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蓝色字体“我们的剑川”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加入剑川老乡群了。
剑川县在“美丽县城”建设中,紧扣“特色、产业、生态、干净、智慧”五大要素,坚持不懈抓保护,提升内涵抓特色,突出产业抓发展,用“雕花功夫”雕琢大滇西旅游环线上特色突出、产城融合、生态宜居、功能完善、智慧普及的“白族原乡·书香古镇”。
坚持不懈抓保护,美丽县城有“底色”。一直以来,剑川县“美丽县城”建设充分发挥古城优势,做大古城“文章”,强化政府引导,健全规划、法规与政策体系,充分调动各部门力量与群众参与度,完善保护管理机制,加大传统建筑和格局风貌保护,培植古城文化旅游经济,使古城保护工作步入居民自觉、政策互动、保护与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一是规划引领。先后颁布施行《剑川县古城保护规划》《剑川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重新修订《剑川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法(试行)》,出台《剑川古城保护与利用实施意见》《剑川古城古民居保护修复补助办法》,高起点、高质量完成县城“多规合一”“总规”“控规”及城市形象设计,科学统筹推进县城规划建设管理。、二是坚守底线。在“美丽县城”创建中,剑川县始终坚守“六个禁止”底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冰等自然要素,合理划定开发边界,倍加珍惜土地资源,把县城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留给居民,不挖山不填湖、不围山不沿湖盖房,不大拆大建,严禁破坏性建设,显山露水,大胆留白,确保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三是保护利用。对古城91处明清古建筑、历史建筑125个进行挂牌保护;加大传统城市肌理和建筑风貌保护,完成古城东门街、西门街、南门街、早街、北门外街、文照街、西门外街、剑阳楼、报国寺等古街道和古旧建筑修复改造,完成历史文化博物馆、景风公园古建筑群、西门街古建筑群等重点文物修复,完成赵藩、周钟岳、张伯简等文化名人故居修复和活化利用,打造成“木雕馆”“非遗工作站”“白曲技艺传承展示馆”“纪念馆”等,作为传承展示民俗文化、历史文化、楹联文化、木雕文化等剑川特色文化的平台,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古民居、古旧危房修复,改造并建成一批特色民宿客栈、书店、茶室等。
四是建管并重。建设古城与新城缓冲区,释放古城空间,激发新城活力。严格管控新建建筑,建立县城重点风貌区管控清单,开展“拆违拆临拆高”整治;积极推广智慧停车、智慧厕所、智慧消防等智慧+场景应用,完成古城76处历史建筑数字化建档工作,不断提升县城智慧服务和智慧管理水平;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统筹实施城市路网、管网入地、绿化亮化、风貌提升等工程,建成县城16个停车场、城北标准化农贸市场、县城生活垃圾中转站和垃圾处理厂,县城区全面实施雨污分流、市网入地,县城污水实现到户收集,新(改)建县城二类以上公厕36座,彻底整治“脏乱差”现象、空间秩序混乱问题,有序推进县城保护提升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城市等创建工作。
提升内涵抓特色,美丽县城重“本色”。坚持以白族文化元素为核心,突出民族性和自然生态,立足全国白族人口比例最高县份的实际,紧扣剑川古城名人故居、红色文化、楹联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文物、古建筑群、园林庭院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建设独具白族文化魅力的“美丽县城”。一是努力把县城建设成为具备景区标准的高质量空间,在主城区打造独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白族原乡民族风情主题街区,着力彰显浓郁的剑川白族文化风情,突出剑川传统工艺“一剑双雕”传承和发展,将剑川故事在节点微景观中体现,擦亮“白族原乡·书香古镇”文化名片。国家方志馆南方丝绸之路分馆落户剑川,成为国家方志馆在全国设立的第5个,西南地区首个国家方志馆分馆。二是以剑川白族文化和传统建筑特色为主题,坚持特色风貌塑造与文脉传承相统一,彰显文献名邦的文化底蕴和白族文化特色。在“美丽县城”建设中,将木雕、石雕、彩绘等剑川元素巧妙融入门窗、牌坊、城门、拱桥、亭台楼阁和临街建筑外立面改造中,还将以前剑川大木作当中古建筑上的琴棋书画、四季花鸟等插画和富有传统寓意的图案进行还原,既充分展示剑川木雕技艺的精湛,同时努力让每一个古院落、每一条古街道、每一处建筑都体现一段剑川历史,都是一个白族文化展示区,着力彰显浓郁的剑川白族文化气息和能工善艺的“传统手工艺之乡”建筑特色。