”

石胜华虽然未曾亲睹金庸在丹阳度过的一天,却曾作为一个研究者仔细询问过当年在场的众人,故能为记者还原彼时的情状。

“他那时已经是享誉海内外的作家名人,接待规格很高。书记和县长全程陪同,和他热情地交流。”而据说,金庸到丹阳第一件事,便是翻看《丹阳县志》,读到其中对祖父查文清的褒扬后,他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金庸的丹阳之行很仓促,活动却很丰富。得益于当年留下的一组影像,佐以石胜华、杨潮等人的讲述,记者仿佛又看到了30多年前,改革开放的丹阳街头,那道属于一个62岁老人的清癯身影。

在胡桥齐宣帝永安陵前,金庸看到了在风雨中屹立1500多年的南朝陵墓石刻天禄;在人民公园里,金庸观赏了江苏第一钟——唐代中和钟。“丹阳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积淀让金庸感慨不已,进而完全理解了祖父晚年对这片土地的回忆和怀念。”

在祖父曾居住过的界牌镇,金庸看到了丹阳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化,那一条条宽阔平坦的马路和一排排整齐美观的农宅……当然还有丹阳城内那个当年闻名全国的万家欢市场,这些和祖父记忆里的丹阳古城早已天差地别,“金庸看得饶有兴致,虽然眼前这些比起他所居住的香港仍差之远矣,但结合幼时祖父与和生的讲述,岁月变迁、历史向前的那种气息感觉,却扑面而来。”

喜爱书法和绘画的金庸,选择在正则画院里度过了到访的大半时间。杨潮记得,在得知金庸要来的消息后,他们连夜将库房内众多名家字画“请出来”挂满了迎宾室的四壁。金庸很仔细地一幅幅看过去,还不时来两句精到的点评。“半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在画院里,金庸收到了他此行最后一份礼物:由丹阳当地多名书画家联手创作的山水画。“有人画山,有人画松,有人画竹,有人画梅,我画了一块石头。”杨潮说起此事,仍觉兴奋不已。

作为回报,金庸也欣然挥毫,以一幅“怀先祖之遗爱,睹今贤之丰功”字卷,表达了对先祖的怀念和对丹阳的赞美。此字卷现在丹阳市档案局保存。

上一篇: 中国各省历史名人:看看你的家乡都有谁!
下一篇: 姓爱的名人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