三是充分利用剑川县城背倚金华山,坐拥剑湖水和千年古城的独特优势,在“美丽县城”建设中,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要素,充分彰显优美的山水格局和高低错落的县城天际线,建成西湖公园、盘龙公园、景风公园、金龙河公园4个县城综合公园,把县城放在大自然中,呈现“石怀瑰宝湖藏剑,名山胜水两风流”的优美山水格局。强化美丽庭院的打造,在县城主干道、重要节点、空置地大规模开展绿化美化,因地制宜建成了一批口袋公园和街头绿地,推进县城生态建设和人文保护统筹协调发展。目前我县已成功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国家园林县城、云南省生态文明县、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双拥先进县。国家卫生县城创建顺利通过实地评估,被列入拟推荐名单;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顺利通过住建部、国家文物局专家调研评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圆满完成年度测评任务。
突出产业抓发展,美丽县城显“成色”。“美丽县城”建设,是剑川美丽县城提升外在颜值和经济内涵的一次难得机遇。剑川坚持以城市建设为基础,以产业发展为先导,壮大传统木雕产业,产业发展与县城建设协同共进、共融互生。一是木雕产业创新发展。以各类活动为载体,在融合、创新中发展剑川木雕。依托中央美院挂钩剑川的有利契机,组织举办“剑川传统工艺大讲堂”“中国•剑川木雕文化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以及邀请中央美院、省木雕协会以及高校院所、学会协会专家学者和我县工艺美术大师、木雕企业负责人参加的 “剑湖论坛”等平台,从木雕文化、木雕技术、木雕产业等方面开展多层次、差异化、不同视角的交流碰撞,在提升、融合、创新中发展剑川木雕。同时结合“美丽县城”白族原乡主题街区建设,吸引剑川兴艺木雕公司等4户民族龙头企业打造双创文化园。其中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段国梁的剑川木雕文化产业及传承展示基地建成后将依托木雕艺术大师和县校合作的师资力量,通过业务培训与产业实践培养一批木雕技术队伍,推动新技术、新业态、新产品研发,有力促进木雕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目前全县木雕企业达150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4家),古建公司20多家,木材加工企业30多家,形成200多个木器木雕品种,2021年实现木雕产业总产值达3.8亿元。
二是突出优势发展文旅产业。围绕“历史文化名城样板、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区”的发展定位,充分依托白族原乡、中国木雕艺术之乡的优势,突出文旅引领,一体推进剑川古城、千狮山、沙溪古镇、剑川木雕艺术小镇等A级景区创建和历史文化名城、古建筑古村落、民族文化特色村寨等保护开发,基本完成国家方志馆南方丝绸之路分馆一期“一志四馆”建设,建成中共滇西工委革命斗争史实馆等“四馆”并投入使用,加快实施剑湖田园综合体、古城旅游基础设施、木雕园旅游基础设施等专债项目。沙溪—石宝山景区纳入云南省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备选名单,剑川千狮山(满贤林)景区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剑川古城、剑川木雕艺术小镇、墨斗山文化旅游区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制定出台《剑川县精品民宿客栈(特色餐饮)奖励办法(试行)》,引进社会资本按五星级标准建成方达酒店和佳利酒店,古城区建成甲马驿站、清雅居、竹君府等一大批特色民宿客栈,打响了王记凉粉、三道菜、山老腿等特色餐饮品牌,不断提升剑川旅游知名度和名誉度。三是产业集聚加快发展。县城周边基本形成剑阳、狮河、梅园3个产业聚集区,县城东面剑阳片区,以中药材加工和高原特色农业加工为主的3家企业入驻投产,建成电子商务中心15家电商企业入驻运营,正在建设江西育佳校具产业园二期服装厂校具厂标准厂房;县城南面狮河木雕产业片区,广西万城投资建设的剑川木雕艺术小镇已建成正在招商运营,江西育佳投资建设的木材加工厂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县内外35家木雕企业入驻片区;县城北面梅园片区,形成以华新水泥、梅园石雕协会、方圆石材等企业为主的石雕建材产业。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联动、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逐步形成。
图:县融媒体中心综合
发表评论